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與《資本論》1

本人之前沒接觸過任何經濟學和社會學的書籍,選擇這兩本書只是一時興起,還有就是在經歷過疫情後對東,西方社會制度的思考(我思考的深度約等於亂猜,只圖個樂)。這兩本書對我的理解能力偏深了些,放在一起讀只為增加些可讀性或思考。

國富論第一篇講“分工”,一個產品經社會化的分工,迅速的提高了產能,當時的廠裡紡紗工和織布工不同於作坊的鐵匠和木匠,工廠提高了每個專項工序的生產能力,降低了培養工人的難度、時間和投入,從而提高了工廠和社會的整體效率,也向市場投放了更多的物質。分工的目的是為了滿足需求(這可能是),市場交易是社會分工的前提條件,而契約、商品交換組成了市場交易。分工受市場規模(我看的版本中用的是“範圍”一詞,我認為規模更適當)限制。

看到這裡問題來了:到底多大的規模的市場才適合進行分工?是不是越大越好?在18世紀的中國市場裡為什麼沒出現工廠分工?

我認為:什麼樣的市場規模適合分工,這取決於當時的生產力,以英國為例千萬級人口規模過剩的產能只能銷往歐洲大陸或亞洲,當時西歐有同樣產能過剩的問題,重疊的行業形成競爭,競爭又提高生產率,更過剩的產能溢到全球。

當時的中國在幹什麼?自給自足小農經濟,西方本以為迅速打開的中國市場卻舉步維艱,這又是為什麼呢?是中國保守?還是文化差異?可能都有,但不是主要原因,是“不需要”。

中國在當時自身有足夠的市場規模,市場形成了閉環,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內部沒有形成良性的競爭機制,形成了相互聯繫較少的小農經濟自娛自樂。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南宋已經有資本主義萌芽,而沒有真正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原因,不是技術積累不夠,不是中國人沒有擴張性,因為當時的市場規模太大產生不了足夠突破動力。

市場規模不是越大越好,需要的是市場體系相對密集,相對獨立,有相互競爭關係,市場體系群,才會有促使資本家提高生產率的動力,社會分工是提高生率的結果(如果當時自給自足可以提高生產率,亞當斯密的開篇可能就是小農經濟了)。

由此也看出社會發展到現在為什麼西方總是看不懂中國了,現代中國的經濟發展也不能全部照搬西方經濟體系,因為最初起點的差異到了現在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狀態了。

以上觀點是 個人的愚昧無知,自娛自樂,明天把馬克思和亞當斯密對貨幣的理解放在一起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