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200萬養老,夠不夠?

本文是「精算視覺」的 第295篇 原創文章

存200万养老,够不够?

精算視覺

不吹不黑

精算視角看保險

導讀:80後恐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

存200万养老,够不够?

最近幾天,中國的官媒們頻頻放風,說中國的社保養老金未來可能出現嚴重虧空,鬧得很多80後小夥伴人心惶惶。

照理說,有關於國家系統方面的負面信息,官媒們是幾乎不會發表“恐慌言論”的(你懂的)。

但是這次真的不一樣,足以見事態的嚴重

所以大家普遍都把這件事情看得很嚴肅。

存200万养老,够不够?存200万养老,够不够?
存200万养老,够不够?

好了,既然可憐的80後們(包括我)大概率已經不能依靠社保養老金來養老,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究竟該在退休之前存多少錢

關於這個話題,我和幾個朋友在群裡討論了很久。一個朋友說:以月支出一萬塊來算,我感覺在退休之後的20多年時間裡,存差不多200多萬養老金就足夠用了(1萬塊/月 × 12個月/年 × 20年 = 240萬)。

嗯,“200萬”這個數字,也的確是大多數中國年輕人對於養老儲蓄規劃的目標。

2018年,富達國際和螞蟻財富曾聯合發佈了一份《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介紹了他們通過調研分析得到的中國年輕一代對於養老儲蓄的認知和他們當前的養老儲備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35歲以下的年輕人對他們的養老前景持樂觀態度,調查對象中大部分人平均認為自己只要擁有163.4萬人民幣的養老現金儲蓄就已經可以擁有一份舒適的老年生活。

存200万养老,够不够?

不過,作為一名學精算出身的理工男,經驗的“直覺”告訴我,在距離退休還有

30多年的時間跨度裡,單純憑感覺來判斷我們需要多少養老金,是很容易出錯的

我一定要實實在在地算一下,才能得出一個令我信服的數字。

為此,我搭建了一個數學模型,輸入數據:30歲男性,現時工資2萬塊,工資平均年漲幅5%,通貨膨脹率3%,預計65歲退休,養老金目標替代率80%(有關於替代率的概念下一段會詳細講),社保能提供20%的替代率,活到85歲,退休後養老年金的投資收益率為年化4%,其他被動收入(如房屋出租等)每月2萬塊。

模型的測算得出結果:這名男子需要在退休前存夠1,083萬元

存200万养老,够不够?

看到這個結果,群裡的很多小夥伴表示不可思議:1,000萬,也太多了吧?你是不是哪裡算錯了?

然後他們開始細細研究模型裡的數,並提出質疑:一個月薪2萬塊的人(30歲),退休時(65歲)的工資能有10萬塊?這是超高收入人群了,應該不適用於我吧

但是,如果我告訴大家,10萬塊的月薪,未來可能就是一個社會的平均收入水平,你又會做何感想呢?

用不著驚訝,我來給大家看一組數據。

根據中國人社部公佈的統計數據,我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已經從1997年時6,470元/年(相當於月薪540元),上漲至2018年的82,461元/年(相當於月薪6,900元),20年間翻了10倍還多,年複合增長率接近14%

而我模型裡用的“工資平均年漲幅5%”,幾乎是一個常年不跳槽、不升職、工資只是按通脹水平每年進行略微調整的員工收入水平。所以他在35年的時間裡工資只翻了5倍,根本沒什麼值得驚訝的。

由此看來,對很多人來說,“月薪10萬+”其實也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夢想,幾十年後可能人人都是這個水平

只不過,那樣一個數字,在幾十年後所代表的真實價值,又有多少呢?

(有小夥伴可能會問為什麼用國有企業的工資標準?是因為私營企業的統計數字不準,比如為了少交五險一金而給員工以當地最低工資水平上報等等。所以國有企業的工資標準起碼可以反映中國一、二線城市居民的平均工資水平。)

存200万养老,够不够?

是的。忽略通貨膨脹的影響,用當前的貨幣購買力,去預測未來幾十年後的貨幣支出水平,是很多人在做理財規劃時候最最最最容易犯的錯誤。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養老規劃的時候,是拿著今天的生活支出水平,去計算幾十年後的養老金需求的:“退休之後,平均每個月給我1~2萬塊的生活費,就可以過得很不錯了。”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幾十年後到手的1~2萬塊,實際購買力可能只相當於今天的3,000~5,000塊

大家不妨問問自己,這點養老金支撐下的退休生活,真的是你奮鬥了一輩子想要過上的退休生活嗎?

