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又爆滿!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怎麼躲過這一波?

進入夏季,氣溫升高,雨水漸多,正是病毒繁衍滋長的季節,各地發生多例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最愛挑6月齡~5歲的小寶寶下手,1~2歲兒童發病風險最高,每年春末夏初的4至7月是其高發時期,相比其他病,手足口低齡兒童發病後得重症、死亡的風險更高。

手足口病來勢洶洶,醫院兒科擠滿患病的寶寶和焦慮的父母。所以今天,想讓大家多學一些應對知識,好好聊聊手足口病的那些事兒。

兒科又爆滿!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怎麼躲過這一波?

01

手足口病感染症狀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得了手足口呢?

發熱1~2天后,在舌頭、牙齦和兩頰內側等口腔部位出現水皰,痛感明顯,這些水皰初期為細小紅點,後形成潰瘍。

多數患兒手掌、腳底會出現皮疹,皮疹通常不癢,有些皮疹帶有水泡,其他部位如臀部、膝蓋、肘部、軀幹等也可能出現皮疹。

看到這裡,大家也許疑惑了,怎麼手足口病看起來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症狀那麼像呢?

02

手足口 & 皰疹性咽峽炎

是一對「堂兄弟」

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是一對「堂兄弟」,都是出自同一個家族,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腸道病毒。

引起這兩種傳染病的病毒,有很多是重疊的,所以在症狀和傳播途徑上極為相似,亦有所區別。

皰疹性咽峽炎屬於手足口病的一種,多了咽部有皰疹。

皰疹性咽峽炎來得更兇猛,會讓家長慌了陣腳,但從併發症來說,手足口要更危險。

皰疹咽峽炎很少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和重症病例,而手足口卻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尤其是3歲以下的孩子,會引起肺水腫、心肌炎、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有的時候甚至危及生命。

近幾年,由柯薩奇A6病毒引起的手足口也越來越多,其症狀也不同:

1. 發熱更嚴重,會持續高熱;

2. 皮疹也比典型手足口的更嚴重,可以蔓延全身,甚至形成糜爛、大皰、潰瘍;

3. 皮疹的持續時間更長,平均12天,病後1~3周出現手腳脫皮,1~2月出現指(趾)甲脫落。

03

2個方法判斷病毒

01、從皰疹的位置

相同處:感染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後,口腔的咽部和軟顎都會長皰疹。

不同處:感染手足口的寶寶,口唇、手和腳,包括肛門周圍,還會長有斑疹,斑丘疹或囊泡性皮疹,有時膝蓋和手肘也會有皮疹。

02、從症狀上

相同處: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咽痛。

不同處:皰疹性咽峽炎的寶寶,是先發熱再發現皰疹,突然性的高熱不退,體溫在39~40 ℃左右,發熱時還可能伴有抽搐,隨後就診時發現口腔有泡疹,咽痛明顯,吃東西哭鬧難受。發熱時間會持續3~5天。

大多數的手足口是先發出疹再發熱(有的也會無熱),一般是中低熱,咽痛症狀比較輕,甚至有的寶寶沒有咽痛症狀,發熱1~2天就恢復正常。

兒科又爆滿!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怎麼躲過這一波?

家長們如果發現寶寶手腳長水泡,疑似手足口後,就需要密切觀察寶寶有沒有重症表現,特別是3歲以下的兒童。

04

寶寶有這4種情況

建議及時就醫

01、持續高熱

出現持續高熱,溫度39℃超過24小時,或者已經給寶寶吃了退熱藥但是體溫還是下降不明顯。

02、體溫正常的時候精神狀態差

如果在寶寶體溫恢復正常的時候,精神很差,比如嗜睡、很長時間不吃東西、煩躁,甚至連哭鬧都沒有力氣的時候,建議帶寶寶去就診。

03、咽痛無法進食導致脫水

有的寶寶咽痛明顯,喝不下水也吃不了東西,導致脫水嚴重,嘴唇乾裂、眼窩深陷、精神萎靡,且在清醒狀態下6小時以上沒有排尿。

04、出現肢體抖動、呼吸增快、口唇發青

如果寶寶出現四肢抖動,肌肉抽動或口唇發青、震顫、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末梢發涼等情況,即時帶寶寶去看醫生。

注意,呼吸增快也要及時就醫,因為手足口病出現心肺功能衰竭時呼吸會增快。

05

預防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

這樣做最靠譜!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預防原則基本一樣,基本上是通過病菌進入口腔傳播的。如何避免細菌、病毒進入寶寶嘴裡,這才是預防重點。

01、勤洗手

家長要給寶寶勤洗手,浸溼雙手,搓上洗手液,手心、手背、指縫間、手指、虎口處都不能放過,除此之外,記得幫助寶寶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不僅僅是寶寶,大人外出回家後,也要先洗臉、洗手後再接觸寶寶。給寶寶換完尿布,也一定要洗手後再去做飯或照顧其他寶寶。

提醒一下家長們,清潔洗手並不代表要消毒,應避免消毒產品(溼紙巾、酒精、紫外線等)使用,避免消毒劑的慢性攝入及腸道菌群、自身免疫力的破壞。

02、日常用品多消毒

寶寶喜歡把什麼東西都放進嘴裡。如果玩具、傢俱表面有病菌殘留,那病毒就悄悄溜進寶寶嘴裡,所以定期消毒還是很重要的。

腸道病毒最怕紫外線和高溫煮沸式消毒,可以用這兩種方式進行消毒。

03、少湊熱鬧多通風

平時在家,也要經常開窗通風,防止病毒一直在室內傳播。儘量避免帶寶寶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同時,寶寶在幼兒園要時刻關注健康情況。

04、疫苗打起來

目前預防手足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種疫苗。

一般建議,6月齡~5歲的寶寶儘早接種自費的EV71疫苗,儘量在12月齡前完成2次接種。

由於腸道病毒71型EV71是導致重症手足口病例的主要病毒。因此,EV71疫苗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防止重症手足口的發生,故建議適齡孩子最好接種。

對於5歲以上的寶寶,由於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發病率顯著降低,目前暫不推薦接種。

看到小寶貝渾身長滿水泡,當家長的能不心疼嗎?不過大家不能太驚慌,需要冷靜下來,想辦法讓寶寶能更舒服一些。等過了一兩週以後,那個白白淨淨愛笑的寶寶就又回來啦!

兒科又爆滿!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怎麼躲過這一波?

最重要的是,提前給娃做好預防,希望寶寶們都可以安全度過這段手足口和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