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什么的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爸妈听话#,其实他们一点也不听话。为什么不活成我想要他们活成的样子?!


【壹】2018年5月13日 母亲节 我感谢那个替我负重前行的人

今天是母亲节。写这个标题来感恩那个一直为我负重前行的人。这个标题在我的这个号里存了很多天,一直想写,又写不出什么,迟迟发不出来。就算在今天,也不知道如何下笔。

首先,我想问的是:岁月真的静好吗?老母亲谈起过往,总是泪眼婆娑。而我那个寡言少语的老爸,更多的,是对那个已故几十年的兄弟的怀念。

老妈不识字,被他爹,也就是我的外公,用木棒赶着嫁给了老爸,身为长子与长女,总有一些被试验品的感觉。但是,如果仅仅以此判断父母之间没有爱情的话,你就错了。

那个年代,兄弟姐妺像葫芦兄弟一般一个接一个地瓜熟蒂落。生活的清苦可想而知。长子与长女的辛苦,可想而知。父母还不懂得如何做一个好父母的时候,他们出生了,然后岁月总是总以刻薄荒芜相欺。

先是,老妈嫁给老爸,家里人多啊,房子住不够,分房成了我妈到现在还的诉说的苦。老爸兄弟5个,之于奶奶,也是难为无米之炊。然后老爸准备自己建,他的大兄弟,我的大叔,总是鼎力相随。然而,在我们房子还没有建成的时候,那个忠厚而实诚的兄弟,进了城清理污水染上细菌,永远地走了。

生活很拮据。老妈用她的精打细算,过着细碎的小日子。【这也是近期我被批评最多的,我家那位老说我:贫困,限制了我的想象。深以为然啊】。青菜饭是常吃的,那时候小,不喜欢。喜欢芋头煮的,不懂事,跟在邻家的屁股后头,只为讨上一口,呵呵……

每一年的学费,是家里的大山,压得父母喘不过气。找舅舅们借,然而总是借了刚还,还得再借。最后实在不好意思了,找老师赊欠。用妈的话说,那哪是什么过日子,那是挨日子。

家里最大的收入,是每一季稻收上来,交了公粮后,有节余的挑到市场上去买。而这往往是要我们家里节衣缩食大半年。

而后就是那山洼里的一池水。山洼的池塘离家很远,是村里集体的,老爸把它盘下来,养一池子的鱼。然后是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农忙农闲,总要割上几捆草,去喂它们。晚上,还要去守塘。一年,大旱,山洼下的那一片农田已经晒得开裂了,而池塘里的水,少得不足大腿深,用老爸的话来说,再放水灌田的话,一年的鱼的收成就泡汤了。然后老爸就没日没夜地在那池塘边上守着。当然,吵架是难免的,游击战也是不少。我那时年少,也曾经与老爸守过一夜,山对面的鬼火一跳一跳的。守水是小事,毕竟一场大雨过后,事情也就消停了。最怕的是钓与偷,还有鱼病了,死。老父母在池塘边挖一山洞,时时守着。然而,总是防不胜防。那一年,在年关水库干水抓鱼的时候,水底的木桩上,缠着一段网,发现这东西的时候,老妈在那塘坡上,直接就打滚了。我们很直观地看到了希望破碎的声音。那些声音,是日子无情地给的。

还有那么一回,老妈去集市,然后被人家自行车撞了,大腿上车轴插了进去,血直流。老妈要了那几十块钱,没有去医院。回来还挺开心,给家里添置了很久就想添置的物件。拖着伤口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说,那时候的我,有多少不经事。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以致于到了现在,老妈对于钱,总是看得比命还重,前几天,还打电话过来,说农村合作社保,要她补交300块。因为之前的收款单据少了,找不到存档。然后是生气与心疼,想着她一天辛苦劳作,可以挣的那几十块钱,这几百块,她得干多少天之类的。所以说,岁月其实并不总是那么的静好。

那有什么的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岁月对于我的娃来说,是静好的。

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饿得那么快,而每每放学回家,家里的饭甄里,总会余下那么点饭,不多,够我用酱油拌上一小碗,美美地吃上几口。很能充饥的。不知道其它人会不会也吃过酱油拌饭呢?

