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竹马闹元宵

“西安年·最中国”还在持续,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举办非遗文化展演庆元宵。

战鼓、竹马闹元宵

2月18日,元宵节前夕,数千名演职人员走上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太平镇街头,为当地群众表演了底张秦汉战鼓、太平枣坪竹马两项非遗文化项目为代表的16个节目,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庆祝元宵佳节。

战鼓、竹马闹元宵

非遗文化展演活动,进一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和领略非遗的无穷魅力和非凡风采,让传统民俗技艺“活起来”,让区内群众过一个热闹、喜庆、有意义的节日。

战鼓、竹马闹元宵

底张街道表演的秦汉战鼓和太平镇表演的枣坪竹马,均为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战鼓、竹马闹元宵

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战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因秦始皇统一中国,汉高祖东征西战都用过此鼓调,故而得名。

战鼓、竹马闹元宵

现场展演在喧天的锣鼓声中拉开序幕,出征、交战、凯旋三部曲,完整地再现了秦汉战鼓的壮烈之美,五面战鼓与铙钹应和,30余名锣鼓手呐喊、跳跃尽显粗狂豪放,令旗挥动、衣甲鲜明,令人精神振奋,仿佛回到历史的军镇前。

战鼓、竹马闹元宵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的《长干行》描述了“竹马”作为儿童游戏的情形。太平镇的枣坪竹马正式从这种活动中演变而来。关公、孙悟空、何仙姑等各类精彩的戏剧扮相栩栩如生,生动阐释了“千秋史诗灯下演、万古英雄马上驰”。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祈福求平安、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战鼓、竹马闹元宵

活力十足的舞龙、舞狮,热闹喜庆的大秧歌,难得一见的女子锣鼓,还有小朋友们表演的少先队鼓号……

战鼓、竹马闹元宵

16场各具特色的精彩表演,让空港新城群众品味了一场传统文化盛宴。展演在增添节日喜庆氛围、丰富活动内容的同时,弘扬了传统文化,增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体验感、获得感大大加强,坚定了文化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