“铁穹”或成美军临时过客

“铁穹”或成美军临时过客

近日,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针对是否采购更多以色列“铁穹”导弹(火箭弹)防御系统陷入两难地界。一方面,美国陆军需要“铁穹”防御系统加入美国陆军作战体系,另一方面,以色列拒绝向美军分享“铁穹”防御系统的“源代码”,这让美军整合防御系统成为了“单相思”。

“铁穹”防御系统由以色列军工企业拉斐尔先进防务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主要目的用于对付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和黎巴嫩真主党的炮弹袭击。每套“铁穹”防御系统配备6个拦截弹发射器,每个发射器装有20枚“塔米尔”拦截弹,可拦截近至4千米、远至70千米内的各类飞行目标。从2011年服役到2018年参加实战,“铁穹”防御系统已经成功拦截了至少1260枚火箭弹。国际军事专家称,现在的“铁穹”防御系统拦截能力完全可以达到90%以上。

美国虽然是世界上的军事强国、导弹防御大国,但陆军却没有“铁穹”这一级别的防御系统。美国现有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主要拦截目标是洲际导弹和中近程弹道导弹。比如“萨德”防御系统,它的作用旨在拦截和摧毁处于弹道末段的中短程弹道导弹,而“铁穹”可以在低空、近空拦截导弹和无人机。这款防御系统能够自动计算出导弹是会落在空旷地带(这时选择不予拦截),还是射向民用设施。“铁穹”防御系统采用了野战部署设计,一辆重型卡车就可以轻松将发射系统运抵预定位置,这样的设计便于机动、便于伪装。作为奉行全球战略的美国,既希望能在军事上全方位对他国构成威胁,也希望能有像“铁穹”这样的防御系统全方位地为自己提供保护。

不过,“铁穹”防御系统“加盟”美军后也带来了一些烦恼。2019年,美国陆军从以色列拉斐尔公司订购了两套“铁穹”防御系统,包括12个发射装置、两部传感器系统、两套作战管理中心系统和240枚拦截弹。美军发现,“铁穹”防御系统组件很难与美国陆军综合战斗指挥系统整合起来,特别是在网络安全与作战方面,存在不小的漏洞。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军有两个选项,一是获得以色列提供的“铁穹”系统“源代码”进行技术改进,二是采购更多的“铁穹”系统形成独立的防御体系。

“源代码”是“铁穹”防御系统的核心技术,一旦分享给美军,以色列国内的“铁穹”防御系统关键技术将会赤裸裸地暴露在美军面前。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虽然美以当前关系密切,但谁又能保证两个国家永远是铁板一块?谁又能保证美军不会把这一核心技术分享给其他盟友?奉行“美国优先”的美国,一旦有了利益上的诉求,一旦在政治上和以色列发生分歧,失去“源代码”的以色列将会陷入危机之地。

美国国会要求,美国陆军应在2023年前开发出自己的低空、近空导弹防御系统,否则,美国陆军必须从以色列购买更多的“铁穹”防御系统。以色列国防部表示,愿意向美国陆军提供一些可能的帮助,并敦促美国陆军考虑把“铁穹”系统纳入长期解决方案。从以色列角度看,如果美国陆军把“铁穹”系统纳入长期解决方案,则向世界证明了以色列“铁穹”系统的“非凡能力”和国防工业的品质及信誉,必然会有益于提高以色列未来的军贸水平。当然,美国军方不愿意看到有一个独立于体系之外的防御系统,甚至不愿意把“铁穹”系统作为一个临时的解决方案。

对于美国来说,美军订购“铁穹”系统是在陆军间接火力防护能力(IFPC)计划陷入困境后的临时抱佛脚,“铁穹”防御系统只是临时防御手段。同时,美国陆军对“铁穹”系统的性能并不完全掌握。尽管美国陆军采购部门负责人布鲁斯·耶特称“以色列人与我们一直合作很好”,但以色列拉斐尔公司迟迟不愿意提供一些核心数据,致使“铁穹”根本无法接入美国现在的导弹防御系统。美方承认,“我们的相关工作已经推进到一定阶段,在这一阶段获得正确的数据变得有些困难”。

作为世界超级军事大国,美国不可能把低空、近空防御能力全押在“铁穹”身上。3月4日上午,美国陆军部长瑞安·麦卡锡对媒体记者说:“按照IFPC计划的要求,我们必须能够对付巡航导弹威胁。‘铁穹’系统带来的能力超出了我们导弹防御部队目前拥有的能力,但它无法满足全部要求。”这是因为,“铁穹”系统更多的数据需要从制造商那里获得,而包括“源代码”在内的数据给与不给,决定权在以色列一方。另外,“铁穹”设计的初衷是在以色列国内保证不受哈马斯或真主党发射的非制导火箭弹袭击,而美国陆军需要把该系统部署至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铁穹”系统的性能会否受到影响,目前不得而知。

如果以色列一直坚持不向美国分享“源代码”,“铁穹”系统在美国防御体系中注定是一个临时过客。美国极为看重战略抵消,对待盟友也不会网开一面。在不久的将来,美国肯定会研发出足以代替“铁穹”级别的防御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