童年,与人打架,然后被欺负得不要不要的。父母拖着,去人家家里给讲理。然后为自己的孩子,争得一口气……老爸的个子小,不知道他哪来的那些个勇气。当然,也有我们兄弟合伙欺负别人的时候,他们也拉着,给人家去赔不是。印象中,没有因为这种与人家小孩动手的事挨过他们的什么……好像是犯了再大的错,也会有个柱子顶着的感觉。

然后一步一步,离家远起来。上中学那会儿,家里扛米换粮票,吃住学校。骑自行车去,米用编织袋装好,放在后架上,绑着。然后有那么一次,车轮刮破了装米的袋子,稀稀落落地撒下一路的米粒。我以为我会挨打了。借了同学的饭票顶着,周末回家说起这事,老妈开口问的,第一句就是你这个星期是怎么过的。哈哈,当然饭得吃饱的嘛。

是啊,在那些日子: 在没有学费上学的时候,我把家里的菜篮子丢得很远地朝老妈发火,可以威胁她。在外面受气受委屈的时候, 我可能告诉她,依靠她;在犯错的时候,只要我知道错了,他们并没有责备我,还积极地替我弥补那些过失……这么多年,一直一直,到我结了婚,生了孩子,自己成了父母。之于我,岁月一直是静好的。

那有什么的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我的老婆、丈母娘、娘、爹

去年下半年,老爸时时发呆,然后隔不了一段时间,就说他忘记了回家的路。他们在这里,帮我带了三年的孩子,老爸却依然没有融入到这里的生活,他说,这里跟做牢差不多。带他去了几次医院,说是得了老年痴呆,我的天,他才63.内心很崩溃。也许,在这里的生活,他其实有太多的不习惯,他想着他的田,他的鱼塘,他的牛。。。这里,只有四堵墙……

今年,没让老两口再来了。半年不到的时间,深深地明白了,什么狗屁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老妈在这里,每天四点就起来了,一家人的早餐,原来是这样来的。下了班,回到家里,有热热的饭菜,而现在,冷锅冷灶,还有两个少不更事的孩子,不做作业在打闹。管饭管作业,还要管那一堆的残羹与乱七八糟的碗与灶。而这些,在之前,吃过饭就可以捧个手机啦……要知道,我老妈在这里的时候,也是有她自己的一份事的啊。

之前,只要安心工作就可以了。孩子有老婆,饮食有老妈,还有丈母娘,是啊,岁月哪能不静好?

可是,你需要明白,老人一天天地老了,孩子一天比一天有自己的思想,会开始叛逆。岁月静好吗?是时候,自己负重前行了吧?

那有什么的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你在背上的风景


【贰】2019年2月11日 丈母娘走了,没有一句道别,我在微信的朋友圈里,祭奠

孩子的外婆走了,他们再也没有外婆的了……,哪里再有外婆的味道?

妻子的亲娘走了,她从此就是没娘的孩子……,哪里还有妈的呼唤?

那个叫我“华”的女人走了,都没来得说一句告别的话。她给的,远不止是一个优秀的妻子,更有无尽的爱屋及乌,我欠她的太多,我准备慢慢还她的,她却狠心得连机会都不给了……我准备带她去北京,我准备带她坐飞机,我准备……趁她还能动的时候……她却啥都没交代……

有很多事情,我想跟她说对不起,我不该当她面发英子火,我不该在她用消毒碗柜烧坏朔料餐具的时候对她使脸色,我不该在她生病医生建议住院时还让她住家,我不该……我有太多太多没做好的,我想跟她道歉的,就算我现在说,她再也听不到了……

有很多的事情,我想跟她说谢谢的,我要谢谢她当年没反对把女儿嫁给又远又穷的我,我要谢谢她没要车要房要财礼还没个婚礼就把女儿嫁了我,我要谢谢她忍受老来离家之苦帮我们拉扯两个孩子,从花都到黄埔,四五个春秋……我要谢谢她给我两少不更事的娃无尽的爱和教诲,我要谢谢她的太多太多,我都没好好地偿还她的,她就这麽突然地,走了……

一直都活得好好的,怎么说走就走呢?我的丈母娘啊……家里还有你的衣,你的鞋,过年时节整理时还说你过来住时可以穿的……

家里四老,就像四个柱子,顶着我们的一片天,你这一走,天塌半边啊。

过年夜你跟我们抱怨,我劝你放手,别收拾了,你不听,放心不下,这么这回就可以这麽放心的下……这么狠心的了?

什么叫子欲孝而亲不待?现实狠狠地给了我一耳光,然后清脆地告诉我:这就是!


