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海珠區開展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較真碰硬整改

廣州市海珠區開展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較真碰硬整改

2020年04月11日,《中國應急管理報》發表

較真碰硬整改 創新方法推進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火災隱患重點地區整治工作側記

中大紡織商圈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經營品種超10萬種,直接從業人員達10萬以上,關聯產業人群超過200萬人,但其在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大量難以根除的消防隱患。社區居民擔驚受怕、基層幹部提心吊膽,一度是該商圈消防安全隱患整治前的真實寫照。

广州市海珠区开展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较真碰硬整改

工作人員對市場內消防器材進行日常檢查

2018年7月,廣東公佈第十批由省政府掛牌督辦的火災隱患重點地區,中大紡織商圈名列其中。海珠區以此為契機,經過近300天的整治攻堅,按期完成整治任務。近日,記者來到海珠區,近距離探訪中大紡織商圈消防安全的蝶變之路。

啃下硬骨頭

拆除違建13萬平方米

“如今不僅人車搶道、車輛亂停放、隨意上下貨等問題沒有了,消防安全狀況也得到了極大改觀。”近日,在中大紡織商圈,廣州銀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全偉說。

“這個通道以前都是門店。”廣州長江國際紡織城管理經理葉際球指著市場內寬闊的通道說,“對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我們拆了260多間門店,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經濟損失較大,但必須為安全讓路。”葉際球對消防安全管理極為上心,正在備考註冊消防工程師,對相關政策法規條款記得很清楚。2018年1月負責管理工作後,葉際球發現紡織城內存在滅火器隨意擺放、消防設施無人檢查管理等問題,他逐一對照標準進行規範。

長江(中國)輕紡城也是此次整改的重點場所。“我們耗時9個月才完成整改,拆除違建、改造完善消防設施共計投入1億多元,為客戶營造了一個安全的市場環境。”長江(中國)輕紡城副總經理吳宏雷介紹說。

談及掛牌整治期間難忘的事,因控煙不力被公安部門約談了48小時的長江(中國)輕紡城物業經理李建國說:“被約談後,我們立即採取強力措施,由控煙變為全面禁菸,對違規吸菸者視情節輕重,處以500元至3000元不等的處罰。對拒不配合的租戶實行退約,解除合作。”

長江國際紡織城和長江(中國)輕紡城的華麗轉身僅僅是海珠區整治中大商圈火災隱患的一個縮影。掛牌整治期間,中大商圈共拆除違建13萬平方米,涉及經濟價值約3億元。各市場還投入2.5億元,新增、改造包括室內消火栓2699個、防火捲簾門447個在內的一批消防硬件設施。

這其中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強力推動。廣州市決心狠抓整改,除省政府督辦範圍外,將中大紡織商圈所處的五個社區全部由市政府掛牌督辦。海珠區專門成立了由副區長、區公安局局長譚偉文掛帥的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抽調公安、消防等23個部門和單位160人全脫產開展綜合治理工作,形成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對涉及消防隱患的場所一律頂格執法。

據統計,海珠區共對中大商圈開展消防監督檢查9823人次,監督複查8339次,查封違規“三小”場所212間,立案查處40宗,作出行政罰款4699萬元。

用足繡花功

織密消防安全防護網

“隱患一天沒整改完,就多一天擔心受怕。以前為了隱患整改四處奔走還無濟於事,現在各部門鼎力相助,管委會的執行力也大大加強。”海珠區中大國際創新谷管委會(簡稱“中大管委會”)黨總支副書記、常務副主任李律表示。

中大管委會是海珠區鳳陽街道派出的正科級事業單位,其前身為中大布匹市場管委會,此前一度處於沒編、沒崗、沒合法身份的狀態。海珠區以中大管委會為著力點,下沉幹部加快整治工作,針對重點批發市場進行“一場一策”整改。

“街道人力有限,很多時候是‘小馬拉大車’,必須創新工作管理方法。”鳳陽街道黨工委書記熊志偉表示,該街道制定了分片圍院式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將商圈分為東、西、南三大片區,健全消防網格化管理,並在每晚9點前對所有市場實行閉市斷電。

