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空騙貨、壓車要挾 物流老闆們踩了多少貨車“老油條”的坑?

幹物流的人都苦逼!

這句話不僅針對沒有休息日、工作艱難還總被壓榨的卡車司機們;反過來,看起來光鮮亮麗的物流老闆們,

同樣受過不少甲方爸爸的氣,踩過不少“老油條”卡車司機的坑。

放空騙貨、壓車要挾 物流老闆們踩了多少貨車“老油條”的坑?

大坑一:壓車要挾

今年3月初,好多車平臺調度了一個訂單給黃岡的卡車司機胡師傅,要求送到南京溧水卸貨,運費4000元。

第二天胡師傅就到達了裝貨地完成發車打卡,第三天貨車到達卸貨地。

眼看就要完成這筆運輸訂單,但因為收貨方原因,當天卻無法完成卸貨,溝通下來需要第二天上午卸貨,也就是說胡師傅會被壓車一晚。

這時候司機要求收貨方給付壓車費4500元!

根據羅戈網.物流沙龍瞭解,像胡師傅這樣9.6米的貨車,一般物流平臺給付的壓車費一晚上的市場價是300~500元。

但胡師傅堅決不同意原本簽訂好的合同賠付標準,堅持要求先付給他壓車費一晚4500元才同意卸貨。而運輸費用4000元已經在他成功抵達卸貨地之後便結算完成。

放空騙貨、壓車要挾 物流老闆們踩了多少貨車“老油條”的坑?

貨在自己車上,不打款不卸貨,物流公司出於準時交付甲方不陪違約金,沒辦法只得給他打了4800元(4500元壓車費+300元定金),最終一趟貨,這位胡師傅“成功賺到了”8500元。

從事物流公司調度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羅戈網.物流沙龍,“一般因為物流公司原因或者收貨方原因出現壓車,時間太長,多加一點錢都沒關係,雙方是可以溝通的。但像這個司機要價,運費才4000元,一晚上壓車開口就要4500元比運費還高,就是要挾,貨在他手裡,出於很多因素考量只能給錢。”

不過他也提到這樣的司機是個例,很少的,絕大部分司機都是講道理、好溝通的,以目前他們與順豐合作的標準,9.6米車的壓車標準也是300元/天。跟司機簽訂合同同樣也是這樣的標準,所有可能出現的複雜情況都被寫進了合同中,“但如果這個司機打定主意違約,誰也沒辦法。”

金額小、事件小,報警被物流公司認為是扯皮浪費時間,最終效果不見得好。一般遇到了都是自認倒黴。而且往往遇到這樣的“極品”司機的公司都是小三方、小物流,因為他們手中訂單少、規模小,司機也覺得做個一錘子買賣沒關係,大不了以後不合作,自己也沒損失。

大坑二:整車變專線 巨坑無極限

如果物流公司遇到這種情形的巨坑,那真的不僅要大出血,還會被氣到吐血。

羅戈網.物流沙龍聽一位資深物流人講了一個整車變專線、賠錢大出血的案例,簡直大開眼界——不得不感嘆貨車司機這麼淳樸的群體中竟還有如此敗類!

去年年中一家物流企業承接了一個訂單,要求從南京大區運一批大客戶的貨物前往貴州畢節,要求17.5米平板車運輸。當時因為車源緊張,臨時找不到熟車接單,只能在車貨匹配平臺發佈任務,找社會車輛運輸。

A師傅接單了,但對方要求添加另一個不同手機號的微信,根據平臺信息記錄這個手機號是車牌豫字開頭的李師傅的,在此稱呼其為B師傅。根據平臺顯示B師傅信譽良好,過往訂單服務評價都是好評,但交易記錄全部是短途。

到此事實上,隱患已經埋下。

在裝貨的路上,B師傅都全程配合這家物流公司的客服人員,安裝APP、操作發車打卡等,當時是7月26日傍晚6點左右。

第二天上午根據合同約定,已經行駛了一段路程,物流公司就打了5000元預付款給司機,但之後客服跟單發現,司機又換了,換回了最開始聯繫的A師傅,當時給出的理由是:兩人是一個車隊的,現在換司機開,因為就是原本兩人,物流公司放鬆了警惕,客服並未強制要求A師傅安裝APP等正規操作。根據後續事件發展,事實上當時那車貨已經運到了常州火車站,走鐵路專線,但還未正式發出,但物流公司此時一無所知。

直到第三天,物流公司發現A師傅仍未打開APP位置定位,雙方聯繫後,A師傅稱貨車在湖南懷化發生故障,要求物流公司先轉給他3000元修車費,並承諾第四天抵達目的地畢節,但堅決不肯提供視頻或者照片。物流公司已經懷疑其走了專線,但綜合考慮後還是打了3000元修車費。

