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 和諧歸一

2020年的春天,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不是一派春回大地的盛景,而是突如其來的災難,野味食客們於黑暗中的饕餮,帶來無數鮮血淋漓的代價。面對那些被肆意捕殺、售賣的野生動物。自然用一場令人心驚的瘟疫,讓失去敬畏的人永遠銘記了它的憤怒。

雨果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一切都取決於我們如何與它相處。

一湖碧水,一樹繁花,對自然的嚮往曾經流淌在我們的血脈之中。然而,當經濟發展的巨浪滾滾而來,高樓大廈化作鋼筋水泥堆砌而成的森林,廣袤的大地揚起粉塵霧霾,藍天碧水芳跡難覓,我們的肉體和心靈失去詩意的棲居之地。

自然是我們永恆的家園,也是我們永恆的財富。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魚逐水草而居,鳥擇良木而棲。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人樸素的自然觀。《呂氏春秋》有云: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人與自然是和諧共生的整體,人善待自然,就會得到自然的饋贈:人類若傷害自然,就會得到自然的報復,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

突然爆發的新館肺炎,便是人與自然的關係走向對立後,自然對人類做出的懲戒。科學研究表明,引發這次肺炎的病毒來自於野生動物或與之相關。野味食客們,大快朵頤之時,可能不會想到,自然會用這次遍及全世界的疫情發出警告。血淋淋的慘痛教訓當永遠銘記。

生態興衰關係到人類文明史,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如水,可載文明之舟,亦可令之傾覆。縱觀各大文明古國,無一不發源于山清水秀、田野肥沃之地。正因為有了“生態興"人類才得以創造出燦爛繁榮的文明。然而,生態之衰,也帶給了這些文明致命的打擊。恩格斯在《自然辨證法》中曾說:"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得到耕地,毀滅了森林,但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了不毛之地。“過度放牧、過度開墾,最終使得洪水氾濫、氣候失調、土地沙化個個曾經光芒萬丈的文明就這樣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當人類砍倒第一棵樹,文明開始了,當人類砍倒最後一棵樹,文明結束了。人類的文明欲向前演進,就必須要正確地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天藍、地綠、水淨的土地,才是文明永續發展的天地。願人與自然,和諧歸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