“城管拆違建、交通部門抓電瓶車整治……各部門打出一套組合拳,有效實現消防隱患整治全覆蓋。”李律介紹,對拒不整改的企業則有公安部門執行強制措施,對相關人員予以行政拘留。

康盛輕紡城在整治前,存在疏散通道寬度不夠、消防器材不足、沒有消防噴淋等問題。“整改需要幾百萬元,剛開始捨不得投入,現在整改完了,我也能睡個好覺了,這錢花得值。”康盛輕紡城負責人劉伍平說。

為提升消防救援通行速度,中大管委會聯合交通管理部門,組建115人的交通整治隊伍,嚴厲打擊路面交通違法行為,查扣“五類車”1.05萬輛,查處機動車違停案件7690宗,促使瑞康路通行時間由原來的30分鐘減至10分鐘以內。

“紡織商圈一旦著火極易‘火燒連營’,所以發生火情時,必須第一時間進行處置。”海珠區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教導員唐永冬表示,該大隊在中大紡織商圈片區部署了逸景、沙溪2個消防救援站,附近的赤崗、南洲、光大3個消防救援站也能及時增援。

為夯實消防安全基礎,海珠區制定了中大紡織商圈的消防整體規劃,財政投入360萬元,增補市政消火栓35個,維修更新93個,拓寬救援道路和出入口25處;投入1000多萬元完善社區、村居和市場微型消防站標準化建設,新建25個微型消防站,購置6臺微型消防車。

“中大紡織商圈組建了25支市場和村居志願消防隊,有468名志願消防員,與我們建立了高效聯防聯動機制,形成‘一方有警,多方聯動’工作格局。”海珠區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利妮介紹,商圈內基本實現火警響起1分鐘內有市場管理人員到場處置,3分鐘內有消防隊伍到場救援。

創建示範崗

激發全員參與新活力

“請勿在商場內吸菸,請不要堵塞消防疏散通道……”走進珠江國際紡織城,消防安全標語、應急疏散指示圖十分醒目,商鋪租戶和進場採購的群眾在每個角落都能聽見“消防廣播”。

一連走訪下來,記者發現黨員和青年示範崗已在易產生消防隱患的重點區域紮根。原來,這是中大國際創新谷黨總支、逸景消防救援站黨支部與珠江國際紡織城黨支部的創新舉措,旨在通過發揮黨員、青年的帶頭模範作用,強化消防安全管理。

3月26日,記者在珠江國際紡織城暗訪時,發現該公司黨支部會議室存在辦公椅遮擋消防栓的現象,辦公區內3個安全出口的常閉式防火門上了鎖,防火門旁堆放著檔案櫃、冰櫃等。“我們一定刀刃向內,照單全收,立即整改。”該公司黨支部書記譚福安表態道。

次日,李律帶隊與海珠區消防救援大隊防火參謀李君一同前來驗收整改情況。“我們之前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現在知道了一定全部整改到位。”珠江國際紡織城總經理李志明指著已經清空的安全通道解釋道。

“這種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的消防隱患極易‘反彈’,不能我們來檢查的時候沒有問題,我們走了隱患再次出現。”為切實保障安全通道暢通,李君提議健全監督機制來固化整治成果。

經過消防部門、中大管委會和珠江國際紡織城三方黨組織座談探討,決定創建消防安全監督示範崗,為黨員、青年和保潔員定人定崗定職責,一人包一個安全通道和重點消防設施,發現隱患立即上報整改。

據瞭解,鳳陽街道還建立了街道流動消防學校,聯合消防部門、平安廣州志願服務總隊,開展消防安全“七進”活動,重點對市場從業人員開展消防安全培訓588場次,應急疏散演練80場。經過集中整治和常態化培訓,中大紡織商圈消防安全狀況大大改觀。“現在租戶的安全意識明顯增強了,很多門店的租戶還多配了消防櫃。”和泰紡織城消防主管畢春祥說。

中國應急管理報 新媒體中心 編輯:張維

广州市海珠区开展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较真碰硬整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