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快乐平和是家庭的幸福

经常有妈妈跟我说:

“一看到孩子犯错就控制不了自己脾气,对孩子又打又骂,导致孩子现在见了我都躲着。其实每次对孩子发完脾气,我也很后悔,可就是控制不了。有时跟老公吵架一时怒气无法完全消散,就很容易把孩子当成垃圾桶,导致孩子很怕我。我做事比较追求完美,一旦孩子没做好,我就很容易发脾气。事后冷静下来又觉得特别内疚和自责,提醒自己下次一定不要吼叫,一定要温柔耐心,但是总是做不到。”

大概有很多妈妈是这样的吧?妈妈的情绪就是家里的晴雨表,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取决于妈妈情绪是否平和。同样,在孩子成长期间,妈妈的情绪也起到了很关键的影响和作用。不夸张地说,妈妈情绪决定孩子未来是否幸福。那到底妈妈不快乐不平和会对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妈妈的快乐平和是家庭的幸福

妈妈的情绪影响孩子的世界

一个快乐的妈妈和一个冷漠的妈妈会给孩子带来完全不同的影响:妈妈是快乐的,孩子的世界就充满阳光;妈妈是冷漠的,孩子的世界就会充满冰霜。

研究报告显示:

一位愤怒的妈妈会让孩子恐惧,孩子长大没有安全感;

一位强势的妈妈会让孩子没有主见和自信;

一位爱唠叨的妈妈让孩子心里有负担;

她们事事包揽,剥夺孩子亲自体验的机会,也就抢走了孩子成长的乐趣。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妈妈是家里的黑洞,吞噬孩子的生命力。比如孩子智力发展缓慢,具有攻击性行为,容易与人吵起来,打起来,不懂得感恩,没有有爱心,甚至自卑懦弱撒谎,还很有可能影响孩子将来选择伴侣。


妈妈的快乐平和是家庭的幸福


情绪不稳定的妈妈,需要自我成长,学会转化负面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只有自己内心平静,不急不躁,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会有效。

有个学员对我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脾气暴躁,忍不住对女儿发火。我引导她回忆小时候生活中一些印象深刻的场景,原来在她童年时,她的妈妈经常会和爸爸吵架。有一次吵得特别凶,爸爸摔门而去,妈妈就把所有的火发到了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她身上,不断的骂她是个拖油瓶,都是因为她才不能离婚,最后直接就一巴掌接着一巴掌甩到她的身上。


妈妈的快乐平和是家庭的幸福


到这里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被原生家庭深深伤害了的妈妈,这种伤害烙印在她的潜意识里。所以当她和自己的女儿相处时,她曾发誓不要像她的妈妈那样,粗暴严厉的对待自己的女儿,但是,当孩子让自己烦躁,着急时,她却和妈妈一样,大吼大叫,甚至打孩子。她的妈妈这样粗暴的对待她,她也同样用粗暴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女儿。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无意识的以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他的孩子。于是,这种糟糕的关系循环,会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妈妈是家庭的灵魂

妈妈快乐,全家快乐,妈妈不快乐,全家遭殃。可见妈妈是一个家庭多么重要的存在。这么说可能会让很多妈妈产生很大的压力,但这不是在给妈妈施加压力,而是提醒妈妈们,与家务完美,自己完美,小孩完美相比,自己的心情愉快才是最需要放在第1位考虑的。

妈妈快乐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妈妈心情愉快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我们可能在原生家庭里遭受了很多伤害,心里积压了很多痛苦和愤怒,这让我们的情绪很难快乐起来,平和起来。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来改变原生家庭对我们造成的影响。

虽然你的父母对你来说,并不是那么的理想,那现在的你已经长大了,爱自己,主动去改变和改善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妈妈的快乐平和是家庭的幸福


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无条件的接纳自己,不管自己做得好还是不好。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多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赞美自己。

从现在开始,你可以不断的去觉察,去学习,去提升自己。当我们有意识的觉察的时候,那个小时候的经历就可以被看到,那个被看到本身就是开始转变的起点。

当我们学会爱自己的时候,我们内在的小孩就会成长,我们内在的爱就会充盈,爱满自溢,自然而然我们就会把更多的爱流淌给孩子,对孩子又温柔又平和。

妈妈是家庭的灵魂,妈妈快乐,全家快乐,全家焦虑,每个25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做自己的理想父母,爱好自己主动去改变和改善自己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情绪的来源是人的信念系统

可能你会说,我也知道我的情绪会影响孩子,可是我不会管理我的情绪,也不知道怎么做。通常,我们会觉得情绪是外在的世界带给我们的,发生了哪样事情,别人对我们说了什么,做了些什么事儿,也就是外部的一切刺激,导致我产生了情绪。尤其是被亲近的人,说了几句,或者给了一些脸色看这些事儿,我们的情绪就马上爆发出来。所以我们通常以为是外在世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妈妈的快乐平和是家庭的幸福


假如有一天,你穿了一双新鞋,在公交车上被人踩了一脚,这人非但没道歉,还占了你的座位,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呢?你可能会感觉很愤怒,会要求这个人站起来把座位还给你,因为你可能在想,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没公德心,真让人讨厌,我自己做的好好的,凭什么要把座位让给他?可当你准备跟他理论时,仔细一看,发现那人是个盲人,这时候,又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呢?你可能会同情他,盲人出门不容易,而且还会想要帮助她,把座位让给他也可以。

这个故事里,你因为新鞋被踩,座位被抢,先是产生了愤怒的情绪,后来又产生了同情他人的情绪,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先后产生两种如此不一样的情绪呢?

是谁在控制了我们的情绪开关?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abc理论,他认为让人们产生情绪的,并非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信念。

就如上面提到的事例,让你产生愤怒情绪的,不是新鞋被踩、座位被占,因为同样的新鞋被踩、座位被占事件,当你发现对方是盲人后,你非但不生气,而且还同情他,甚至愿意帮助他。

可见,不是事件本身让你产生了情绪,而是事情发生后,你内心的想法打开了你的情绪开关。

原来情绪的来源是人的信念系统,所谓信念系统,也就是我们在过去人生经历中看见的、听见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就是一般我们口头上经常会说的“我觉得”。

埃利斯的ABC理论其实就是三个英文单词的首个字母结合来的。


妈妈的快乐平和是家庭的幸福


例如:

新鞋被踩、座位被占,这是A---激发事件;

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没公德心,真让人讨厌,我凭什么还要把座位让给他?这是B---信念想法;

这个时候,你对事件产生了情绪,于是你很愤怒。这是C---情绪反应;

要求他道歉,把座位还给你。这是C---行为结果。

很多情况下,我们经常误以为,是事件A直接导致了情绪,于是我们总把事件的责任全部归于外在,例如:老板不好,工作环境不良,伴侣不忠,孩子太顽皮等。实际上我们对事件的信念和想法B才是关键。这种想法可能理性,也可能不理性,而对于经常出现严重情绪问题,总觉得不快乐的人来说,他的信念和想法通常都是不理性的。例如,老公说一句话,让你不舒服,就认为是老公在挑自己毛病,这就是典型的不理性想法。真正理性的想法是,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老公说这句话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经常去觉察我们情绪背后的信念是什么,而这个信念是如何影响我们情绪的。当你对自己的信念了解越多,做了越多的调整之后,你就不再是一个行走的情绪炸弹。


妈妈的快乐平和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来源,妈妈的情绪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而且还对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家庭文化的传承有很大作用。关注妈妈的情绪,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家庭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