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時間管理的孩子有何小訣竅?孩子要能自律,家長要會輔佐

作息時間表的重要性,與孩子的自律相關

前段時間一位清華學霸的作息時間表在網上流出,每天寫論文、做研究、看書的時間都安排得清清楚楚,並且每天六點半就起床,晚上十一點就睡覺。大學是最容易受到身邊同學影響、最難規範自己的時期,可是這位學霸卻依然能夠做到"自律",很多家長不禁拿出自家孩子跟學霸比較,感嘆不已。

很多爸媽在看完這張作息表以後,就開始興致勃勃地給自家孩子制定時間表,從洗漱到吃飯,每樣日常工作都被規範好,看起來十分理想。可到了最後,以執行作息表失敗告終的孩子卻不在少數。

善於時間管理的孩子有何小訣竅?孩子要能自律,家長要會輔佐

實際上,作息表的重要性與孩子的自律性成反比,孩子越自律,反而越不需要這樣一張表來規範自己,那對於不自律的孩子來說,就需要這張表讓自己每天都能夠高效學習。於是這樣家長們就開始苦惱了:越需要規範的孩子,執行作息表就越難,這麼一項大工程,真的有必要嗎?

孩子作業多,課業壓力大,效率不在線怎麼辦?

曾經有家長在網絡上指責老師佈置作業太多,孩子才三年級,每天就要做作業到很晚,基本的八小時睡眠都達不到。家長批評道:"我沒看到減負,只看到了重壓!"

善於時間管理的孩子有何小訣竅?孩子要能自律,家長要會輔佐

事後老師也做出了回覆,老師說道:"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完全是可以利用來寫作業的,午託的孩子如果不需要睡覺的,也很認真地把作業完成,並且孩子每天在校都有自習課,有些孩子會高效利用起來,而有些孩子就跟同學交頭接耳、傳紙條、玩遊戲。"

善於時間管理的孩子有何小訣竅?孩子要能自律,家長要會輔佐

所以說,不管作業量如何,不同的孩子所花的時間也會出現很大差距。因為畢竟孩子的學習水平、學習方式不同,甚至是家長的指導方式、給孩子的時間安排不同。

我們客觀地來看問題,孩子寫不完作業反而去怪罪老師,這讓老師也很為難,由於課後作業的安排需要綜合全班的平均水平,對有些孩子來說容易,而另一些孩子覺得難。並且多省的教育廳也給出規定,如果小學的孩子每天到九點還做不完作業,是可以申請不做的,這也是保障孩子能夠"減負"的一個做法。

孩子作業做不完,課後效率低,其實有很多的原因,我們可以來集中分析一下:

善於時間管理的孩子有何小訣竅?孩子要能自律,家長要會輔佐

1、 孩子是不是沒有利用好課堂以及課間呢?

課堂是學習最高效的時間,一節課40分鐘,如果能保證集中注意力至少30分鐘,孩子基本就可以吸收課堂上的知識,這樣哪怕只用課間五分鐘,就可以把所學的東西鞏固。很多孩子沒有及時複習,多半是因為沒有鞏固知識的意識,才只能在做作業的時候抓耳撓腮。

如果孩子在校不夠自律,回家以後的任務必然要重,況且在家中的效率是遠遠低於學校的,所以這也成為了家長們苦惱的一點。最應該做的,是提高孩子自律性。

善於時間管理的孩子有何小訣竅?孩子要能自律,家長要會輔佐

2、 做作業是否存在太多幹擾力。有些家長會在孩子寫作業時玩手機、看電視,這樣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思考的效率也會大大下降。

3、時間沒有進行規劃和壓縮。比如很多孩子吃飯慢,吃一頓晚飯的時間就消耗了很多本該用於學習的時間。這時候就需要一張作息表,讓孩子的吃飯。放鬆時間得到一個規劃,別上了飯桌就忘了時間,看了電視就忘了作業。

4、課餘興趣課的時間消耗大。現在的家長普遍會給孩子報興趣班,如果是舞蹈、鋼琴、書法等等,每天不練習就會退步,所以孩子不得不縮短學習時間,進行練習。

善於時間管理的孩子有何小訣竅?孩子要能自律,家長要會輔佐

5、作業難度大,孩子消化需要時間。當然了,有些家長也會覺得作業難,孩子要花上好多時間才能理解和吸收。

造成這種情況的可能原因一是老師的安排有問題,二是孩子的複習有所欠缺。家長應該多和老師溝通,看看孩子的缺漏在哪裡,確定了作業的合理性之後再帶著孩子高效複習。每次寫作業前,花上20分鐘左右的時間複習知識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怎麼規劃時間,才能讓孩子勞逸結合?

課後的時間沒有了老師的輔導監督,就更需要家長和孩子的緊密配合,才能完成好時間規劃。善於時間管理的孩子有何小訣竅?孩子要能自律,家長要會輔佐。要想真正做到勞逸結合,以下這些方面必須要明白:

善於時間管理的孩子有何小訣竅?孩子要能自律,家長要會輔佐

1、作業可以高效完成,也可以有所取捨,家長要掌握主動權。在做作業這一方面家長和孩子們並不是被動的,而是要掌握主動性。如果孩子在學校就完成了大量作業,回家以後就可以查缺補漏,把剩餘的時間用來做課外活動;如果孩子在校的時間沒有做作業,且任務量大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有所取捨。就比如說有些老師會佈置抄寫、作文、大量的數學運算等等,這些如果孩子平時自己就有通過書法課、閱讀、算術課做過的話,那麼學校佈置的任務就可以在跟老師溝通過後進行取捨,選擇最有用、最有助於鞏固知識的作業來做。

善於時間管理的孩子有何小訣竅?孩子要能自律,家長要會輔佐

2、作息時間表內要保證起碼的運動和放鬆。孩子如果經歷了一天的腦力活動,沒有做身體鍛鍊的話,很容易造成心理和身體的壓力過大。如果在家鍛鍊條件有限,家長可以跟孩子約定放學後在學校操場做20分鐘左右的運動,保證孩子大腦有一個基本的放鬆時間。

3、合理安排課外的學習。興趣班很重要,但也要在孩子學業有保障的前提下。如果孩子為了練習舞蹈、唱歌而耽誤了作業,就未免有些顧此失彼了。所以興趣班的選擇也很重要,儘量不要太耽誤孩子平時的時間,能夠在週末進行學習就可以了。

善於時間管理的孩子有何小訣竅?孩子要能自律,家長要會輔佐

總結

時間管理不僅僅是學習上的一大重點,更是一個人一生要學的課程。首先孩子要學會自律,及時主動地利用好學習和鍛鍊的時間,家長要進行輔佐,幫助孩子制定最合適、高效的作息表,才能保證孩子在有效地學習的情況下,也能夠勞逸結合,從而有個健康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