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古代文人寫稿第一大痛,經26年寫成的《國榷》被盜!

“老爺,不好了”夥計氣喘吁吁地跑大堂來,談遷剛披著衣服坐在高椅上,道:“東院那邊出什麼事了?吵哄哄的......”夥計趕緊湊上前說道:“老爺,家裡進賊了!我出來小解,看到一夥黑影從書房跑出來。”談遷聽聞,臉色立刻變了,大嘆一聲:不好!急急忙忙,抄起蠟燭燈奔往書房......

已經是四更天了,燭火串動的書房只剩下談遷一人突兀地坐在座椅上,他口中囔囔:竹箱就這樣不見了蹤影。這是他走遍各地,艱難蒐集取證而編撰成的《國榷》,前幾天,看著剛剛終於改好的書稿,談遷一臉的喜色,執筆在書皮上題了“國榷”二字,當珍寶一樣所在了竹箱裡,如今卻成了這般模樣。談遷嘴角都成了蒼白色,乾裂的死皮輕輕掉落在散落滿地的文本稿上。恍然間,他似乎明白了什麼,久久散去神采的眼神中,迸發了一股子決然之色,談遷咬緊牙關,低聲自言道:我還沒死呢,從頭再來!

號稱古代文人寫稿第一大痛,經26年寫成的《國榷》被盜!

談遷,蘇教國標版語文第九冊(五年級上冊)有一篇關於他的課文,作者蔣光宇,題目為《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他是明末清初的史學家,自稱“江左遺民”,因不願為官,以代筆、幕僚維持生計。談遷善諸子百家,各種學問都有涉獵,精研歷史,專通明朝典故,有著雄厚的史學底蘊。

號稱古代文人寫稿第一大痛,經26年寫成的《國榷》被盜!

從1621年(27歲)到1647年(53歲),“六易其稿,匯至百卷”,始完成這部編年體明史,全書約400萬字,取名《國榷》。

號稱古代文人寫稿第一大痛,經26年寫成的《國榷》被盜!

《國榷》寫成後,上天跟他開了一個玩笑,1647年,《國榷》手稿被小偷當貴重物品竊走,談遷每日以淚洗臉,夜不能寐,後來終於從痛苦中從痛苦中走出,他決定重修新稿,經4年不懈努力,日夜奔波,終於寫成新稿。寫成新稿後,高齡的談遷帶著新稿北上,訪前朝逸聞並實地考察,從而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實、精彩,史學價值極大,可信度非常高。談遷也到了油盡燈枯之際,病逝於途中,所著《國榷》署名:江左遺民,留於世。但由於對滿清頗多貶責,當時並未廣泛流傳。建國後,由張宗祥著手整理校訂,編為108卷,1958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號稱古代文人寫稿第一大痛,經26年寫成的《國榷》被盜!

同時也要看到,談遷所修的《國榷》史學價值極大,是後來者清廷所官修妖魔化失真的明史反襯出來的!

從1644年清軍入關,戰事極為順利,沒過多久就佔領北京,第二年,清朝為了達到擺出明滅清興朝代更迭的姿態,籠絡明朝遺老和降清漢臣,決定設立史館,擬修《明史》,給明朝劃上句號。但前期提出修明史處於政治輿論價值考慮,但接下的時間,清政府可沒有這麼多時間修明史,因為平亂不止、人才缺乏。直到三十多年過去了,康熙朝,官方才開始全面修明史,歷九十多年,經三度修撰、編輯和刪改的《明史稿》終於定稿(武英殿本)並公開刊印和發行。

號稱古代文人寫稿第一大痛,經26年寫成的《國榷》被盜!

這個《明史稿》幾度修改也透露出了清統治者的無知和虛偽,主要由萬斯同、王鴻緒、張廷玉修撰,萬斯同本著還歷史真實一面的責任感,不食清朝俸祿,走出了修明史的第一步,而且基本保障明史的真實性,後來王鴻緒基本是剽竊萬斯同版,並做了大量的修改,從而形成了王鴻緒版,到了張廷玉手裡,就完全脫離作為史學家的基本職業素養了,每修改一段,就給皇帝看,皇帝也頗有興趣,經常給出修改和編撰意見,張廷玉則完全遵照皇帝的意思編撰。張廷玉版明史基本是清帝和編撰者合著的妖魔化明史小說了!明史的修撰過程歷經近百年,有著康熙、雍正、乾隆幾個皇帝的指導,其成書顯然離真正的明朝歷史相差甚遠了。由此可見清廷史家修史已經喪失獨立性,並且諸多清廷史家被世人所不齒,可評為歷朝歷代無恥史家排名榜數一數二的存在了。

號稱古代文人寫稿第一大痛,經26年寫成的《國榷》被盜!

總之:清廷作為談遷之後來者,1645年做準備,1678年,雍正確立正式開始修明史,到1739年正式刊行,經過九十多年,1789年改修的明史收入四庫全書,官修明史結束了。

正因《國榷》跳過清修妖魔化嚴重失真的明史,從而具有著極高的史學價值,成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

談遷寫《國榷》的典故可謂是經歷了文人寫稿第一大痛:歷經26年才寫成《國榷》,卻被盜,但是他站起來了,抱著厄運打不垮的信念,用希望之光驅散了絕望之雲。

正因為其厄運拖不垮的信念,才成就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鉅著,談遷也因此名垂青史。

號稱古代文人寫稿第一大痛,經26年寫成的《國榷》被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