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知圣贤,却不知真至,皇帝内经告诉你

真人除了天尊的别名,也是道家称存养本性或者修真得道的人。泛指古代道家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例如张三丰,除张真人外还有鬼谷子、王重阳、安期生也皆被称作得道真人。

我们只知圣贤,却不知真至,皇帝内经告诉你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诗中的圣贤之人,我们耳熟能详。

至圣孔子、亚圣孟子、茶圣陆羽、酒圣杜康、商圣范蠡、农圣贾思勰,工农士商不同领域有着三十四位圣人。儒家七十二贤,竹林七贤这些都是贤人的代表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演变人们逐渐将圣贤作为一个形容词去藻饰那些德才兼备的文人墨客。

很多人只知真人、圣贤,却不知还有一种称呼叫做至人。

至人一词最早出现于《皇帝内经》素问的开篇上古天真论中。

我们只知圣贤,却不知真至,皇帝内经告诉你

皇帝问岐伯: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我们只知圣贤,却不知真至,皇帝内经告诉你

《皇帝内经》依养身成就之高低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

真人:能与天地阴阳自然消长变化的规律同步,自由呼吸天地之间的精气来保守精神,身体与精神合二为一。所以寿命就与天地相当,没有了终了之时。者就是因得道而长生。

至人:中古时代有至人,他道德淳朴完美,符合天地阴阳的变化。适应四时期后的变迁,避开世俗的喧闹,聚精会神,悠游于天地之间,所见所闻,能够广及八方荒远之外。这是能够延长寿命,身体强健的人,这种人也属于真人。

圣人:能够安居平和的天地之间,顺从八方之风的变化规律,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的习惯,从来不生气。行为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效仿世俗而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外不使身体为事物所老,在内不想思想有过重负担。以清净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所以形体毫不衰老,精神也不耗散,年寿也可以到百岁。

贤人:能效法天地的变化,取象日月的升降,分辨星辰的运行,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四时期后的变化来调养身体,追随上古真人,以求合于养身之道,这样,也可以延长寿命而接近自然的天寿。

灵兮说:由此可见,至人属于真人,顺应自然修身养性,跳脱世俗之外悠游于天地之间。

不过大家一般去道观称呼道长就可以了,你若喊人家一声真人,会吓到修行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