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幅至少是房价涨幅的10倍

关注火虫课代表,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帮你远离成长误区。

1、

未来最值钱的是影响力


“我的书在京东上了首页”。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在十八线小城市工作的80后宝妈,笔名兔妈,从月薪300到现在成为畅销书作家,我也算是一路见证了她的成长。过程虽然很坎坷,但收获也远超预期,现在的她不仅成为了一名文案讲师,有几千名付费学员,还通过文案实现了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躺赚“目标。


以前我也听过很多关于普通人通过写作逆袭的故事,可总觉得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是不可复制的成功,成功率可能比中彩票的概率还要低。


近几年,我发现身边很多人都通过写作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有的文字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在各大平台输出,现在已经小有名气,通过接广告都能赚取近万元;有的直接做起了自由职业,收入翻了十几倍;有的人工作与写作毫无关系,也能通过写作副业每月多赚3-5K的零花钱,头条上这类作者居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的兴起,写作不再是文字工作者才需要具备的核心技能,已然成为了国民必备的能力之一。


罗振宇也曾说过:“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有两个能力:第一是写作,第二是演讲。“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写作。无论什么职业,只要掌握了写作能力,他的市场竞争力就提升了一倍!


会写作的化妆师,变成了会种草的美妆博主。

会写作的导游,用文字记录美景,成为千万人眼中的旅游达人。

……

李笑来: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幅至少是房价涨幅的10倍


之前一直想写一篇剖析写作的文章,为什么写作的影响力会这么大,为什么这个时代变成了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正好最近读了《写作是最好的投资》,这本书记录了作者Spenser是如何从一名普通职员,逐步成长为百万级粉丝大号的号主及畅销书作家的历程,书中还有他多年来写作的总结和感悟。


2014年Spenser结束了四年的体制内的工作,独自一人前往香港读研究生。从那时开始在公众号上写作,初衷是用文字记录生活。


2015年秋毕业后,Spenser和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一样,面临找工作的压力,家人希望他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可他不甘心继续过着一眼看到未来的生活,他想要在香港做出一番成绩。


Spenser凭着敏锐的嗅觉,发现了投资的商机,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些关于理财的文章,后台收到全国各地的读者咨询。Spenser开始钻研这个领域,发表更多的专业文章,在没有任何人脉和资源的情况下,迅速积累了很多渠道和客户,做起了自己的小事业。在写作过程中Spenser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实现了商业价值和职场上的快速提升。现在成为了畅销书作家,公众号粉丝数高达百万,还拥有数十万付费学员。


书中有很多关于写作的方法论,不过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对写作是最好的投资这方面的见解,看完之后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李笑来: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幅至少是房价涨幅的10倍


2、

为什么说写作是最好的投资


1、 建立个人品牌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说:“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


近些年,大家都有意识地打造个人品牌,像商家经营品牌一样维护自己的人设,抢占用户的心智,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Spenser在2015年发现海外资产配置特别火,内地很多高净值的客户都在投资海外的金融理财产品,于是,他专门在公众号上发布专业理财科普的文章,坚持一段时间后,后台很多粉丝都私信向他咨询理财方面的知识。后来,

他通过公众号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很多客户和渠道,通过资源整合,毕业后仅五个月就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


Spenser的个人品牌是一个理财达人,有需求的目标人群和感兴趣的潜在人群都会持续关注他。公众号上有成千上万个作者,大家为什么认准了Spenser?这可以归功于他成功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在排版、配图、文字风格上都自成一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公众号,朋友圈也是一个打造个人品牌最好的领域。


兔妈在她毫无影响力的时候,就开始打造自己的人设。她每天在朋友圈发关于文案的思考,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她擅长写文案,商家有需要的时候会主动找到她。在接到私活时,她会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收款截图和顾客的好评,如此一来,她的文案写作能力就被更多人认可,很多客户还会主动帮他介绍新客户。


这就是个人品牌的威力。一个好的个人品牌,能长期稳定地吸引优质的目标人群,积累忠实客户,并且还能让客户主动传播,帮你提高影响力。写作,无疑是塑造个人品牌最好的方式。


李笑来: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幅至少是房价涨幅的10倍


2、 多维度变现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再好、能力再强,如果只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有名气,无法进行传播,那么也成不了品牌。


自媒体写作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同样是写一篇文章,以前可能只能被几十个人看到,现在光在一个平台上曝光率就可能达到十几万甚至上百万,而且一篇文章可以全网发布,影响力可想而知。


李笑来说:“你要相信,就在未来这几年,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幅至少是房价的涨幅的10倍。”当你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时,你变现的途径就会越来越宽。