这个世界就是那么残酷的,在丈母娘走的没过几天,网上开始流行一句话: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比如说你今年30,你不会做(结婚),哪怕你60,也不会想,因为有一堵墙挡在那,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神,你开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尽头。为什么老人会喜欢催你,唠唠叨叨的,因为他们看到了死神,所以他们想完成那些没完成的。

有那么一天,当你睡醒一觉,发现人生的战场上,一轮机关枪扫尽后,那些曾经挡在你面前、大厦一般存在的长辈,一个个倒下去时,你没有任何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这时你已然站在了队列的第一排。突然发觉时间飞快,这辈子匆匆就到头了,真的应了那句话: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然后,哽咽不已。


【叁】2020年4月5日 清明,她的坟头已长满山杂草,往事追忆

我与爱人,相识于校园。我痴迷于她小芳式的长长的麻花辫,几乎一是瞬间,我就有了要她陪伴一生的感觉。日子在我热烈地追求与她笨拙的闪躲之前,流水般地流逝。毕业那一年,终于她允许了我陪她一起回去过长假的请求。

我们在火车途经的中转站下车,逛了那里株洲的衣服批发市场,用很低的价钱买了一件衣服。那就算是我第一次给我未来的丈母娘准备的礼物了。“因为还没有出校门,也没有赚到什么钱”--这是我当时心里的借口。也许,妈妈给予以孩子的再多,总还感到多有亏欠;孩子给妈妈的再少,都说是孝心一片。而我,连这孝心一片,都是打了折扣的。丈母娘没有说什么。尽心地招待我。

那时的老丈家,在大山的深深深深处,没有通车。也没能通车。他那里只有他与他大伯家。村子里转过山口,才有零零星星的几户,也不算得是村落。他们家的习俗很怪,早上一大早出门,下地做事,要到10点左右才吃早餐,而中午更是延后到三四点。晚餐呢,往往是晚九点以后的事了。这一点,并不是我第一次上门发现的。第一次去的那几天,三餐都是很准时的。或者是因为,那一次,我还是叫她阿姨了吧。

也许是爱乌及屋,她们家很美,门前的稻穗是金黄,月夜的星空,繁星点点,有萤火虫在飞舞,他们家的门前的树丫上,还挂了个野生的芦子【虽然这货在第二天就祭了我的五脏庙】。老婆带我去看他们家养了多年的老母猪,还有一群满地撒欢的小猪仔,依稀记得一共十三只。后屋圈里还的大群的鸡和鸭。由母鸡带着的一群小鸡仔,有着淡黄的绒毛,很是可爱。一日午后,一只小鸡啾啾地急促地叫着,老婆带我去看,发现是只黄鼠,在追咬它。那是我第一次见识黄鼠。多年后有现在,想想,也许我就是那只“黄鼠”吧,把丈母娘辛苦养大的女儿,一毛不剩地给“偷”了过来。

老丈的话是十分艰涩难懂的,总是要十分地吃力去听,因为老丈人并不曾上过一天的学。而丈母娘,在她的那个年代,上到了高中。【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老丈是用什么样的一种方法,从孩子的老外婆那里,从那个离开他近几十里地的地方,把丈母娘给娶到手的】,至少,在如今的我看来,丈母娘的娘家,交通比老丈人家方便得不止是一星半点。也许是老丈的勤劳肯干打动了她?然而,对于我的上门,丈母娘可能心里压根就没有这个心理准备的吧,她竟然是连普通话都没有讲得出来。对于那时的她来说,一辈子没曾离开过他的四间瓦房,和低垂昏暗的灶台吧。说起很多事,她只是憨憨地笑。

山里的夜,很凉。五点左右,家里边的鸡栏里,就有公鸡开始喔喔地叫了,那时,往往老丈人会打着手电,往里面照,引起一阵子的轰动。【那几年,也许他们家的鸡鸭看到我都会害怕吧】。每天一只,不是鸡就是鸭。听到老丈跟丈母娘命令式的沟通:烧点水,抓了只嫩鸭,一会杀了做成血酱鸭。或是:烧点水,抓了只老鸡,杀了做成炖汤。往往都是老丈杀好鸡鸭,然后丈母娘烧水拔毛开膛破肚地处理忙乎。等天亮的时候,闻到的,就只是那些个饭菜香了。那时候,从丈母娘回去,在给老妈的电话中,往往都是这样汇报的:这一次过来,又吃过了多少多少只鸡,又是多少多少只鸭。就算这样,老丈人还说,我的战斗力不行,似乎要把他们满院的鸡鸭吃光,才算得上是可以达到他们的能吃的基本标准一般。每这时,我就会狠狠地告诉他们,等后面有空了,好好地带着英子在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吃得你们心疼为止。然而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来临……也将永远来临不了了。

