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鬆為什麼狠批清華博士生?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未來發展

作為一名高校老師,我重在言傳身教,很少跟學生講大道理,今日我可能吃錯藥了,要給童鞋們講一講怎麼做人。你放心,我不會空洞說教,一定會講得很有趣。我覺得吧,現在有不少學生條件都比我當年強,但大多鼠目寸光,缺少格局;現在不少年輕人,不可謂不聰明,但卻讓人感到了無生趣。所以今天我要說說格局這回事,一個人要有什麼樣的格局?下面先從有趣的人說起。

都說如今是一個看臉的時代,帥哥美女到處亂叫,有些年輕人還動不動還去整個容。我常看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倒不是看它的相親,而是從中瞭解當下的中國社會。我在節目裡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由於這個節目影響大,所以也有不少老外參加。我發現在相親交友上,不少老外跟許多國內的年輕人不一樣,他們不那麼看重顏值等,有的也不在乎你是不是有房有車,而在乎這個人是否有趣。

高曉松為什麼狠批清華博士生?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未來發展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顏值時代,無處不在的淺薄》。說一個人很有趣,往往指的是這個人的內在修養,當然它是通過談吐、性格、興趣等表現出來的。一個人如果風趣幽默、樂觀開朗,在人際交流中是很加分的,人們通常會認為這個人很有意思,願意跟他或她交流和相處。有趣也是一種人格魅力,有趣還是一種人生智慧。但是,不過光有趣還不能說你是一個有格局的人。

不少人受生活閱歷、出身背景、文化層次以及社會環境影響,雖然不乏幽默風趣,也不乏聰明才智,但還是或胸無大志,碌碌無為;或功利市儈,苟且一生。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她)是一個沒有格局的人,其思想行為往往侷限在自己身邊的瑣碎事務之中。這樣的人,當幸運女神眷戀他(她)的時候,常常會把一副好牌打爛,那是十分可惜的事情。

有一年《奇葩說》的舞臺上來了一個清華的博士生,叫梁植。他說自己喜歡錶達,所以本科學了法律;因為朋友說“學法律的應該瞭解一下真實的資本市場”,所以碩士學了金融。再後來參加主持人比賽,想嘗試自己在這方面的可能性,於是又唸了新聞學博士。他最後問三位評委,我該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沒想到他的這個問題一下子讓評委高曉松怒了。

高曉松為什麼狠批清華博士生?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未來發展

清華畢業的高曉松說:其實來之前,清華的校長和書記都向我推薦過你,你應該是清華最優秀的在校博士生之一,可是你今天的表現太讓我失望了!一個讀到博士的人竟然要問別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找什麼工作,這就好像是一個姑娘說,我身材又好、長得又漂亮、皮膚又白、家裡又有錢,你覺得我應該嫁給誰?

最後高曉松說出自己失望的原因:我覺得你沒有拿到一個大名校的胸懷天下,名校是幹什麼用的?名校是“鎮國重器”!名校培養你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這才是一個名校生的風範,而你直接問我應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你覺不覺得你愧對清華這十多年的教育?最後那個清華的學生被淘汰了,悻悻離開。

唉,看功利教育把一名校博士生禍害成什麼樣。清華尚且如此,如今的北大也好不到哪裡去。北大著名教授錢理群有一句話傳的非常廣,他說:“北大正在培養一批‘絕對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錢理群教授認為:真正的精英應該有獨立自由創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擔,要有對自己職業的承擔,要有對國家、民族、社會、人類的承擔。

高曉松為什麼狠批清華博士生?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未來發展

此時這讓我想起批改考研試卷中有一篇文章。試題是這樣的:對杭州嶽王廟內岳飛墓前秦檜的跪像,近來有人說已經跪了這麼多年了該站起來了,要尊重人權嘛。讓考生對此寫一篇評論,有一名考生評論的題目讓評閱老師不禁擊掌叫好。這位同學的題目是:不是大寫的人,怎麼能站起來?!我想這位童鞋應該是有思想有格局的人。

說到也許有人會說,我只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也不想有多大的成就,更沒有出人頭地的野心。所以不需要有格局,其實不然,有格局的人做任何事情,那怕是一些不太大的事情,無論是判斷還是執行都會優於沒有格局的人。就拿找工作來說好了,是僅僅為了混口飯吃?還是尋找一個事業發展的入口?起點不同決定你的未來發展,但在這背後是由你的格局所決定的。

高曉松為什麼狠批清華博士生?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未來發展

前些年,一份中山大學學生會的幹部任免名單引起熱議。在這份正式而嚴肅的名單上,按照秘書機構、組成部門、辦事機構三個層級,列舉了兩百多個學生會幹部崗位。在前兩個層級中,還註明了副職等同“正部長級”等標示,儼然一副小官場的“備份”。家父解放前夕就讀中山大學,他常跟我講起那些地下黨學生,哪些隨時準備拋頭顱灑熱血的同學。

父親就此認識了共產黨,解放後他沒有聽從僑居海外的爺爺要他去國外的意見,留下來建設新中國。儘管經歷反右、文革的風風雨雨,作為民主黨派的父親一直要求加入共產黨,直到他七十高齡才終於如願。曾有一個同學問過我:老師,沒有信仰很可怕嗎?我說沒有信仰不可怕,但有信仰的人很可怕。我希望我的學生有思想,如果他(她)有堅定的信仰,那就更有力量了。

高曉松為什麼狠批清華博士生?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未來發展

高曉松為什麼狠批清華博士生?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未來發展

現在的人年輕人大多沒有信仰,那也不能強求,但如果欠有家國情懷也不錯。在江蘇泰州是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經為官的地方。范文正公不僅文學成就突出,更以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名動天下,留芳百世。他這句話出自他寫的《岳陽樓記》,他在通過寫景抒情表達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我想這是中國古代士大夫和現代知識分子共有的思想境界吧。我想當今青年,如果能做一個有信仰(不一定是政治信仰)有理想的有家國情懷的人,再加上學識豐富、視野寬闊、幽默風趣,那麼你就有了一個有趣的靈魂,那你成為一個心懷天下,志在千里的人,這樣的人就是一個有格局的人。當然做一個有格局的人也要接地氣,那就是志存高遠,腳踏實地。

高曉松為什麼狠批清華博士生?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未來發展

高曉松為什麼狠批清華博士生?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未來發展

有格局的人往往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毛澤東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一個有格局的人也應該是這樣的人。問題是你想不想成為那樣的人,如果你想,經過努力你是可以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