写作变现的方式总得来说可以归类为两种:直接变现和间接变现。


直接变现:用时间和技能换取相应的报酬,如:开课、投稿、打赏等。


Spenser有了自己的影响力后,开始开设自己的写作课程。第一次开设训练营,营业额破百万,后面接连开了好几次,如今已经拥有近10万名学员;公众号的广告费每年都在递增,商家络绎不绝……


间接变现:在影响力的作用下,带来的附加价值。如:口碑、名气等。


《安家》中徐文昌凭借自己对老洋房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后,出版了《梦回十里洋房》。这本书为徐文昌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地改变。富二代龚老板要出售老洋房时,指名道姓地要徐文昌帮他卖房(成交的话佣金高达百万); 安家天下的董事长看完徐文昌的书后,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下决定要重用他……这些都是间接变现带来的附加值。


Spenser说:“没有写作,我可能要多奋斗十年。”写作,是门槛最低的投资方式,不仅能打造个人影响力,还能提升你的个人价值,让你的身价倍增。


李笑来: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幅至少是房价涨幅的10倍


3、 突破圈层界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生下来就被归类到某个圈层中,小时侯我们的圈层是由原生家庭决定的,父母是富豪,那你就属于上流阶层;父母在家务农,那你就是农民工子女……先天的圈层我们无法改变的,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你和你下一代的圈层。


Spenser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员,因为擅长写作,收入翻了数十倍,进入了更高级的圈子,结交了更多的优质人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在2016年的时候,谈起李笑来老师、吴晓波老师,还是仰望大神的姿态。一年左右的时间,自己就能和他们同台分享,这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对于大多数职场人士来说,升职加薪很快就会陷入瓶颈期,怎么努力也上不去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只是为了升值加薪,而没有在考虑过圈层问题。


如果你的眼光只停留在眼前的利益上,就会想方设法地考虑怎么赚钱,甚至为了多赚一点零花钱,廉价地出卖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力。


我以前有一位同事为了多赚点钱,他白天正常上班,下班后还去火锅店兼职卖啤酒,一段时间后由于身体透支,在工作上经常犯错,后来在一次重大失误后被公司辞退了。


而另一位同事则与他恰恰相反,吃饭从来没有超过20元钱,却舍得花大几千元报写作培训班。刚开始大家都觉得他很傻,毕竟一个培训班就花掉近两个月的存款。后来,这位同事成功跳槽到一家大公司,工资直接翻了一倍,后来还接连升了好几级。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此后每年都会花一笔学费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


写作是一项长期投资,虽然短时间可能无法产生很大的收益,但是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它的回报率却是最大的。掌握写作的核心能力,你的职业道路也会越走越宽。


李笑来: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幅至少是房价涨幅的10倍


3、

掌握三大思维,构建个人品牌资产


我们已经知道个人品牌能让普通人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回报,那具体应该怎么提升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呢?


1、产品思维,做精做深

Spenser说:“每一个成熟的职场人都需要产品思维,把自己的职场形象当成产品来打造。”


产品思维指的是你要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大到你的品牌定位,你想传递什么形象,你想如何提升自己的势能,小到每一篇文章的布局。


用我们最熟悉的化妆品举个例子。每个化妆品品牌都有自己的明确的定位,明确的目标人群,比如城野医生,它的定位是问题肌专家,护肤理念是简单、科学、有效,用最简单的成分解决顾客的皮肤问题,目标人群在19-30岁。那么城野医生每一次做品牌宣传活动,每一篇文章,都要向目标人群传递它的品牌形象。


在写作时如何培养自己的产品思维呢?


每个领域,大家只要看几本书就有发言权,就能输出一两篇文章,可想要持续地输出,则需要对该领域有更深入地了解。


Spenser刚开始在公众号上发布理财文章时,他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比他专业、业务能力强、会写作的人多了去了,可为什么Spenser火了呢?


因为Spenser目标很明确,成为理财领域的专家。知识储备不够,他就疯狂输入;不知道写什么,参考前辈们的案例。一段时间的持续输出后,他的专业能力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专业人士,自然被粉丝们认可。


很多人在系列输出时,没有清晰的写作方向,很快就会不知道写什么。想要持续地系列输出,我们需要具备产品延伸的思维,主要分为垂直延伸和水平延伸。


垂直延伸指的是在同一领域中的不断延伸。又分为在某一领域从高到低的向下延伸、从低到高的向上延伸或者两者兼备的双向延伸。


比如,我的定位是解决职场人士的成长误区,关于成长的话题有很多,如写作、表达、逻辑等,把每一个话题进行细分,每一个细分的子话题都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这就是向下延伸;当你写了某一个话题时,发现其概念和原理还可以再继续深挖,在深挖某个话题时,又延伸出了其他想法,这就是向上延伸;双向延伸指的是两者同步进行。


