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首戰大捷八路軍威名遠揚

115師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前線後,隱蔽行動,周密準備,利用有利地形,正確調動兵力,發揮近戰特長,出敵不意而進行的一次成功的伏擊殲滅戰,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是抗日戰爭初期的一次經典戰役。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平型關首戰告捷 八路軍戰士慶祝勝利

據戰後統計和戰場見證人回憶,115師9月25日各次戰鬥,共殲敵1600餘人(其中喬溝一線殲敵1300餘人),擊毀敵汽車近百輛、輜重馬車近200輛,繳獲步槍1000餘支、輕重機槍20餘挺、九二式步兵炮1門、炮彈2000餘發、戰馬50餘匹,以及大批糧食、食品、被服、通訊器材,還繳獲了一批軍用地圖和文件。戰後部隊和當地老百姓近千人搬運戰利品,就用了兩天時間。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一 一五師騎兵營挺進內長城抗日前線

平型關首戰大捷,是八路軍出師抗日後以劣勢裝備和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而取得的第一個大勝仗,也是全國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政治影響。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繳獲的日軍軍用地圖,左側為周恩來題字

八路軍平型關首戰大捷的消息傳出,舉國歡騰。

戰後幾天之內收到祝捷電報、賀信上百件。9月26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致電“慶祝我軍的第一個勝利”。蔣介石也致電八路軍總部:“有日(25日)一戰,殲敵如麻,足證官兵用命,指揮得宜。捷報南來,良深嘉勉。”朱德、彭德懷26日上午,親自到115師師部祝賀,並幫助總結戰鬥經驗。國民黨各省黨部、省政府、眾多愛國將領、各民主黨派、愛國團體、東南亞及歐美愛國華僑紛紛來電來信,熱烈祝賀八路軍首戰大捷,各級各地報刊、廣播電臺爭先報道八路軍英勇戰鬥取得輝煌戰果的消息。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繳獲的日本國旗、日軍軍旗

所謂“不可戰勝”的日本侵略軍在平型關的慘敗,震驚了日本軍界政界。日本報紙披露了新莊淳中佐、橋本中佐在平型關被擊斃的消息,表示“不勝疼惜”。有的廣播電臺還編播了板垣徵四郎戰死平型關的新聞,氣得在蔚縣的這位日本陸軍中將大罵記者是“東京豬”。在侵華日軍士兵中,不少人感到在中國戰場作戰是“畏途”、“死途”,厭戰情緒開始蔓延起來。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團繳獲的戰利品

平型關大捷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意義。八路軍首次出戰,1600餘名敵人和由近百輛汽車、近200輛馬車組成的龐大的輜重車隊被全殲,損失了一個旅團的武器彈藥、糧秣被服等軍需物質,這是日軍在華北戰場的首次慘敗,使驕橫不可一世的板垣徵四郎痛徹心肺,震驚不已。第5師團再也不敢毫無顧忌地橫衝直撞、冒然突進,從而遲滯了日軍的進攻速度,打亂了其沿平綏路右翼迂迴華北的戰略計劃,也給中國軍隊贏得了部署忻口會戰的時間。同時八路軍平型關大捷也鼓舞了國民黨軍隊將士的士氣。平型關前線各陣地正面守軍加強了對日軍的反擊,增調部隊奪回了被攻佔的陣地。由於正面守軍的奮勇抵抗,日軍自22日進攻以來,始終未突破平型關防線,直到9月29日晚關東軍第15混成旅團突破茹越口後南下襲佔繁峙縣城,截斷平型關前線守軍的後路,30日起第二戰區才有序地全線撤退到忻口防線。115師平型關伏擊戰是我軍首次對日軍作戰,通過此戰對日軍的戰法戰術及戰鬥力也有了初步瞭解,10月17日林彪總結的《平型關戰鬥的經驗》,對日後八路軍敵後戰場開展游擊戰,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繳獲的日軍重機槍

八路軍平型關大捷在政治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國際上,八路軍甫抵前線就與國民黨軍隊配合作戰,並取得平型關大捷,讓世界各國看到中華民族是一個不可任由別國欺辱的偉大民族,令那些把中國看成“一盤散沙”、“不堪一擊”的人們目相看。許多愛國華僑紛紛籌資捐物,一批國際友人前往抗日根據地,支援抗戰。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繳獲的日軍步槍

在國內,八路軍在平型關的勝利,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確有戰勝日本侵略軍的勇氣和力量,使全國人民看到了民族希望之所在。有力地駁斥了那些“抗戰亡國”的謬論,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堅持抗戰的決心和信心。1938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抗戰研究會上的講演中,講到平型關大捷的意義和影響時說:“平型關的意義正是一場最好的政治動員。如此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沒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動員,是不能勝利的。……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平型關大捷擴大了共產黨、八路軍的影響,提高了威望。10月初115師離開靈丘經阜平轉移到五臺、平山,沿途受到群眾的熱烈迎送,場面十分感人。115師主力轉移後,687團在靈丘開展敵後游擊戰並收復了靈丘縣城。10月下旬就有400多名愛國青年踴躍報名參加687團,另有2000餘人參加了靈丘縣抗日遊擊隊和上寨縣抗日遊擊隊,後整編到楊成武獨立團。獨立團在靈丘、廣靈、蔚縣、淶源等縣建立抗日根據地,大批青年踴躍參軍。到11月初,紅軍改編時只有1700人的獨立團,一個月的時間就增加到7000人,遂改編為擁有3個團的八路軍第1獨立師。平型關大捷後343旅、344旅也各擴編了一個團。廣大群眾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和參加八路軍的高漲愛國熱情,無疑是受到了平型關大捷的鼓舞和影響。平型關大捷為八路軍、新四軍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開展群眾性的抗日武裝鬥爭,奠定了廣泛的政治思想基礎。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繳獲的日軍九二式步兵炮

平型關大捷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的一座豐碑,“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平型關大捷寫入了《八路軍軍歌》。

八路軍八年抗戰從這裡開始。平型關這一千年古隘,因此成為中華民族偉大愛國精神的象徵。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繳獲的日軍毒氣彈

當年八路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不畏強敵、威武不屈、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平型關精神,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楊勇將軍使用過的戰利品日軍軍毯

平型關戰役遺址是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革命勝地,在保護好平型關戰役遺址的同時,調集各方力量,將平型關戰役遺址開發建設成集抗戰文化、古長城文化為主要內涵的軍事文化和生態文化為一體的功能齊全的觀光勝地,對於弘揚平型關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發展靈丘的旅遊產業,帶動全縣文化建設和服務業的全面發展,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2020年全面達小康的宏偉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平型關大捷後八路軍115師整裝待發

經典歷史名片: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系列文章 (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