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中國海鹽博物館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中國海鹽博物館供圖)


01

項目概況


鹽城中國海鹽博物館於2006年1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命名,是全國唯一一座經國務院批准的全面反映中國海鹽歷史文明的大型專題博物館,其座落於鹽城市區古代著名的人工運鹽河——串場河與宋代捍海名堤——范公堤之間,館區佔地6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設計最高獎“梁思成獎”獲得者程泰寧先生擔綱建築設計,著名書法家沈鵬先生題寫了館名。中國海鹽博物館設計理念為:全面系統地反映和研究中國海鹽發展史,介紹、研究中國海鹽文化的形成、發展和最新成果,收藏保護和陳列展示中國海鹽歷史的文物和資料,科學地表現與再現中國海鹽文化的豐富內涵,高標準地構建鹽城歷史文化名城形象。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建成後的中國海鹽博物館系統反映了我國海鹽發展史,展示介紹海鹽文化的研究成果,收藏陳列我國海鹽歷史的文物和資料。博物館採用蠟像、雕塑、沙盤等演示手法,展現古代“煉滷煎鹽”、“曬海為鹽”等海鹽生產和鹽民生活的多層文化場景。


02

項目特點


鹽城有著廣闊的灘塗海域,如何體現這一地域特色,並把“灘塗”這一元素融入到建築設計之中,是設計研究的重要根基。正立方體,是海鹽結晶體的基本形式,海鹽博物館這一方案形體探索的切入點便來源於對“結晶之美”造型的演繹。層層跌落的折線型臺地隱喻海水退去後的灘塗,每一段線條都浪漫而又不失理性,幾個大小不同的立方體靜靜地散落在臺基上,看似隨意,實則嚴格推敲其比例與角度。


結合臺基造型和平面功能,創造一個功能合理、內外空間靈活別緻的建築。開放的廣場,以及臨串場河觀景帶形成開放的建築場所。觀眾在不知不覺之中,被引導至各個觀景平臺,幾千年煮海文明與現代文明交融匯聚的場景盡收眼底。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灘塗、晶體”這兩大要素如何在細節中體現,是設計成敗的關鍵要素。暖灰色砂岩外牆,具有石的質地,沙灘般的紋理,貼近自然,古樸典雅;頂部晶體採用銀色金屬鋁板鑲嵌金屬釘,通過金屬釘多角度的反射,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美輪美奐。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目前,博物館已開館八年有餘,接待遊客100萬人次,獲得了各方的一致好評,並獲得江蘇省“揚子杯”優質工程獎,浙江省“錢江杯”一等獎,中國建築創作“佳作獎”等省國家級獎項。成為鹽城,乃至江蘇省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標誌性建築之一。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程泰寧院士作品:中國海鹽博物館


03

工程檔案


主要建築師:程泰寧、吳妮娜、楊濤

佔地面積:9124平方米

建築面積:17800平方米

容積率:0.22

建築高度:主高12米,局部30.3米

建築層數:4層(地下一層,地上三層)

業主:江蘇省鹽城市建設局

竣工日期:2008.11.1

單位造價:建安工程9179.52萬元,其他工程費用4046.78萬元,建安工程經濟指標:5105元/平米

圖片來源:杭州中聯築境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