不得不说,丈母娘是个能干而隐忍的人。虽然我老丈人并不这样认为。他往往嫌弃她,说她做事慢,说她没效率,说她……往往这时,她并不反驳。她这辈子都不曾反驳老丈的训斥吧,我常常这样想。丈母娘每天四五点,就随着老丈人一起起床,下地做事。也许做的并不是重的体力劳动,但是效率上,其实并不比老丈差。除了没有男性特有的体力外,她移苗,施肥,松土,锄草,地里的疏菜,都是她忙着照料出来的。【而这,在我成长的家庭里,是不可能的,我的娘,是主内的。他们分工很明确,娘主内,衣食住行,缝补,而我爹主外,除了农忙,田里地里,池塘里,都没有我娘什么事。往往都是老爹跟娘说哪块地的什么疏菜可以采摘了,或者往往就采了回来交给娘】。而丈母娘这里,地里的众多活,都由丈母娘操持,每年他们家那么多的玉米地,施肥,松土,锄草是很繁重的劳作。同时,她还会种上几块地的红薯凉瓜和豆角……,在我去的那些年中,农忙的很多时候,中午我可以听到如雷的鼾声随同门口树上的蝉鸣起伏,晚间我可以闻到似鼓般的鼾声连同屋角蟋蟀一并合奏,而往往这个时候,丈母娘不眠不休地在厨房忙碌,这难道仅仅是因为她是女性,做的事情不是重体力活吗?也许这个并不能去责怪谁,生活的重担,让他们两口子都不得不拼尽全力。

很快地,我们有了孩子。这个大胖小子的出生,让外婆外公很是心疼。大冬天,他们用席子围起来,烧上满满的水给孩子洗澡,边上准备着热热的旺旺的炭火,让小家伙舒适地洗好暖暖地穿上,而很神奇地我们怕他着凉而给他少洗澡反而孩子时常拉肚子,到外公外婆那里,不到一周就不拉稀了。然而,小子实在是不懂,当我们告诉他外婆走了的消息的时候,他们依然在火车上打闹,鼾睡。并在老人下葬的时候,没有些许的悲伤。就像当年我外婆走了的时候一样。甚至包括我的爷爷。

一晃三年,我们有了老二。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老二并不能在我老家出生。虽然政策上已经显得很宽松了,然而没有放开二胎的这个红线依然是存在的。很自然地,把老婆送到了丈母家。老二比预产期提前出来,接到电话的时候,天微亮。还在欧姆的员工宿舍里。于是急急地赶了回去。见到了可爱的老二,已经洗得白白静静,包裹得妥妥帖帖的了。趟在老婆的身边。丈母娘疲惫地趴在医院老婆的病床边,依然没有太多的言语。这一次,回来得急,什么都没有给二老买。【就算是现在,在印象中,给他们二老买的东西也是屈指可数的,我总以为后面会有机会去孝敬他们,很多东西不以为意,然后就这样在不以为意中过去了】。老人说起当年她做月子时节的事情,说老丈人在她生了孩子后,想吃杯八宝粥,老丈都没舍得给她买。也许,她是提示我要对她闺女好一点吧。

那有什么的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你就是妈妈眼里的全世界

然后那一年老妈跟老爸把大娃送到了湖南,让孩子陪着妈妈与小弟弟,一起在湖南过年。那一年大娃才四岁,会自己收拾东西。爱看猫和老鼠,更爱他的爷爷奶奶,但因为看猫和老鼠的关系,爷爷奶奶回江西都没发现。等发觉时,拿着自己的包和东西,号哭着追。但是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当他外婆走了,他并不没有那么的伤心落泪呢?是长大了丢掉了原有的依恋,还是变得更加的善隐藏自己的感情?