水平延伸指的是在不影响定位的前提下,进行其它领域的水平延伸。


比如,我的定位是解决职场人士的成长误区,这些人群除了工作中的写作、表达、逻辑需要提升之外,他们还需要面试、读书、学习新的技能等,这些都是我水平延伸的方向。


总而言之,想要在某一个领域发光发亮,必须对该领域了解地更深更透彻,找准垂直领域持续发声,这样才能提升你的品牌影响力,强化读者对你的认知。


李笑来: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幅至少是房价涨幅的10倍


2、用户思维,增强粉丝粘性


很多人写作时,写着写着就自嗨了,想到哪写到哪,全然不考虑自己写的内容和读者有什么关系,这类人就是缺乏用户思维的典型特征。


用户思维是什么?《参与感》书中是这么解释的: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口碑为王,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就是让用户有参与感。


如何培养用户思维呢?


(1)洞悉读者的阅读需求

当你找准了自己的个人定位后,你的每一篇文章都要为某一人群量身定制。在写一篇文章之前,首先要考虑这篇文章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品牌调性。比如,我是专注职场&成长的,如果我写一篇出轨的文章,那么就是不符合我的品牌调性的。


其次,你要考虑这篇文章是不是满足了读者某方面的需求,解决了他的问题,他看了这篇文章能获得什么好处。我们可以从留言中找到粉丝的问题,如果自己粉丝不多,可以去其它作者的留言下找,以这些问题为写作前提,内容更能得到粉丝认可。


最后,写完文章之后,可以以读者视角阅读一遍,如果你是读者,看完这篇文章后你的问题有没有被解决,词语上有没有存在歧义等等,及时查漏补缺。


(2)理解读者的阅读场景

了解读者的阅读目的后,还要理解读者的阅读场景。大部分读者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公众号和头条的文章,他们想知道一些新的讯息,却又不想深入思考。所以,我们要尽量把文章内容写得通俗易懂,又有信息增量,才会让读者感觉受益匪浅。


写作时为了提升读者对你的依赖,还要培养自己的独特视角。同一个话题在各个平台上都有很多文章,如果你写的跟别人没什么区别,甚至比别人写得还差,那么读者为什么要关注你呢?


所以,为了避免内容同质化,同样写一个话题,你的思考要比别人更深入,你的信息增量要更多,你的解决方法要更接地气……


当你越来越了解你的粉丝,你的粉丝数量就会越来越多,粉丝粘性越来越强,那么你变现的路径就会越来越宽。


李笑来: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幅至少是房价涨幅的10倍


3、社交思维,影响力倍数扩散


Spenser说:“未来一切商业都会社交化。懂互联网社交传播的人,就拥有了通往商业世界的钥匙,会展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懂得运用互联网传播的人,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还能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1)平台联动,一举多得


虽然现在新媒体矩阵在不断扩大,但是团队和个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作者只会主营2-3个优质平台,其它平台直接复制粘贴。只要一个平台做出业绩了,这个成绩就会成为强有力的背书,适用于各个平台。


比如,很多作者的介绍中都有X平台签约作者,这些背书证明了作者的实力,在写作水平相当的两个作者中,我们会优先选择关注这类作者。当你认可这位作者后,也会更加愿意关注他的其它账号。


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两极分化现象。只要你在一个平台有了知名度后,可以利用这个平台的知名度为其它平台导流,多个平台联动,你的影响力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2)吸引定律,结交更多优质人脉


吸引定律又称为吸引力法则,指你的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时,跟这个领域有关的人和事都会被你吸引。


Spenser还是一个无名之辈时,他希望通过写作获取一份不错的收入,在用心经营公众号几个月时间后就受到很多大咖和粉丝的关注,成功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在写作领域有了影响力之后,开始接广告、出书、开课等,还结识了各界的行业精英,这些业界精英不少成了他成功路上的贵人。


如果你喜欢写作,那就把写作当成一项长期的事业来经营,只要你用心经营自己的品牌,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等你有了一个良好的口碑,各种优质的人脉都会向你靠扰,自然就能名利双收。


李笑来: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幅至少是房价涨幅的10倍


结语:

Spenser说:“我认为,在没有资金、没有资源、没有人人脉的情况下,写作,是提升职场影响力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没有之一。”


如果你不知道未来的职业道路该如何规划,那么不妨从建立个人品牌开始,通过写作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让未来多一种可能性。


关注火虫课代表,帮你远离成长误区

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收藏哦~


延伸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