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淨流入超廣東,財政收入也是第一,浙江到底做對了什麼?

人口淨流入超廣東,財政收入也是第一,浙江到底做對了什麼?

最近以來,浙江經濟有兩件事情讓全國人民瞪大了眼睛。

一是2019年人口淨流入量達到84.1萬人,首次超過廣東,居全國第一。另外,杭州人口增量達到55萬人,首次超過深圳,居全國第一。這在過去都是沒有過的事情。

二是2月份財政收入達569.3億元,罕見地超過粵蘇滬三強,居全國第一,這同樣超乎很多人的意料。要知道,2019年,浙江財政收入僅排在全國第4,且只有廣東的56%。

01

以下是今年2月份主要經濟省份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

人口淨流入超廣東,財政收入也是第一,浙江到底做對了什麼?

圖表來自“樓市黃大大”


眾所周知,2月份很關鍵,是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一個月。

從已公佈數據的20多個省份來看,全部負增長,特別是湖北,財政收入幾近歸零。這個月,湖北人民為了對抗疫情付出了極其重大的代價,全省經濟幾乎是休克狀態。

除了湖北,其他省份的數據也普遍較差,已公佈數據的22個省份中,20個省份的財政收入均出現10%以上的負增長,堪稱近20年來最差的一個月。相對較好的是北京和浙江,降幅還在10%以內,特別是浙江,降幅只有1.3%。

-1.3%雖然也是負增長,但比起其他省份,又是堪稱鶴立雞群的存在。而且,這一次,浙江創紀錄地反超了廣東、江蘇和上海,極為不尋常。

浙江到底做對了什麼?按理來說,除湖北,疫情對其他省份的衝擊是比較均衡的,浙江受到的衝擊甚至比很多省份還高一點,比如溫州一度成為疫區,同時浙江還是外貿大省,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更大。

唯一的答案是浙江的產業結構,可能表現出了較強的抗擊打能力。數據顯示,浙江財政之所以受疫情衝擊較小,一個重要原因是:

與數字經濟相關的稅收,逆勢大增。

看浙江2月份的稅收結構可以發現,全省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同比分別下降7.6%和2.9%,企業所得稅卻實現了13.6%的增長。而企業所得稅增收主要來自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311.3%,對企業所得稅的增收貢獻率為113.2%。

巴菲特說過,只有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疫情之下,浙江在產業結構和稅收結構上的優勢顯露無餘。

浙江數字經濟的紅火,其實不僅僅是浙江人的努力,更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幫襯。

要知道,疫情期間,實體經濟哀鴻遍野,線上經濟反而更好,幾億人改變生活習慣,到網上購買柴米油鹽,到網上訂餐,到網上辦公、上學,通過電商直播買貨……而承載這些線上經濟活動的平臺,有相當一部分就在浙江。

數據顯示,疫情發生後,阿里旗下盒馬鮮生的網上訂單同比激增220%,阿里釘釘迅速成長為國民級的辦公和課程軟件,下載量一度超過微信,躍居蘋果APP排行榜第一。

人口淨流入超廣東,財政收入也是第一,浙江到底做對了什麼?

淘寶直播更是成為現象級的經濟現象,2月份,淘寶直播新開播商家環比增長719%,薇婭直播賣火箭一度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不少實體商家純粹靠淘寶店撐著,總部位於武漢的良品鋪子,部分門店線上訂單量一度佔據總訂單的80%,而往年這個比例只有15%。

人口淨流入超廣東,財政收入也是第一,浙江到底做對了什麼?


所以,疫情期間,你在天貓上買口罩,在盒馬鮮生上購買糧油米麵,在餓了嗎訂外賣,用釘釘遠程辦公、上網課,通過淘寶直播買貨,通過聚划算買打折商品,通過支付寶付款、刷健康碼,使用阿里雲的計算服務……直接或間接地,都是在幫杭州企業和浙江財政創收。

可以說,浙江的數字經濟已經滲透到全國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擁有這樣的產業結構,財政收入的抗擊打能力能不強嗎?

02

浙江發展出這樣的產業結構,阿里巴巴的貢獻無疑最大。數據顯示,2018年阿里巴巴向國家貢獻的稅收額總計516億元,帶動的納稅額超2500億元,實現的消費品交易額高達8530億美元,比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加起來還要多2萬億。

換句話說,在消費品領域,一個阿里巴巴的“帶貨能力”比四個一線城市加起來還要厲害

,這無疑是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有阿里巴巴這名福將,杭州雖然不是一線城市但絕對是一流城市。

2020年4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阿里巴巴決定再放一個大招,在杭州簽署“春雷計劃”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浙江製造數字化轉型。這也是阿里巴巴當天啟動“春雷計劃”後,簽署的第一份戰略合作協議。

“春雷計劃”是阿里巴巴自2009年以來,時隔11年再次啟動的扶助中小企業特別行動。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的當下,需求不足、消費萎靡成為眼下最緊迫的問題,“春雷計劃2020”旨在利用阿里巴巴特殊的數字化能力,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促進新貿易,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雙方決定,三年內推動實現“三個一”合作目標:

在浙江知名產業帶區域建立100個產地直播基地;


通過C2M超級工廠計劃打造100個銷售過億的工廠;


在浙江製造業發達地市定向扶持5個產業帶,實現銷售破1億單。

有理由相信,這三個目標實現之後,浙江在中國數字經濟的版圖上,只會更加出眾。

人口淨流入超廣東,財政收入也是第一,浙江到底做對了什麼?

03

據中國信通院測算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預計達到35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5.4%,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引擎。毫無疑問,誰要是錯過數字經濟,就會錯過一個時代。

人口淨流入超廣東,財政收入也是第一,浙江到底做對了什麼?

受益於阿里巴巴這名福將的引領效應,浙江成為全國數字經濟最主要的驅動者之一,同時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與此同時,阿里巴巴和浙江的政企互動,也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一大美談。

浙江,曾是中國人“江南想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向世界輸出了詩詞、茶葉、絲綢這些東方意境,是“詩意中國”最重要的構建者。現在,它又是中國數字經濟的大堡壘,將向世界輸出新零售、移動支付、雲計算,又成為“數字中國”最重要的驅動者。

從“詩意中國”到“數字中國”,浙江都是當之無愧的課代表。無論是寫詩,還是算數,無論是做文科生,還是做理科生,浙江都是班級裡的學霸。這一點,不得不服。

推文摘自@ 城市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