日子是绵长而细碎的。细碎到你都不知道怎么了,就走到了现在这个样子。日复一日的努力挣扎向上,却始终难以有所攀升。自从进入社会,进了工厂,生活其实与之前的校园生活没有什么两样,之前的食堂、课堂与宿舍,现在是工厂、出租屋、超市。上班,吃饭,睡觉,最多也只是和同事聚个餐,打个牌,吹个水,聊些8卦,还有什么呢?逛个街就算是过节了吧,上个超市就是生活最大的业余活动了吧。周末的时候,下个馆子,改善下伙食,平时有个聚会什么的,就是加餐。当我们毕业了,同学们开始散布各地;当我们换份工作,过往的同事们也只能隔空在朋友圈里点个赞。从初中就开始离开父母,开始为自己的所谓的将来打拼,然而,每一个结点,社会就把你的资源打乱,让一切重新再来。毕业几年,无力供楼,二个孩子,怎么办?【现在想想,也佩服当年的自己,少不更事,也敢乱生】。如果依靠我一个人的工资 , 无疑生活将是十分拮据的。老婆说她得上班。对于怎么才能照顾到嗷嗷待哺的孩子,啃老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老妈说家里还有大孙孙,抽不开身,要让她带,可以,在老家替我们管着。于是,我们只能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了丈母娘。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中间的过程肯定是纠结而痛苦的。她没有要求我们把两小的给留下,而是把家里的老母猪给卖了,把鸡也给买了,撇下了吵吵闹闹多年的老丈人,跟我们来了广东。撇下几十年不曾离开的家,到老了还因子女漂泊他乡,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又是什么样的情感,才能做到这样?母亲是愿意拿命来换得子女幸福的。此后四年,老丈人孤独度日。虽然每到长假,都努力去给老人做事,但真无法报答他所付出的万一。

那时,我在佛山,而老婆工作在广州。两地分居。老婆与二娃的起居,饮食照料,都由丈母娘一手操持。每周相聚一次,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一起去超市大采购,孩子会跑下来给我开门了,租住在六楼。每天丈母娘得爬上下几次,送孩子上幼儿园,接孩子回家,还得抱着老二,往往上到一半,得歇一下。一个周末,我正从广州返回佛山的路上,老婆打电话哭着说老妈晕倒在厕所。然后我下了公交,还没走到对面坐另一趟车回去,老婆电话过来,说老妈好了。我还是接着回去上班吧。也许,那一次,是上天给我们的一次机会。这一年我常常这样想,如果那一次给她好好查一下,是否会发现她有心肌方面的问题呢?事实是没有如果。我们一直给她查的,都是甲亢问题,去过医院很多次,也只是抽血查甲亢。谁会想到呢?或者就算查出来的,也无力于手术吧,一个手术十多万,那时的我们,哪有那许多钱呢?【也只能这样自我安慰了】。

丈母娘从老家带过来几只鸡,我们在楼顶搭了个鸡笼,就那么喂着,也生蛋了。楼顶上还种了几株辣椒,长了两藤西瓜,还的一株南瓜。丈母娘每每使用鸡粪施肥,连同孩子的童子尿。几株瓜苗都长得很可人。每周过去看时,往往会大上那么许多。结了两个西瓜,不是很大,但是皮薄,很甜。她们母女俩也是等我过去了,才摘。工资有限,开支不少,家里往往只有疏菜,远不如乡下时节的大鱼大肉。那鸡两天下的一枚蛋,算是对于生活伙食最好的补助吧。可以说那几年,是我们过得最紧巴最艰苦的几年。她没有一句怨言,一路陪我们走来。

生活中总有诸多变化。我换了工作,不再满世界出差,换了行业,她也因为公司倒闭,离开了原来的那里。一家人总算聚在了一起,我们把所有东西换了过来,从花都到黄埔。颠沛流离。重新租了一层,却是更高的8楼,也不能再种东西,她把生活中所有的纸皮都留好,存在一个地方,几个月半年地清理,卖掉,以补贴生活,就这样,在她和老婆起早贪黑、节衣缩食中,我们的生活日渐起色。因为他们的无尽的付出,逐步有了盈余。并看准时机,咬牙买了一套小房子,装修,都是她在帮着盯着。新房子打扫的时候,她里里外外帮着擦了又擦,扫了又扫。打扫过程中,她是替我们开心的。然而,因为我娘,我老家的舅舅们觉得这是我人生的一件大事,希望可以热闹一下。我老婆的反对,第一次在她面前,生她闺女的气,大动肝火地摔凳子出门。这是多么我不妥!她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而我却因为这种小事,让她不开心。就算有争吵,也不应该当她老人家的面啊!我一直想跟她说抱歉,最终,没有说出口。也许她老人家,是不会为这种小事生后辈们的气的吧?是的,爱无法衡量,然而,我却在有能力爱时,吝啬了自己的轻言细语和颜悦色,没有给她这种简单的,甚至于无需要金钱的,舒心。为此,我懊恼不已。

