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国东部小麦产区先晴后雨 专家提醒需“抢晴”做好赤霉病预防工作

央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冬小麦长势事关今年夏粮产量,眼下正是东部小麦产区抽穗扬花的关键期,中央气象台预测本周我国东部小麦产区“先晴后雨”,专家提醒需在晴天时抓住时机,做好小麦赤霉病预防工作。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3日至16日,我国东部小麦产区多晴好天气,气温将逐步回升,河南大部、山东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冬小麦将陆续抽穗开花,有利于赤霉病防治喷药作业。4月17日至18日,这些麦区将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降水过程与冬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度高,需抢晴防治,雨后及时补药。

今春小麦赤霉病多发,而赤霉病初次药剂预防最佳时期为小麦扬花初期。目前,黄淮西南部、淮河及以南麦区已进入抽穗扬花期,发育期较近五年同期偏早4天至8天。今年2月以来,西南地区东部、江淮、江汉、黄淮平均气温达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阴雨日数偏多3天至10天,高温高湿的天气特点促使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壳早发多发,赤霉病预防任务艰巨。

中国气象局目前已与农业农村部持续联合建立小麦赤霉病防治气象条件预报机制,并通过新闻联播天气预报栏目向公众发布。4月9日中央气象台提前启动小麦赤霉病防治服务,与农业专家密切对接,就重点防治区域、防治技术、服务时段等加强会商,并将服务信息传递至各级农业生产部门。

从落实情况来看,目前,安徽、河南等省气象局已进入特别工作状态,加强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控气象服务。安徽省气象台与小麦主产区9市县气象局每天发布专题预报,并与植保、农业农村部门合作,动态开展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为把握好有效预防窗口期提供支撑;河南气象部门则针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气象条件作出精细化预报,加强面向小麦种植大户的直通式服务,根据需求做好农药喷洒的现场气象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