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屠城會引起百姓反感,但它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導語:

任何一個時代的發展都離不開人口以及糧食,古時候也是一樣,我國經濟之所以能發展的如此快速,其實跟勞動力有著很大的關係。在落後的古代,人口數量也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實力是否強大,古時候的戰爭大多都是為了掠奪敵方人口以及土地。

如果有了土地,沒有百姓,那麼國家實力也無法得到發展。古時候戰爭不像現在一樣有著那麼多先進設備,只有刀劍相向,再加上醫療環境非常差,很多士兵在戰役中也會受傷,一旦受傷死亡率也非常高。

而且在戰爭中少不了後勤部隊運送糧食,同時一場戰役的人數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所以人口以及糧食在古代非常重要。但縱觀歷史,任何戰爭中勝利的一方必會攻入敵方城內屠城,這種做法不僅會引起百姓反感,同時也會驟減人口數量,那麼古時軍隊為何在破城之後選擇屠城呢?

雖然屠城會引起百姓反感,但它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古代戰役

攻守戰的性質

凡是攻守戰,對於攻方來說形勢都非常不利,因為守方有城池,如果地形穩固,再加上一名出色將領的話,那麼攻方想要破城往往難上加難。攻城戰中守方一般都會將大門緊閉,如果攻方想要成功破城的話,那麼只能依靠城牆而上。

而爬城牆的士兵大多都會壯烈犧牲,因為此時爬牆是攻方最脆弱的選擇,一旦士兵攀爬而上的時候,守方會在城牆落下滾石,同時又會放箭。即便成功爬上城牆,但城牆上堅守的士兵也會非常多,沒有足夠的武力值,在城牆戰中無疑以卵擊石。

所以在攻城戰中,攻方的傷亡往往是特別慘烈的。比如在蒙古攻宋的這場戰役中,蒙古軍隊便吃了很大的虧,同時蒙古可汗也被擊斃。正因為攻方爬上城牆如此不易,加之在戰爭中傷亡太多,因此士兵的怨氣也非常重,看著自己的戰友紛紛倒下,最後只能用蠻力對待。

破城那一刻,他們只想給自己的兄弟報仇,比如在湘軍與太平軍的某場戰役中,兩方士兵僵持一年多,最終清軍破城,為了發洩攻城之苦,進城之後便大肆屠戮。

雖然屠城會引起百姓反感,但它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古代攻守戰

生存需求

生存需求其實不僅是古代,現代也是如此,在戰爭中都需要非常強大的後勤補給。而古時候交通不便,要想通過後勤部隊給軍方運送糧食非常困難,所以為了前線的糧食,為了穩定軍心,負責後勤的軍隊只能通過攻城之後掠奪敵方糧食,來給自己軍隊進行補充。

在太平天國時期,清政府跟太平軍周旋了十幾年,在這場戰役中清政府也損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沒有錢,如何給士兵發軍餉,讓士兵打仗?沒有糧食,士兵怎麼能吃得飽?

各地方軍在此次戰役中也異常艱苦,哪怕通過民間捐獻的方式,但也無法支撐起一支軍隊,畢竟軍隊消耗太大。最終只能通過搶糧方式來給後勤進行補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雖然屠城會引起百姓反感,但它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古代戰爭

給敵方形成有力的震懾在戰爭中勝利的一方進城後便會大肆屠戮,也會給城內百姓造成可怕的氛圍,不僅給自己的隊伍立威,同時也會消滅一些潛在的反抗威脅。這點放在蒙古軍身上最合適,蒙軍人數有限,於是在很多戰爭中都會選擇屠城。

在戰爭關鍵時刻他們會留下一部分人,然後在這些人面前屠戮城中百姓,屠戮完成之後便會放走這些人。而親眼看著百姓死在自己眼前,這些人也會非常恐慌,每至一處就會訴說蒙古軍人有多麼無情多麼殘忍。

很多人聽說蒙古軍隊如此殘忍之後,跟蒙古軍交戰的時候大多會選擇投降,以免被屠戮。蒙古軍靠著這套策略,在兵力不強壯的情況下橫掃歐亞大陸,並且控制了這些地方。

雖然屠城會引起百姓反感,但它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蒙古軍屠城

經濟需求

當然很多軍隊在擊敗敵方之後大肆屠戮也有經濟需求,古時候軍人在作戰時需要用到後勤部隊,而後勤保障制度如果不完善的話,只能通過戰役掠奪來取得。在攻下敵方之後,將領允許士兵搶奪也能起到振奮士氣的效果,同時後勤部隊的糧食也得到了充分的供給。

比如在魏晉南北朝,當時城內交易大多通過以物換物或者以物換錢的方式來進行,戰役中一方奪得勝利,大規模屠城破壞了敵方的市集,士兵也可在城中大肆掠奪。可以說不僅達到了掠奪的作用,同時也起到了振奮士氣的效果,而且也減輕了後勤部隊的壓力,畢竟一個城池的糧食儲備那是非常豐富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項羽軍隊,其戰鬥力為什麼如此之強,大多跟項羽承諾士兵破城後,允許隨意掠奪有分不開的關係。當然這樣做也有另外一個原因,在攻下城池後,城中雖然有很多百姓,但在百姓看來這些人永遠是侵略者,他們永遠是奴隸。

對於勝利一方的將士來說,在戰爭中寧可錯殺一百也不能放過一個人,只有通過屠戮才可以讓百姓臣服,也可消滅敵方的堅實力量。白起為何屠戮40萬趙軍,也是為了避免後方起火,同時也消滅了敵方的一些堅實力量。

雖然屠城會引起百姓反感,但它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古代士兵屠城

結尾:屠城永遠是古代戰爭中非常沉重的話題,基本上每個封建王朝在戰役勝利之後,都會對城內進行大肆屠戮。一是攻城方為了進行報復,另外勝利一方為了給敵方造成震懾力,瓦解敵人的士氣。

同時在經過攻堅戰後,後勤部隊早已沒有了糧食補充,只能通過掠奪方式來獲得。而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無非是古代大環境所造成,因為古代生產力不發達,勝利的一方想要保持政權的永久穩定,最直接的辦法便是減少敵方的人數以及糧食供給。

所以勝利一方在進城後大肆屠戮,在某種程度上也起到了斬草除根的作用,沒有人生來就想殺人,因為戰爭原因屠城也是最佳辦法。不過隨著後期民主以及和平思想的出現,社會上也杜絕了這種做法,對於放下武器的人,不能再採用屠戮的方式來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