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菊头蝠?nCoV-2019源头宿主到底来自于哪里?

这个春节,新冠病毒疫情突然爆发,让所有人措手不及,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完全被打乱。和17年前的非典一样,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的逆行者。所有人都很疑惑,这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到底是怎么来的?如何到人的身上?

穿山甲?菊头蝠?nCoV-2019源头宿主到底来自于哪里?


大家都知道,当年非典的爆发,研究者一致认为是果子狸造成的,实际上果子狸感染这种病毒后也会发病,直到2013年,石正丽团队在云南省一个偏僻的洞穴中发现了一群携带有SARS样冠状病毒的中华菊头蝠,从而认识到SARS真正的源头是蝙蝠,果子狸仅仅是充当了SARS病毒的中间宿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武汉爆发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检测了585份华南海鲜市场及武汉多家生鲜市场环境标本及动物标本,其中33份新冠病毒阳性,阳性的33份样本中,31份来自经营野生动物的西区,通过集中的数据提示此次疫情可能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的团队检测了4800余份近年来收集的猪、禽、犬、猫等动物样品,均为阴性,这个结果可以初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家禽家畜。

穿山甲?菊头蝠?nCoV-2019源头宿主到底来自于哪里?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通过对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发现nCoV-2019与2013年从中华菊头蝠中分离出的冠状病毒RaTG13有96%的相似性。但武汉作为大都市,没有蝙蝠的栖息地,武汉人也没有吃蝙蝠的习惯,病毒不太可能直接从蝙蝠进入到人体。如果说云南的中华菊头蝠目前可以认为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是自然宿主,那又是谁,充当了中间宿主?

穿山甲?菊头蝠?nCoV-2019源头宿主到底来自于哪里?


2月7日,华南农业大学公布最新研究成果,发现穿山甲身上携带的一种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高度相似,其序列一致性高达99%。从而指出穿山甲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而2月13日,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病毒学和微生物学系的Alkek宏基因组学和微生物组研究中心的Joseph F. Petrosino和其研究团队在bioRxiv平台上发表了类似的文章,指出,冠状病毒重组的证据表明,nCoV-2019起源于穿山甲。这其中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为:蝙蝠与穿山甲等潜在的中间宿主发生了接触,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到穿山甲身上,并且不断变异和进化。当人类接触到这些受到感染的穿山甲时,变异的冠状病毒就有可能入侵人类细胞,引起人类发病。

目前来说,新型冠状病毒(nCoV-2019)自然宿主和中间宿主到底是不是中华菊头蝠和穿山甲,还不能最终确定,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调查。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与动物在大自然中和谐共生,这种动态的生态平衡需要每个人去维护,换言之,如今病毒的爆发,野生动物本身并非罪魁祸首,人类的滥食、滥用行为,才是根本、真正的“祸根”。

胡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