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看梵高: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死,爱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内心的冲突越激烈,艺术的表现力越强。某些时候,天才就是疯子。


心理咨询师看梵高: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死,爱

1

1890年的7月27日,37岁的文森特·梵高走向了麦田,然后举起扳机,对准自己的胸膛。

这一枪没有立即杀死他,枪响之后他又弥留了两天才在弟弟提奥的怀中死去。

而他在挣扎在生死之间至少已经两年了。在他写给弟弟的信中,有时他显得生气勃勃:

“提奥,我想告诉你,世界的这个角落在我眼中,空气清新,色彩也令我陶醉,淡橘色的落日,照得田野几乎是蓝色的了,还有璀璨的黄色太阳。”

有时他的话语又提示着对死亡的渴望:

“我问自己, 为什么天空中闪亮的点,不像法国地图上的黑点那样容易接近呢?……霍乱、肾结石、肺结核、癌症可能是去天国的旅行工具, 一如船、汽车和火车是地上的旅行工具一样,寿终正寝者,是步行到天国去的。”

这一生一死间的梵高也古怪得有些病态。从事绘画的短短十年间,他就绘制了大约2000幅作品,除此之外,他与人几乎没有链接。在他与唯一的朋友高更大吵一架之后,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把它送给妓女,但是对这个世界,他又有着无限的悲悯和爱。

在世人眼中,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心理咨询师看梵高: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死,爱

后世的医学界梵高的精神状况有多种推测。有些人认为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有些则推测他患有颞叶癫痫。不过,由于梵高的生平事迹体现出他的精神和情绪状态在同时体现出了抑郁和躁狂两种特性,现在主流医学界倾向于认为梵高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因此,梵高生前卖出的唯一一幅画《阿尔的红色的葡萄园》,或许比他最为声名远播的作品更像他传奇一生的隐喻:恶魔般的猩红色,热情又放肆;夹杂着蓝色调的灰,凄迷又阴暗。一面是抑郁,一面是躁狂,他的生命在这两种不可调和的颜色的裂缝间盛放然后溃败。

2

虽然梵高曾向精神科大夫雷寻求帮助,但是雷没能“治好”他的病。实际上,即使在精神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双相情感障碍仍是一个国际难题。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也曾被称为“躁郁症”,它是指有躁狂或躁狂发作,并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其中,躁狂指个体心境高涨、膨胀易激惹、精力旺盛这样的高能状态,抑郁指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这样的低能抑郁状态。

心理咨询师看梵高: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死,爱

双相情感障碍首次发作的典型年龄是介于15与19岁之间。在总人口中有0.8%--1.6%的人患有“Ⅰ型双向”障碍,其症状表现为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变为极度狂躁。约有0.5%的人患有“Ⅱ型双向”障碍,患者的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变为轻躁狂(一种轻微的狂躁)。有些患者同时体验躁狂和抑郁,这样的情况称为“混合发作”。

根据梵高10年画2000幅画的表现,他很有可能属于双相混合发作。

除了BD I 和BD II, 双相情感障碍也分为快速循环型和非快速循环型。快速循环型双相情感障碍每年至少有四次严重的情感障碍发作。相比非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型用药选择范围更窄,治疗难度也会加大。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障碍中自杀率最高的疾病,自杀率高达20%-50%,自杀成功率高达17%-25%。

同时,双相情感障碍有其隐蔽性。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都容易高度关注抑郁表现,忽视轻躁狂阶段的表征,因此它在精神科的误诊率非常高。有数据显示,双相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确诊双相往往需要数年。香港著名影星张国荣曾被诊断为抑郁,但是现在有学者怀疑,张国荣其实也是一例被误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来说,被误诊为抑郁是非常糟糕的。如果对双相病人单纯使用抗抑郁类药物,反而可能加重躁狂的表现,增加自杀风险。

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误诊率,让双相情感障碍成为了国际社会为之头痛的问题。

为了提升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的认识,传递科学疾病知识及治疗理念,同时提高双相情感障碍的诊疗水平,自2015年起,世界双相障碍协会和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将梵高的诞辰,也就是每年的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

心理咨询师看梵高: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死,爱


3

我相信,科学界设定将梵高的生日设定为双相情感障碍日,并不是为了告诉这个世人这是多么的可怕。相反,双相情感障碍日的初衷应该是去标签化。

在这个“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一生比“正常”人更加悲惨,却也更加绚烂。不仅仅是梵高,许多名人也曾被诊断出过双相情感障碍,包括丘吉尔,海明威,拜伦等。

因为这些原因,有些人会把双相情感障碍称为天才病。

心理咨询师看梵高: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死,爱

我曾经对一个想要“帮助双向情感障碍者保持情绪稳定”的心理咨询师说过,想要靠咨询保持他们的情绪稳定是一种不合理的想法。

首先,双相情感障碍有复杂的生理基础,需要靠药物调节。其次,并非所有症状都是一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有一些对自己的情况很了解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能对生活做一个很好的预期。在抑郁状态下,他们偃旗息鼓,让自己完全地休息,在躁狂期,他们又大刀阔斧地工作,迸发出非凡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所以去期待双相障碍者不郁也不躁不切实际,也没有必要。

但我不希望大家就此误认为,双相障碍者就不需要得到帮助。虽然我们倡导“去病化”,反对总是用看待病人的眼光来解决来访者的问题,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去逃避来访者的问题。即便是最终选择了痛苦和激荡的梵高,当他请求他的精神科医生治疗他的那一刻,他也渴望着平静。当我们的来访者走进咨询室,他们就是来寻求帮助的。

心理咨询师看梵高: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死,爱

因此,对于在痛苦中挣扎的双相情感障碍来访者,我们要及时建议他们就医,如果他们对就医感到恐惧和犹豫,要对这部分情绪进行梳理。此外,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的隐蔽性,咨询师们要保持敏感。下列因素提示着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

1. 年龄小(<25岁),

2. 有家族病史

3. 服药时间长,疗效不明显。

在此基础上,关注来访者是否有思维奔逸,言语跳跃,询问来访者过去是否曾经出现过睡眠需求减少,活动增多,想法不切实际等表现。

这些信息会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判断,给双相情感障碍者带来更多帮助。

触目的真相比漂亮的谎言要美。直视双相情感障碍的真相并不容易,作为咨询师,我们理应比来访者更有勇气去做这件事。这也是一种身体力行,让来访者去面对自己,然后去接受自己。

只有接受自己,才能够有勇气承受生命的重量。

4

心理咨询师看梵高: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死,爱

要知道在临死时说着:“生命是有限的,悲伤是永恒的”的人,也曾这样说过:

“我画太阳时,要画得让人们感觉到它以可怕的速度在旋转。它发射出力量无穷的光波和热波。我画麦田时,要人们感觉到谷粒中的原子在生长、爆裂。我画苹果时,要人们感觉到苹果中的液汁溅到皮肤上,果核中的种籽在往外钻向开花结果!”

这是多么奇妙的景象。浓烈的红和阴郁的灰,最后汇成暴烈的金色,这灿烂到极致的颜色在他的画作中出现了无数次,一半照映着人性的壮美和瑰丽,另一半照映着永恒的痛苦和悲伤。

梵高的生命就此落幕。

愿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的颜色,无论那是什么。

心理咨询师看梵高: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死,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