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大国重器:640战略预警系统和云南110超远程预警跟踪雷达

110超远程预警跟踪雷达位于云南省沾益县大坡乡海拔2036米的劲松山顶,是我国反弹道导弹工程-640战略预警系统的一部分。该雷达为单脉冲精密跟踪测量雷达,探测距离超过2000公里,1958年开始研制,1971年进场安装测试,1977年装备部队。双波段五喇叭馈源,卡塞格伦天线口径25米,全重400吨,转动部分重180吨,由1581块蜂窝型玻璃钢模块构成的无梁球体罩住。球面直径44米,高36.5米。发射机选用十院十二所研制的巨型多腔速调管,峰值功率为2.5兆瓦,高1.5米、重100公斤。采用多极化、脉冲压缩、数字压缩、数字测距、脉冲多普勒测速和多目标高速磁记录与重放等新技术。

曾经的大国重器:640战略预警系统和云南110超远程预警跟踪雷达


1977年,我国第一部110超远程跟踪雷达装备部队后,可在2000多公里以外跟踪非合作的外空目标,在我国发射洲际火箭、卫星等工程中多次执行了跟踪测量国外外空目标的任务。110雷达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超远程跟踪大型雷达的国家。1983年1月18日18时58分,该雷达在没有轨道数据的情况下,捕获前苏联失控的1402核动力卫星。
现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110雷达已转交给了民用信息产业部的电波观测站,不再参加军用弹道导弹跟踪,而是更多的被用来实施外层空间探测、航天测控和遥感等工作。可以说,当年的巨型工程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其巨大意义是不可代替的,其中有的技术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们说说曾经负责建设和使用该雷达的原国防科工委第24基地。该基地原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大石洞,70年代负责我国反导工程640工程的试验任务,部署有用于导弹弹道测控的110远程跟踪雷达,进行了“反击一号”反导导弹的飞行试验。
在14所接到雷达研制任务的时候,云南某地的反导弹武器试验场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该反导弹武器试验场又称640工程试验场,工程代号为72XX,工程合计近50万平方米,投资3亿多元。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投资1970年下半年,四机部十院14所研制生产的110雷达陆续运抵云南某试验基地,1971年1月,洛阳某部队安装队与预警雷达站共同开始筹备安装任务。整个雷达基础安装工作历时1年零3个月,于1972年8月全部完成。1972年2-4月,110雷达的电子设备陆续进入阵地。1973年4月,320电子计算机进场,预警雷达站配合四机部第14、15研究所,七机部,空军39所,长沙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前身)进行电子设备安装调试。1974年11月-1976年11月,进行雷达整体调试和计算机本机的联调。


最后说说神秘的640反导远程战略预警工程
战略预警系统包含7010远程相控阵雷达系统、110单脉冲跟踪雷达系统,卫星测控网,180单脉冲精确测量雷达及“远望”船等跟踪制导系统,108乙型计算机及指控中心(C3I),地面设施等。
该计划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建设5个陆基早期导弹预警雷达基地,这些雷达基地分别位于新疆、广西、云南、海南岛和山东等边境省区,为了对这些雷达站进行统一指挥,在陕西省的关中腹地还建设了全国计算机指挥控制中心,也称“28基地”。28基地既是整个地面观测系统的指挥中枢,也是配备最完整的观测站,原为导弹试验基地,其设施包括前置遥测站、回收站、活动观测站。一期工程建成的6个观测站有喀什天山站、南宁桂江站、昆明滇池站、海南南岛站、胶东渤海站、湖南湘西站。后又增设代号“秦岭”的控制计算站、代号“长江”的回收测量站、代号“前哨”的弹道导弹搜索和跟踪系统(第一活动站)、代号“黄河”的移动式导弹跟踪系统(第二活动站)和代号“长城”的备份导弹预警系统(长春站)。
由于导弹跟踪和发射是若干个观测站协同测控,需要极其精密的时统系统来统一时间基准。当时为把这种代号“930”的时统设备安全运回基地,成都军区派了一个连的解放军沿途压运,持有国防部特殊通行证,任何人滋事滞阻,格杀勿论。

在整个系统中,最为核心的装备是采用相控阵体制的7010大型早期导弹监控雷达和110单脉冲导弹跟踪雷达。该系统由南京第14电子研究所负责研制。
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于1970年5月开始研制,1972年开始建设,1975年10月开始运转;1976年全面部署,部署地点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的黄羊山。7010相控阵预警雷依山而建,正面宽40米,高20米,探测距离达3000公里,可以连续跟踪十批以上的外空目标。
110单脉冲跟踪雷达从1965年开始研制,1971年研制成功,1977年正式部署。110单脉冲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安装于球形罩内,探测距离大于2000公里,主要用于对洲际导弹、卫星等外空目标执行跟踪任务。
110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110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和7010相控阵预警雷达主要用于对外空目标执行跟踪和探测任务,多次在中国洲际导弹试射,卫星发射等发挥重要作用。
1981年7月18日对苏联向太平洋发射的运载火箭进行了跟踪。及时预报出发射点和落点经纬度、预警时间和射程,事后美国公布的信息证明,7010雷达的观测数据完全准确。
1983年1月12日,7010雷达再次准确预报了苏联1402号核动力卫星的坠落时间和地点等数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