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歷史符號下的求生之路


敦刻爾克,歷史符號下的求生之路


敦刻爾克大撤退,在歷史課本上,是德國閃電戰中撤退的奇蹟, 是盟軍開闢西線的火種。因為英國的不妥協,德國不得不又一次走上了一戰時雙線作戰的老路。那個在佔領法國前步步為營的第三帝國,完全被眼前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貿然的啟動了帶領德國走向滅亡深淵的巴巴羅薩計劃,這是在敦克爾克撤退事件一年後發生的事情。

回到這次的電影。

從《黑暗騎士三部曲》封神的諾蘭,這次拋棄了自己以往的風格,第一次拍攝以真實歷史事件為劇本的《敦克爾克》。此前,無論是《致命魔術》還是《盜夢空間》,無不是對觀眾智商的一次鞭撻。而這次,諾蘭為我們帶來了一場40萬人聚集在沙灘上的大逃亡,沒有高深的哲學,沒有複雜的心理學,更沒有偉大如布魯斯韋恩那樣的超級英雄,甚至連諸如小丑這樣的個性反派也不曾出現。喂喂,這可是二戰耶,為什麼連個邪惡的德國人的影子都沒有。

陰沉的畫面色調充滿了顆粒感,嗅無人跡的法國小巷,沙包堆積的陣地後,趴著兩個法國士兵,一個逃亡的英國士兵越過防線,隨著背景音樂配合著人物奔跑時顛簸的身體,路得盡頭是廣袤的海平面,和人頭攢動的沙灘,這是電影映入我眼簾的第一映像。

一般說來,但煩戰爭電影,擁有明確的主觀意識,是正義與罪惡的對抗,是血與淚的交融。揮斥方遒的大將指揮著蔽日的軍隊在裝甲車的掩護下推進,亦或是鳴擊長空的戰鬥機伴隨著匍匐於海面的巨型戰列艦相互周旋。如果你是抱著這樣的心態進入電影院,那麼恭喜你,很可能你會在電影放映一半的時間裡,捏著手中的電影票遠遠扔進垃圾桶,啐了一口唾沫說:“什麼玩意。”

沒有炫酷的特效和奪人眼球的大場面,有的只是白茫茫的大海和人潮洶湧的士兵。無助、絕望、幾近奔潰的英國人的身後是蠢蠢欲動的德國裝甲師,頭頂上呼嘯而過的戰機不時的投下炸彈,轟炸著滿是士兵的海灘。那種被死亡不斷壓縮在一起的氣氛和人們渴望活下去的希望才是本片的主題,就連歷史本身,也只是電影的舞臺背景的一部分。

電影採用三線敘述的方法展開,地面上絕地求生的士兵;海面上遠赴而來的船民;天空中擀旋迂迴的飛行員,三個場景穿插在一起交相呼應,導演的敘述技巧非常到位,配上全程低鳴的鼓點,將戰場的緊張氣氛烘托到了極致,第一眼我還以為是昆汀附體,可能拍電影前,諾蘭也是在無聊之餘隨便翻到了昆汀的電影,啃著薯片扣著腳,看完了《低俗小說》後突發奇想也說不定,當然,以上只是調侃。

說說電影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點吧。

沙灘上面如死灰的英國人正等待著登上回家的戰列艦,當前來轟炸的德國飛機呼嘯而來時,滿是絕望的士兵們按著腦袋趴在沙灘上,安靜的什麼也不做。滑翔而過的飛機的轟鳴漸漸消散在海風中,“嘭”遠處的沙灘在一聲沉悶的爆炸聲中揚起高高的沙子,緊接著第二第三顆炸彈連成一條直線依次爆炸,幾個運氣不好的倒黴蛋隨著沙子一起飛上了天,再也沒有出現在視線裡。沒死的人漸漸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沙子,繼續安靜的望著海平面。

登上開往英國戰列艦的士兵們,滿臉泥垢的小夥子們在驚魂過後,披著分發的毛毯,在船艙中捧著熱茶吃著塗滿果醬的麵包。死裡逃生的年輕人,舉著杯子慶祝彼此逃離昇天,他們不知道,一顆滿載復仇烈火的德國魚雷正飛速接近,接下來的,只是一場安靜而窒息的水中屠殺。

諾蘭用別樣的角度展現了戰爭的恐怖,死亡降臨時從來不是大張旗鼓地審判,只是安靜的消失在時間和空間中,那種沒有任何徵兆和選擇的餘地,正是戰爭可怕的一面。

士兵們握著槍逃離戰場,平民們駕著船奔赴戰場,飛行員掩護撤退的盟軍,與德國戰機纏鬥到最後一刻,為了同一個目的,“活下去”。

電影想展現的,並不是老謀勝算的政治家如何運籌帷幄,也不是戰爭中高尚的民族大義,諾蘭通過銀幕,為我們展現了一副戰爭的陰影下,眾生的渺小和命運的無奈,你問我什麼是戰爭,諾蘭告訴你:戰爭就是個體的生與死,無關其他。

在沈從文的小說《懦夫》中,主角面對眾人的非議時,如是說:一個學生和一個軍人,對於戰爭的認識,當然不會一致。從不離開學校的青年學生,很容易把“戰爭”二字看成一個極其抽象的名詞。這名詞包含了美麗同恐怖,榮譽或悲壯,血與淚,愛與毒,百事綜合組成一章動人偉大的詩歌。至於一個身經百戰的軍人呢,戰爭不過一種“事實”而已,完全是一種十分困難而又極其簡單的事實。面對這種事實時,只是“生”和“死”,別無他事可言。

同樣在電影中,當道森先生的兒子看到哆嗦不止的士兵死也不肯回到前線,問道:“你覺得他是懦夫嗎?”

“不,孩子,他只是剛從死亡那邊回來,他需要適應。”

一切戰爭電影在他從攝影機中拍下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是為了反對戰爭而生的。我想,這就是諾蘭所想表達的情感吧,畢竟,歷史符號中掩藏的,是每一個士兵各自的求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