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點,95後拒接經理電話被辭退:能帶好他們,才是真的懂職場

最近在給朋友公司的項目做顧問時,我發現項目團隊處於“上下皆吐槽”

消極的狀態中,這支團隊是半年前組建起來,員工都很年輕。

項目主管則是從內部優秀員工提拔上來的,沒想到這次見到他,整個人都表現得身心疲累。我特意花一天時間和每個人都面談一遍,總算梳理明白問題所在。

凌晨1點,95後拒接經理電話被辭退:能帶好他們,才是真的懂職場

上週三,主管夜裡收到要做項目彙報的通知,連夜趕做PPT和講稿,因為有些信息需要員工提供,只好打電話找員工溝通,結果有個員工直接拒聽電話,還發回短信說“已休息請勿打擾”,導致核心數據缺失,彙報效果不理想,主管一氣之下辭退該員工。

員工吐槽:凌晨一點還要求起來整理數據,工資又不是特別高,整天想著員工做奉獻,又不談錢,員工配合是情分,不配合也無話可說,領導管理太苛刻,完全沒有自由。

主管吐槽:現在的95後員工太不好管了,說不得罵不得,開個會還敢當面和領導爭論,個性太強,要是管得嚴還要懟我,要是管得松又怕工作不負責任,一放假直接不接電話,我都不知道怎麼管理好。

凌晨1點,95後拒接經理電話被辭退:能帶好他們,才是真的懂職場

聽完後,我把督導的重點放在主管身上,他太執著於“權威式”管理,一味要求員工對管理權威的服從,擁有強大的責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在團隊逐漸年輕化,95後員工開始成為職場新血液的環境下,這種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用,因為95後員工擁有更強大的“自由意志”。

95後員工:自由的意識,不將就的追求

王安石要是能穿越到現在,估計會受到95年職場人的熱捧,他在變法中說道“天變不足畏,祖宗之法不足守”,意為天象的變化不必畏懼,祖宗的規矩不一定效法,這在當時就是挑戰最大的權威:天命。

95後職場員工對“權威”的服從意識就越來越弱,他們更相信自己的自由意識,敢於質疑一切,很多人都把專家吐槽為“磚家”,對領導的做法也敢於指正,“不討好,不將就”是他們對生活對工作的態度。

凌晨1點,95後拒接經理電話被辭退:能帶好他們,才是真的懂職場

這也與當下開放性的就業環境有關,7080後職場人的就業選擇少,追求穩定,因此會妥協服從公司的不合理管理。

現在的職場環境則開始去中心化,職場人擁有更多樣的就業選擇,而不只是靠某家公司。

尤其是“斜槓青年”的崛起,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越來越多年輕職場人副業收入不比正業低多少,或是在大學期間就開始構思創業項目,這讓他們更聚焦於自身的“能力”,而不是依賴公司的就業機會,認為“只要有實力,到哪裡都能混口飯吃”,因此他們更敢於質疑權威,反駁領導的管理,雙方“合不來”就辭職跳槽,這種將職場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底氣,實際上值得每個職場人士學習。

凌晨1點,95後拒接經理電話被辭退:能帶好他們,才是真的懂職場

因此公司要想做好管理,不能靠“權威”“施壓”的方式讓員工服從,否則必然激起反彈,要想95後員工投入,要引導他們喜歡上工作,發揮所長。

因為,他們很多人喜歡工作,但不喜歡上班。

讓95後員工喜歡工作,激發積極性

管理學上的激勵理論認為,員工的工作效率與其工作態度有直接關係,而工作態度則取決於需要的滿足程度和激勵因素。

在此基礎上,美國行為科學家提出雙因素理論,強調只有那些被稱為激勵因素的需要得到滿足時,人的積極性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如果缺乏激勵因素,並不會引起很大的不滿,但保健因素的缺乏,將引起很大的不滿。

也就是說,管理者要先滿足員工的基本生存需要(保健因素),再滿足激勵因素的需要,才能激發員工積極的工作態度。對此我們可以有3個行動策略。

凌晨1點,95後拒接經理電話被辭退:能帶好他們,才是真的懂職場

完善薪酬機制和發展規劃

所有隻談夢想不談錢的管理都是耍流氓,員工出來工作的基本需要主要有兩點:一是基本薪酬收入的需要,二是目所能及的職業發展需求。所以管理者要儘可能做到:

公司的基本薪酬福利儘可能不低於行業平均水準,該有的福利不要少,不要為了省錢而影響到公司內部管理,人才是公司發展的根本。如公司實在資金經營困難的,就要降低人才標準,管理要求,否則員工管理更加艱難。

有明確的崗位架構和晉升發展制度,員工能夠清晰知道自己在公司裡的晉升路線,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管理者和每個員工進行職業規劃,至少和核心員工做發展規劃,讓員工能看到在公司的發展機遇,有信心和公司共同發展。

做到以上這兩步,才算滿足員工的基本需要。

凌晨1點,95後拒接經理電話被辭退:能帶好他們,才是真的懂職場

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並進

想要員工工作積極,就要從激勵因素下手,對員工的激勵主要有兩個層面: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管理者在管理中儘可能做到:

物質激勵:採取基本工資+績效獎金的薪酬機制,如果員工一直拿著固定的工資,對工作內容的態度就會逐漸消極,因為做再多也是一樣的錢,因此很多公司都會設定績效獎金或業績提成等,獎金越高,員工主動工作的積極性就越強。如薪酬機制難以大幅改動的,就增加季度績效獎金考核,或是在晉升條件上明確業績要求或考核必須優秀,通過實在的利益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

精神激勵:在員工的核心工作上,多給予積極的反饋,肯定員工的價值,即便員工工作存在不足之處,則先肯定再引導其分析可以改善的方法,以促進員工成長為方向,少批評。多在會議上表揚我們贊同的工作行為,樹立榜樣,員工才會主動效仿,對有心培育的員工,私下多給予他們指導和認可,分析個人發展的規劃。

這些表現都能讓員工感受到管理者的起器重,是精神激勵的主要方式。

凌晨1點,95後拒接經理電話被辭退:能帶好他們,才是真的懂職場

激發“成就需要”,發揮所長

管理學中的成就需要理論認為:有成就需要的人,對勝任和成功有強烈的要求,樂意熱衷於接受挑戰,願意承擔所作工作的個人責任。

因此管理者要懂得激發員工的成就感,讓員工能夠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工作挑戰中獲得成就,看到自身的成長和進步,逐步接受新的挑戰,進入良性的工作成就循環中。

這就需要管理者對每個人員工的特點有一定的瞭解,安排“能讓員工發揮出能力優勢,又有一定挑戰性,不至於無法完成”的工作,關注員工的工作進展,適時給予幫助,當員工完成一個個挑戰時,給予應得的認可和激勵,如此,員工就會在成就需要的激勵下,積極接受下一個工作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