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各期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精华推荐

论李清照各期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文献资料: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古籍研究

目录

●一、易安生平

●二、细腻的情感

●三、含蓄的表达

●四、婉转的心声

●五、真挚的情感

●六、丰富的想象

论李清照各期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一、易安生平

她,曾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生活在繁华的京都;也曾受家族在政治中的牵连,屏居乡里,过着普通民妇的生活;而后又生逢国变,家破人亡。她曾经是那个“沉醉不知归路”少女,也曾经是“云鬓斜簪”教郎看的新娘;曾经是为救父高呼“炙手可热心可寒”的孝女,也曾经是悲叹“吹箫人去玉楼空”的嫠妇;她曾经“欲将血泪寄山河”的爱国,最终在“怎一个愁字了得”中老去。她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艺术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位,她就是绝代才女——李清照。

易安生平

李清照(1084-1156?),自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清照的生母为宰相王圭的长女,早逝。继母是吏部尚书王拱辰的孙女,亦能文。清照在一个学识渊博、文化氛围深厚的家庭中长大。李清照十八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清照夫妇俩志同道合,伉俪情深。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 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去世,清照寡居。李清照卒年不见载籍,大多数学者推测,于七十三岁那年去世。

论李清照各期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二、细腻的刻画

读李清照的词,我们会发现其词无论是咏叹日常生活中女性的欢乐和感伤,还是抒发社会动乱时期的家国之感慨,都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涌动着作者的一腔真情。李清照没有男性词人集子中大量的应酬之作,她把词的创作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把创作与生活整合在一起,用创作来记录她的生活轨迹和情感经历,用创作来诉说自己生活中的感受。正因为作品中融入了这些细腻的情感,阅读她的作品时,我们“仿佛能听到她低低的絮语,轻轻的叹息,深深的感慨。”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写少女初次萌芽的爱情。在词中她热烈地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捕捉种种细致而复杂的感情变化写入作品。

词的上片写玩秋千的精神状态,妙在静中见动,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词人乍见来客的种种状态。“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做了精确的描绘。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及精湛的笔墨描绘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大明大方的去见的微妙心理。然而最后她还是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看他几眼。活灵活现地画出一个天真憨痴、妩媚多情的少女形象。作品中洋溢着的蓬勃朝气、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及对爱情的大胆追求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分明可以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那无拘无束、天真烂漫淑女形象。

论李清照各期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三:含蓄的表达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送别了丈夫,不免有些失落感,举目所见,不管是白云、飞雁、明月,还是落花流水,时时处处,皆与丈夫联系起来,这种感情既执著,又缠绵,摆脱不开,搁置不下。夫妻间的相思之情被描写得细腻委婉,使我们仿佛看到女主人眉头的一颦一蹙,心头的一震一颤,离愁别恨跃然纸上,使婚后不久的相思之情、思念之意,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词人用悲切的语调,借用大自然的景物把对丈夫相思之情无所顾及的倾泻出来,那么深沉,那么真挚。那么令人怜惜。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于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添,一段新愁。

词人心中有许多的怨言想向丈夫诉说,却又不忍心向丈夫诉苦,怕的是会有更长的分离,那么,与丈夫相聚的日子更加遥遥无期,离愁也将会更加重,反映了词人深婉细腻的情感。“秦楼”典故的运用更加的含蓄深婉,希望丈夫能时时刻刻地想念“我”。因此,词人每天都站在楼上远眺,静静地望着楼前不断流失的溪水,盼望有一天丈夫的身影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可每一次的失望又会把她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和刻骨铭心的爱无所顾忌地倾泻出来。在她原有愁苦的基础上再加“一段新愁”。所以唐圭璋先生评价“此首述别情,哀伤殊甚”(《唐宋词简释》)。