但第四天,這批貨並未像A師傅承諾的抵達畢節,聯繫A師傅,雙方長時間扯皮爭執之下,A師傅說出真實操作,在換司機當天貨物已經被轉給常州鐵運,並提供鐵運負責人電話,之後物流企業聯繫上常州鐵運知曉貨物在火車上但中途無法下車接駁。

因為跟收貨方的合同有時效要求,物流公司一方面緊急聯繫收貨方商討換車,另一方面緊急派車前往甲方的另一個生產地調貨先拉往畢節使用。

在此後的三天中,物流公司手忙腳亂,一邊緊盯鐵路公司的火車位置,還要緊急派人前往目的地貴陽火車站等車接貨,另一邊還要協調緊急車輛從異地裝貨調用。終於在遲到2天后7月31日順利從貴陽火車站接到了貨,並繼續安排車輛從貴陽運往畢節。

在8月1日當天收貨方才收到貨物,同時物流公司還得再派車把異地調用的貨物等量裝載運回。

單純從成本付出來講,預付款5000元,修車費3000元,A師傅吃掉的鐵運公司回扣費用,再加上鐵路運輸費用,還有調派車輛從貴州火車站到畢節的運輸費以及來回異地調貨先用再補回的運輸費,大大超越了這一趟訂單的原始價格。更大的損失還是喪失了企業的信譽,外加一大批違約金,甚至有可能損失這個大客戶。更別談還有中間的人員折騰、各種麻煩。

放空騙貨、壓車要挾 物流老闆們踩了多少貨車“老油條”的坑?

最終這家物流企業因為這趟訂單損失的金額就有8萬元,其中5萬元是賠付甲方的錢。這家物流企業的負責人說自己是有苦說不出:“現在物流圈就是一個怪圈,這件事如果找公安局就屬於民事經濟糾紛,一般要求私下解決,一般不會幫助我們追討;如果去法院上訴,週期太長、成本更多,最終也不一定能討回來,最多給他按個老賴,錢也追不回,耗時耗力。”

好多車平臺楊葉龍告訴羅戈網.物流沙龍,因為這種整車變專線的詐騙方式,甚至還出現了一些物流“潛規則”。在這個詐騙司機找上專線公司時,一般會要把這一票貨物運輸業務賣給對方,這種賣並不是賣貨,而是將原本走這趟專線5000元的運費提升到1萬,這個詐騙司機要求專線給他3000元到5000元的回扣。

而專線因為知道貨物價值遠比1萬元運費值錢,並不會拒絕這種吃回扣的方式,最終在這道環節,詐騙的司機又賺了一大筆。

大坑三:偷貨

偷貨行為在物流圈也是不少的,很多價值高的貨物,例如茅臺酒等都是被惦記的香餑餑。

今年1月份,因為一批茶葉禮盒的運輸訂單,一家公司被貨車司機連累的名譽掃地。

這家物流公司跟羅戈網.物流沙龍講述了整個事件經過,因為過年送禮的原因,一家企業下了一個運輸訂單,要求送雲南西雙版納運送一批茶葉禮盒到廣州,禮盒數量不大,只要了一個4.2米的廂車,並且沒有裝滿,空間綽綽有餘。

運輸過程沒有么蛾子,非常順利。但在卸貨之後,收貨方卻發現少了一個禮盒,調查監控發現在司機的駕駛室。這就非常奇怪了,車廂也沒裝滿,客戶也沒要求特別放置到駕駛室,為什麼會出現在司機的駕駛室呢?

羅戈網.物流沙龍聽了雙方溝通的通話,司機從頭到尾沒有解釋原因,只說不知道、不清楚,而在知曉有監控視頻後,司機同意將駕駛室內那盒茶葉禮盒寄回收貨方。

最後事情是解決了,但這家物流企業卻被客戶嚴重質疑了誠信問題。

放空騙貨、壓車要挾 物流老闆們踩了多少貨車“老油條”的坑?

四類司機大坑物流公司基本踩遍

事實上,物流公司踩過的大坑不止上述問題,還有各種複雜、奇怪甚至奇葩的陷阱。

以好多車平臺為例,其2016年開始直接進行運力交易業務,即承接貨主甲方業務訂單,然後在外組織運力和服務運營。

楊葉龍說,自己一年時間踩遍了大小陷阱,之後2017年開始沉澱這些黑司機信息和名單,根據其總結,目前發生在他平臺上的這種貨車司機違約比例大概在1:1000,其中車隊和個體司機發生違約的比例大概為4:6,個體司機違約比例更高一點。

他對這些違約行為進行總結,大概分為4大類。

第一種:惡意放空。

主要是運輸意向溝通完畢,各種信息報備,定金付出,合同簽訂,裝載地裝載時間都敲定後,最後這個司機直接不去放了他們鴿子或者距離約定時間1、2個小時臨時毀約,不去了,給物流公司打個措手不及。

