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信暫停發行TOT 房地產政信ALL IN?

櫻桃味的胸毛君


川信暫停發行TOT 房地產政信ALL IN?


近日,有小夥伴向胸毛君透露,四川銀保監局已於2月最後一週暫停了四川信託所有TOT產品的備案與發行。這一措施以口頭形式傳達,目前未見相關文件。


為了核實上述消息的真實性,胸毛君找來了川信二月第三週與三月第一週的產品推介列表:


二月第三週,川信一共計劃發行30個集合類信託,其中TOT項目9個(蜀都、錦繡、豐盛、申鑫、申富、百福、蓉城、錦江),地產項目18個(太平洋1號、信申2號、恆大童話世界一號、信達1號、自貢賽獅、信棠三號、金陵資產優選、協信天嬌、盛世7號、恆泰優資、儒辰臨沂、當代武漢優債、中昂別院、遵義濱江和城、童信1號、溫州多弗綠城、正黃學府天驕、實地周口九里香),政信項目3個(新津城投、惠政優債、郫都城鄉)。


而到了三月第一週,川信一共計劃發行18個集合類信託,其中地產項目14個(童信1號、太平洋1號、信申2號、信棠三號、金陵資產優選、協信天嬌、恆泰優資、儒辰臨沂、當代武漢優債、中昂別院、溫州多弗綠城、正黃學府天驕、實地周口九里香、聖樺昭通錦悅府),政信項目4個(新津城投、華申15號、南充現代物流園、惠政優債)。


兩相比較,TOT項目確實消失不見了。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產品結構上的調整是否來自監管意志;不過僅從結果而言,川信確實暫停了TOT項目的發行。


自2019年底因安信信託大面積項目逾期引發信託業第三次風險排查以來,監管之手似乎越握越緊。關於川信TOT產品的相關情況,不器財經去年曾在《四川信託TOT“爆發”之謎:飲鴆止渴還是續命良藥?》中進行過風險提示。


然而,相較於去年,川信今年的情況似有惡化。其中標誌性的事件是,其TOT產品的認購門檻已降低到了30萬元人民幣;同時,自二月第三週開始,川信還上調了6個TOT項目的收益率。


川信暫停發行TOT 房地產政信ALL IN?


由於過去數年踩中多個網紅雷,加上資金池規模較大,TOT項目對川信維持自身流動性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因此,小夥伴認為這種改變來自監管壓力,且監管的意圖是“防止風險持續擴大”。不過,胸毛君並不完全同意這一觀點。


站在監管的角度來說,如果要“防止風險持續擴大”,不可能採取簡單停止TOT備案這樣的措施,此類措施不僅不能防止風險擴大,還會在短時間內刺破氣球,無異於“一刀砍死”川信。因此,監管的思路一定是邊堵邊疏。


往哪裡“疏”呢?


2020年最大黑天鵝新冠肺炎對經濟的衝擊已經引起了業內對於逆週期調節的預期,近期城投債利率下行與房企股票暴漲也印證了這一點。僅從時機而言,目前或許處在金融機構大規模轉移壞賬的前夕。


此外,考慮到傳統上,民營背景的信託公司並不是政信項目的主力(民營企業與地方政府無法平等對話的天然劣勢),而川信近期開始加大政信項目的發行推介力度,胸毛君的猜測是:四川信託應該是與銀保監局就未來數年的業務重心達成了一致——


收縮TOT的同時大量增加政信與房地產項目規模。


房地產一直在川信信託資產中佔據相當大的比例,但該公司的政信項目卻並不多見(去年一週至多一個)。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我們大概可以看到這樣一幅場景:政信與地產取代TOT成為川信佔比最高的信託資產,同時隨著城投債利率的下降與宏觀貨幣政策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信託公司開始搶食政信項目,此類項目的收益也隨之走低。


對於這種產品結構上的變化,川信方面的回覆是“由於疫情期間,整個行業的資金募集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經過公司綜合評估,我們主動調整了新項目和TOT項目的發行節奏及比重,平衡業務發展。我們的新項目及TOT項目之後均會有序推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