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还是“渡劫”?有人痛喊:“买买买”不一定“省省省”

“造节”模式下的狂欢盛宴

近年来,随着网购的兴起与发展,起源于某平台“造节”运动逐步发展成为现在整个电商行业的共同造节热潮,十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一场又一场的网络狂欢牢牢占据了众人的眼眶。

又到一年买买买,各位小伙伴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呢?

“过节”还是“渡劫”?有人痛喊:“买买买”不一定“省省省”

买买买,成为主流问候词

“预热”模式的悄然侵袭

从十月中下旬开始,尤其是进入十一月以来,各大平台提前开展的营销预热,通过各类活动的大数据反馈不间断的测试着大众的消费底线,一波又一波活动的价格波动越来越大,再配合上“优惠券”、“返利”、“领现金”……各位的微信或者朋友圈是否已经被轮番轰炸好多轮?更别提往年的各种段子嵌入营销语言里面,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转发热潮。

各大电商平台的轮番轰炸下,多少人能够不受诱惑?

各种攻略盛行,各种真的抑或是假的“优惠”漫天飞舞,刺激着大家的消费欲望,更是有人发出感慨:“以前是节日当天败家,现在还没到时间,钱包已经掏空了”这里面其实反映出来的,是网购群体的“非理智性消费”或者可以说是“过度消费”的现状。

“过节”还是“渡劫”?有人痛喊:“买买买”不一定“省省省”

漫天的诱惑,你是否已经看花了眼

是“过节”还是“渡劫”,“买买买”不一定“省省省”

每逢节日,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不由自主地就会买很多很多东西,这边“亲,买两件打X折哦!”那边“快来看,有买赠好划算!”,当你还没缓过神,一个爆料过来,提示大家赶紧去抢“神券”……

更不用提,各大平台提前给你准备的信用支付,让你感觉花的不是自己钱一样,体验极好。

一场狂欢过后,你会发现,你所买的商品已经远超出你自己的原计划,也就是说,不知不觉间,有很多商品通过各种方式,很“划算”的混进了你的购物清单,并被你带回了家,当你从堆积如山般的快递中再次见到它的时候才会感到讶然?

更不用说有多少商品是先“提价”然后再“促销”给你的呢?

各类营销像是对你施了魔法一样,不自觉地陷入其中,听任摆布,就像“渡劫”一样,只是不知何时能够修成正果。

“过节”还是“渡劫”?有人痛喊:“买买买”不一定“省省省”

谁把你的钱包掏空?你在“过节”还是“渡劫”

“按需消费”VS“非理智消费”

人在受到一定程度的诱惑时的消费行为可以说是属于“非理智性消费”的范畴,在那一刻,情感的驱动下,只要没有超出个人的经济承受范围,很容易会超出原定预算去购买更多的商品,即使你现在不需要(当然以后需不需要也不一定,买了再说),那么,该如何正常的面对各大节日呢?

其实,个人消费行为的养成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以理财的角度,提前做好预算,并且严格按照购物清单来购买,在有可能超出计划时,适当的对后续计划进行修改,有增有减,通过控制总量的形式来实现,也不失为一种方法。长此以往,形成个人的消费风格,能够一眼看穿各种活动的本质,练就一副火眼金睛,这样,你就彻底“修成正果”了。

按需消费,以财务管理的角度对自身进行培养,别让“过节”变成“渡劫”吧!

又到一年买买买,你是“过节”还是“渡劫”?一起来说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