但他表示一般認定惡意放空之前還是會溝通,假設真是現實有不得不違約的情形,他們也會給予較輕的處罰,不會直接拉到黑名單。

第二種:合作細節變化時極端處理。

這種情形類似前文講述的坑1案例。一般類似其卡車可裝載25噸貨物,約定貨物運輸22噸,後發現貨物實際重量多了一噸,司機一開始不說,等到快到目的地了,以此要求漲價,不漲不卸貨。

或者原本合同約定整個運輸路程全程走高速,但司機為了省點錢,走了國道或者中間有一段路程去走了國道等等情形。

楊葉龍認為類似這樣的違約類型,主要是司機一個佔小便宜的心態,他們要挾時會給一個相對高出市場價但不超過1000元的價位,類似案例中超過運費價格的貪心行為是極少數。

“高不到哪,他自己知道高了這事情可能會麻煩,但整的也很讓人彆扭,不給吧怕貨丟了,給吧心裡不舒服,還沒法報案。”

第三種:自我犯錯後威脅。

一般一筆運輸交易甲方會給物流公司約定一堆條條款款的要求,同樣,這樣的要求也會轉嫁到承運司機身上,例如時效;不能急踩剎車,因為避免貨物墜落;當裝載不滿時要求注意速度變化,避免貨物磕碰等等。

而當司機知道自己沒有做到要求時,到達目的地後,有些會要求你給他先打運費,他才進場卸貨,因為按照要求標準,這樣的運輸訂單會有扣錢和罰款。

第四種:故意欺詐。

這個違約類型以上文的坑2案例為代表。

楊葉龍表示這種操作不是物流新手幹得了的,基本都是物流圈裡混了很多年江湖的“老油條”,才懂得這其中的彎彎繞繞、潛規則。

小物流小三方最容易中招

楊葉龍也對這些司機違約行為進行了原因分析。

一方面是某些司機喜歡貪小便宜,或者自己犯了錯但不願意承擔責任。“他們覺得物流公司不能拿他怎麼樣,大不了以後我不跟你合作了,反正物流公司那麼多,還怕找不到下家麼?”

另一方面是傳統黃牛消失在線下物流園,但卻以互聯網黃牛的形式全新登場,他們偽造自己貨車司機的身份,有行駛證、有牌照,但他接的訂單卻沒辦法跟他實際發生直接關聯,而是被轉賣給了另一個下家。

所以他分析認為,這些司機違約陷阱最容易中招的就是小物流、小三方,還有就是正在成長中的某些偏遠路線。

“企業業務量夠大,物流公司基本不用擔心,合作司機都明白,以後還想接到這條業務線上的訂單,還想接到我們公司的訂單就不能犯錯,出了問題該扣錢也不會反對和逃避,他們指著我們生活呢。”

但如果是一些偏遠線路、業務量小的線路、或者是在開拓成長中的線路,就容易遇到這類違約司機。

“沒辦法的,任何企業在做任何一條線路時,都有從小到大這個過程,而大部分事情都發生在這個過程中。”

放空騙貨、壓車要挾 物流老闆們踩了多少貨車“老油條”的坑?

共建行業協同黑名單或是出路

而這樣的黑司機無論是對貨車司機群體還是對整個物流行業都是一種極大傷害。

一方面,好的司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幹好運輸,大家都知道做運輸司機很苦,掙得也不多。然而這種黑司機因為違約、要挾、詐騙、服務態度惡劣竟然能夠沒啥後果,還掙到更多的錢,這就是對老實本分的好司機極大的傷害。

行業讓司機們變好的動力越來越弱,劣幣驅逐良幣,環境在逼迫好司機走偏、走壞、走向極端,不然就要吃虧。

另一方面,物流行業走到如今,利潤空間已經非常薄,企業希望降本增效,就要在各個方面摳,而辨別司機信譽顯然就是一個成本項。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完成這道關卡?

楊葉龍認為建立一個屬於全行業的司機黑名單是很好的出路,事實上他們經過3年多的黑名單制度建立,已經形成自己平臺的黑名單,然後他認為單打獨鬥是完全不夠的,很多物流公司與他們一樣都有內部黑名單制度,只有更多的物流公司和平臺聯合起來,一起共享、共建公共的司機黑名單,才是降低成本、維護行業健康的最好出路。

“數據累積是關鍵,越來越多的企業共同形成這種數據累積,對黑司機的牽制力度就會越大。”

當然,另一方面,卡車司機本身作為弱勢群體,同樣需要更好地保護自己,也需要一張物流企業黑名單,對於那些壓榨司機群體、違規運作訂單交易、侵犯司機正當權益的物流企業、平臺,要共同聯合起來,把他們打入卡車司機接單的“冷宮”!

最後,不知道各位行業夥伴、貨車司機、物流公司對於遇到的司機違約、物流企業壓榨司機各類情形有什麼要說的,歡迎大家踴躍建言!

作者 | 周豔青

來源 | 物流沙龍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