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孩子上進,卻總是適得其反?被用錯的"反向激勵法"如同毒藥

曾經讀三島由紀夫的文章時讀到這樣一段話,一直都印象深刻:

“你們看見玫瑰,就說美麗,看到蛇,就說噁心。你們不知道,這個世界,玫瑰與蛇本是親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們互相轉化。蛇面頰鮮紅,玫瑰鱗片閃閃。”

事物總是有雙面性的,然而在生活中,人們往往只看到其中的一面而忽視的另一面。對於有些事情,我們必須要全面的看待,否則路會越走越窄,最終步入死衚衕,教育就是如此。

婷婷是個13歲的小女孩兒,在半年前轉入商洛市,商丹高新學校讀初一,可新學校的生活並不美好。婷婷的班主任對她十分不友好,總是在課上隨意辱罵。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很久,即使後來婷婷的家人向學校反映了情況,可依舊不見好轉,無奈之下婷婷用錄音筆記錄了老師的辱罵過程。

最後這件事情被媒體爆出,引起社會的激烈反響。然而該學校某位政教處老師卻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認為哪怕老師在教育學生時言語過激,出發點也是好的,是為了“激勵”孩子上進。

激勵孩子上進,卻總是適得其反?被用錯的

在這位老師看來,班主任對婷婷的過激言論是出於激勵的目的,本無惡意。這種通過向學生心理施加反向刺激來達到激勵學生的方法叫做“反向激勵法”,不管在學校還是家庭,成人在教育孩子時總會有無意識的用到這一方法。

從案例可以看出,不管班主任的出發點如何,他的行為對婷婷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反向激勵法如果濫用錯用,就會如毒藥一般傷人。

錯用反向激勵法的具體表現及危害

聽到“反向激勵法”這一名詞,許多家長可能有點懵,不知道怎樣的行為才算是錯用濫用反向激勵。大家需要注意這兩點:首先,反向激勵抓住了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狀態;

其次,反向激勵給予孩子適度的刺激。如若是家長的行為圍繞這兩點展開且實施的過於極端時,多半是用錯了。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兩種:

1、向孩子施加壓力。

當孩子不聽話,沒有上進心,表現的不令人滿意時,許多父母會覺得是孩子太過鬆懈緣故,所以會不斷地給孩子施加壓力。

比如孩子學習積極性不強,許多家長非但不鼓勵孩子,還總拿孩子同別人比較,數落孩子的不是,並且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把課餘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讓孩子一點都喘不過氣來。

這種反向激勵只會適得其反,孩子承受不了壓力,反而更加消極。

激勵孩子上進,卻總是適得其反?被用錯的

2、實施打罵教育。

在中國傳統教育中,有“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育理念,由於該理念的影響,打罵教育直至今天依舊存在於許多家庭之中。

然而時過境遷,這一教育模式早已不適用於今天的孩子了,打罵不但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還會激發孩子的叛逆心,使得問題更加嚴重。這種打罵教育是一種很典型的用錯了的反向激勵。

反向激勵作為一種激勵孩子的手段本身沒有問題,重點在於使用者要掌握好“度”,再好的補藥吃多了也會傷身,反向激勵過度了這會給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知名影視導演、演員姜文被業界稱為“鬼才”,藝術造詣很高,然而他卻在某次節目中表示,自己一生都在努力的希望能夠得到母親的認可,可她卻從未對他表示過任何讚許,即使自己現在成就頗高,內心深處卻依然缺乏自信。

反向激勵一定要聯繫實際情況, 不要為了刺激而刺激,最終使得孩子承受不了。

激勵孩子上進,卻總是適得其反?被用錯的

正確使用反向激勵,多給孩子正向激勵,才能得到正向反饋

1、反向激勵避開以下“雷區”

首先,不要誤把負面刺激當做人身攻擊。反向激勵用用的是一種負面刺激的方法,但產生的影響應該是正面的積極的。

例如:笨鳥先飛,這是正確的反向激勵,他告訴人們自己有不足時應該多努力,而“人醜就要多讀書”則是錯誤的反向激勵,它包含著人身攻擊,且傳遞出的價值觀是不正確的。

其次,不能把反向激勵作為一種長期的教育手段。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反向激勵是一種適當的刺激,在某段時間、個別事情上自己一下孩子會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和積極性,但若長期這樣,這種刺激就會變成一種指責,一種壓力,反而成了打擊孩子的利器。

案例中的班主任對婷婷的辱罵行為長達半年之久,這還是因為婷婷和家人的反抗引起了社會關注,這一行為才被制止才。在這段時間裡,婷婷的內心承受著莫大的痛苦,那些言語相刀劍一樣刺得她遍體鱗傷,嗯哪裡談得上激勵呢?

最後,要認識到反向激勵作為激勵孩子的手段,作用點在孩子身上,而不是在自己身上。很多人在使用這種方法刺激孩子時往往帶著自己的情緒,與其說是在適當否定孩子的能力,倒不如說是在表達自己對孩子的不滿。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最大的感受不是自己有不足,需要努力,而是揣測家長對自己的態度和想法,甚至會深陷其中,就好比案例中婷婷的班主任一樣。

激勵孩子上進,卻總是適得其反?被用錯的

2、家長做好這幾點,培養孩子的上進心

首先,引導孩子養成提前規劃的習慣。

當今社會生活中,有計劃十分重要。面對堆積如山的工作需要有計劃,面對遙遙無期的未來需要計劃……計劃是需要現代青年必備的一項能力。

對於孩子來說,計劃可以幫助自己明確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等等。目標明確了,任務井然有序的完成了,孩子的心態自然也就好了,對待學習更加有幹勁,積極性自然也就上去了。

其次,父母要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少年派》中,林妙妙的母親是一個強勢而自律的女人,愛乾淨有潔癖,在家總是念叨父女兩人的衛生狀況,吃飯前要洗手、回家要換衣服……

林妙妙雖然總是吐槽,但他媽媽的這種與約束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她,在她的宿舍生活中,她的個人方面處理的很好。這就是榜樣的力量,言傳不如身教,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更加信服。

激勵孩子上進,卻總是適得其反?被用錯的

孩子的心是敏感而複雜的,因此教育是漫長而極需耐心的事業。再好的方法,用錯了或用過頭了都不會產生好的效果,多多正向激勵孩子,才能得到期望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