论李清照各期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四、婉转的心声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通过主仆对话的形式,委婉地表达出女主人惜花之情。“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追忆昨夜的景象。“雨疏风骤”透着一股凄凉和落寞,于是借酒消愁。这前两句巧妙的把大自然的客观事物与词人难以派遣的愁绪结合起来.耐人寻味。清晨,醒酒后的词人,经过一夜的风雨洗礼,急切地想知道外面的情景。于是寻问“卷帘人”,院外海棠如何?词人问得极有情,“卷帘人”却答得淡漠。因答语的漫不经心,逼出一句更加多情的“知否”来。词人的惜花之情油然而生,由对海棠花的怜惜之情联想到自己,易逝的青春和容颜,更加愁云密布。想留住海棠花,实则是想挽留美好的自然风光。面对枝叶茂盛,而花朵却已凋落的景象,词人很自然地流露出怜花惜花的心情,反映了词人情感的细腻。不经意间的回答小令中仅有33个字,无一个“愁”字,却让丝丝愁绪笼罩在人们心头,深沉的惜花伤春,红颜易老融入整个艺术形象之中,把一个少女的伤春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作于建中靖国年间,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全篇截取了作者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显示她放纵恣肆的独特个性。

上片主旨是买花,所写的是女主人公手执鲜花,满怀深情地进行欣赏。 “泪染轻匀”二句,写花的容态,哀而不伤,娇而不艳,其中似乎渗透着女主人对它的同情与爱抚。 “犹带彤霞晓露痕”,花朵上披着彤红的朝霞,带着晶莹的露珠,不仅显出了花之色彩新鲜,而且点明时间是清晨,整个背景写得清新绚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新婚的欢乐与甜蜜。

论李清照各期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五、真挚的情感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据黄盛璋先生《李清照事迹考辨》文中说,李清照改嫁时年四十九岁,再婚不足百日又离婚。此词作于李清照在金华时年五十二岁,当在再婚再离之后。这首词抒写了词人为避难而辗转流离的忧愁,感情更加深沉。上片主要写“物是人非”的巨变带来的哀痛凄凉。下片通过“也拟泛轻舟”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矛盾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处境写愁思之重。而她的愁之所以如此深重是因为此忧愁是由国家的破碎、身世的漂泊、孀居的寂寞、晚年的凄凉等情愫凝聚而成。为了突出忧之深、愁之重,词人用小小的"舴艋舟"作了一个绝妙的比喻。舟轻愁重使她内心深处难以排解的愁绪具体化、形象化。在这首词中,她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当时的现实生活,表现国仇家恨,但她有血有泪的描写,正是当时受难者的心理。也正是当时所有流亡者遭遇国破家亡的呼唤。我们能通过其充满个性的情感的抒发,感受到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体味到当时人民的愿望。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凄凉之极。

论李清照各期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六、丰富的想象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我三山去。

在这首词里,作者运用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天上的银河和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象成满风的帆船,然后穿天心出地腑,达到理想的境界。这首词表现出作者阔大豪迈的气度和不屈不挠的意志,颇具屈子李白的风格,一扫过去的香阁闺房的脂粉之气,在婉约中又透出豪放的特色。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天上人间,没个人堪寄。

全词明白如话,却又含蓄深厚。清雅之景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之愁。“梅心惊破”,细腻处显创意,暗示清照心情因笛声而惊觉,愈加伤感,便“摧下千行泪”。茫茫尘世中孑然一身,默念“吹箫人”,不禁肝肠寸断,却不知“与谁同倚”。哀痛至极,愁怨至深。 尤其是最后一句:“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把情境推到了更广阔的空间,给人以更茫然、更凄凉的感觉。词人丰富的想象,令这样痛楚,痛得更深、更久、更远。曲折回还中渲染出词人深重难堪的伤感愁绪。实在是意韵深幽,感人肺腑。

论李清照各期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结语

由于时代的巨变,使得李清照的词前后期产生了不同的思想内涵。即便她的词作在风格和内容上有前后期之分,但总体艺术特点上还是一致的,这就是细(致)、含(蓄)、婉(转)、真(挚)、丰(富)。

李清照的词描写细腻、表达含蓄、心声婉转、感情真挚,想象丰富,不愧为词坛女杰,婉约正宗。其词之所以能使读者产生共鸣,也因它能够真正的从女性的视角来抒写女性自身的生活和情感,是发自女性内心的真实声音,运用纯女性的话语方式写出切身的体验,不存在男性词作中的悲天悯人的姿态,因而有着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所作的闺词所不能替代的、真切自然的魅力。

论李清照各期词作中的女性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