存200万养老,够不够?

還有的朋友質疑說:就算是10萬月薪在幾十年後是個正常水平,也不代表我退休後每月需要8萬的養老金吧,到那時我已經不用存錢了、不用交稅了、不用養小孩了(因為孩子已經成年了),我還給自己買了重疾險和醫療險,所以醫療也不用操心了,所以8萬塊根本花不完啊。

先不說幾十年後的8萬塊差不多也就相當於今天的2萬塊,關鍵是我們站在今天這個時點,光憑自己的想象,是很難預知到自己退休時真正的開支需求的

按照發達國家的養老經驗,目前國際公認的、較為合適的養老金替代率(Replacement Rate)為70%~85%的水平,即我們退休後的每年被動收入能達到退休前年薪的70%~85%,才能維持一個比較安逸的退休生活水平。所以說,對於我們絕大多數的人來說,知道了退休前的工資水平,就已經大概可以估算出退休後每個月的開支需求了

大家可不要天真地認為我們這代人退休後的開銷會很少,

因為我們這代人退休後,是不可能像咱爺爺奶奶那代人一樣,整日呆在家裡看電視、到大街上跳廣場舞的。

你退休前的收入越高,你退休後的開銷也越高,正所謂“由儉入奢易,而由奢入儉難”。

你不想出去旅遊嗎?你不想提升一下退休後的生活品質嗎?

你重疾險的保額買足了嗎?50萬的保額在20年後還夠治癌症嗎?你知道因為醫療通脹比通貨膨脹更嚴重,所以未來的醫療險保費支出可能也要幾萬塊一年?你想象過自己七老八十的時候也有可能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需要找人長期看護?

你想過做財富傳承嗎?你不覺得在自己人生的最後時刻,卻沒有什麼財富能給後代留下(因為你自己的養老金都花得將將巴巴的),也是一種無法挽回的遺憾?

這些可都是需要錢啊!

存200万养老,够不够?

注: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GAO) ——美國審計總署。70%~85%替代率的得出,主要考慮了人們退休之後在繳稅、社保、商業保險、養老儲蓄方面的支出減少,以及人們在日常娛樂活動、外出旅遊、醫療保健、疾病治療和長期護理等方面的支出增加。

講了這麼多,除了想讓大家認識到我們80後一代未來養老將無法依靠社保養老金之外,還要給大家提一個非常重要的醒,那就是——千萬不要低估了自己應該需要準備的養老儲蓄金額

通貨膨脹的“複利式增長”與幾十年的時間差,都會給貨幣的真實購買力造成巨大的“創傷”。如果我們沒有提前意識到這一點,而是想當然地把200萬設定為了我們的儲蓄目標,一定會在退休後沒幾年就感到“捉襟見肘”。

就如那些官媒文章中所透露出的訊息,“80後恐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所以我們可能是“自力更生養老”的第一代,除了自己給自己的養老生活提前做好準備,我們別無選擇。

作為一名同樣苦逼的80後精算師,我可以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

這個1,000萬的養老儲蓄目標,不是我為了“販賣焦慮”而捏造出來的,而是基於一些很樂觀的假設用數學模型算出來的(我甚至還假設了當我們退休時,社保養老金仍可以提供20%的替代率,但如果我們真的一點社保養老金都領不到,所需要制定的養老儲蓄目標會更高,接近1,500萬)。

大家想一下應該也可以明白,為什麼最近這麼多官媒在集體“販賣焦慮”,難道不是說明中央政府已經希望這種養老金的現狀能夠引起大家的警醒與注意嗎?

存200万养老,够不够?

當然,與其抱怨與恐慌,我們如今的處境其實還不算太糟,因為我們還有時間

只要我們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種下憂患意識,每月多拿出一部分享樂的錢來做好養老儲蓄規劃,其實一切都還來得及

再另外,就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三種能力。

第一是賺錢的能力(賺不到錢就攢不下錢),第二是控制消費升級慾望的能力(可買可不買的東西,就儘量不要買),第三是穩健投資理財的能力(最近又不停有理財平臺爆雷,都是幾十億的虧損規模,如果不能確保投資的安全,那麼攢再多的錢可能都是徒勞的)。

讀完這篇文章並且內心有所觸動的朋友們,我祝願你們在退休的時候能夠過上更加閒適、安逸、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因為時間會獎勵我們這批最先開始未雨綢繆的人。

存200万养老,够不够?

歡迎加入我們的星球——

(已有超過1,320人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