新房入住,丈母娘没住多久,大部分时间,住在小房间,也就是书房。小小的空间,她就这样的一直一直地隐忍地过着。不争,不急。偶尔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见她做事做着做着就发呆,还会笑着问她想些什么。出来四年有余,老二已经可以上幼儿园了,也许想家了吧。至少那时,我是这样想的。老婆说老妈辛苦了,担心家里老爸一个人,不安全,孩子大了,我们可以自己照顾了,让老妈回去过年就不出来吧,在家陪老爸吧。想来四年的分别,老两口有的矛盾,该化的都化了吧?那一年回去,结她整理为数不多的衣服行妆,她说,这几件留着,以后过来时再穿,那个放好,她把她的东西叠得整整齐齐的。丈母娘是爱美的,也是挺给我们做面子的。每年回去之前,都会去理个发,焗一下头。那年她说要去理发的时候,才发现,四年来她的头发真的快白了一半了。也许,她要弄得好一点,回去见老丈人吧,让老丈人别觉得在女婿这里受苦了。我送她去火车东站,孩子们在进站口微笑着跟外婆再见。进站时,我压了身份证,才把娘送到座位上。离开时,发现她泪流满面。她是舍不得他的闺女和外孙的吧?还是我们日子好了,无情抛弃她时感到的落寞与悲哀?

往后的日子,聚少离多。有时候,她也会跟我诉苦,多年的外出,使她的普通话标准了很多。多数时候,说的都是老丈人的不是,也说着她女儿--我老婆的懂事与乖巧,以及她小儿子,孩子他舅的偷奸耍滑。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她们母女说。

那时候,我跟她说,不用那么早起来,给我们做早餐,我们的电饭煲可以用定时功能的。然而终归她没有用这个功能。我不明白的是,就算不用做早餐的周末,她也会早早起来。当如今我妈与她都没在这里,我们独自应对家里两只“兽”的时候,才明白,叫醒她们,让早早起床的,不会是闹钟,而是生活,是她们爱的责任。

苦日子过完了,丈母娘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丈母娘却走了。这就是我苦命的丈母娘;丈母娘健在时,我拖着她的心肝宝贝外出打工了。我们还没有回来时,丈母娘却已然长辞!再没人喊我“华”了这个独特的叫法了,才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飘渺;她在时,不觉得“华”是一种称号和荣耀;她没了,才知道这辈子做她的“半个儿” 已经做完了,下辈子半途里膝下承欢的福分,还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再轮到的!难得有人催我回湖南家里过年了,才感到我被可有可无了。她在时,湖南家乡是我的老婆的老家,也是我的老家,是我儿子,特别是老二的老家;她没了,那里是个故乡;梦见的次数不多,回去的次数更少。

是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肆】关于妈妈

解读一下妈妈(Mother)这个词吧:

"M" is for the million things she gave me. M”-Million,是她无尽的付出。

"O" means only that she's growing old. "O”-Old,是她正日渐老去。

"T" is for the tears she shed to save me. “T”-Tears,是她为我而流下的泪。

"H" is for her heart of purest gold."H"-Heart,是她金子般纯净的心。

"E" is for her eyes, with the love-lightshining. “E”-Eyes,是她闪烁着爱意的眸。

"R" means right, and right she'll always be. “R”-Right,她永远都是对的。

Put them all together, they spell "MOTHER" 将这所有都组在一起,拼出来就是“母亲(mother)”。

A word that means the world to me. 一个对我来说意味着全世界的词。

张爱玲在《半生缘》中说:“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人到中年,那此为你负重前行的人日渐老去,你的全世界都将坍塌,没有依靠,而你,将成为你子女的依靠。世界就是这个轮回。引用一句话,为自己打气,为每一个生活中经历了挫折的人打气,为那些压力下的中年人打气,为每一个了解了生活真相的人打气,那就是: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生活不易,只愿你我都被温柔以待!

以此文,沉痛怀念老丈母娘,并感谢老妈,老婆,这些个伟大的女性,还有那两个憋屈了多年的老丈、老爸,感谢你们一直一直让我沉浸在如此静好生活中。真想时光不老,父母不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