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河湾人家

【荐读】河湾人家

【荐读】河湾人家

下游电站修成,酉水河就把长潭淹成了河湾。当年长潭可是宝地,而对面的河湾山寨在半坡的丛林中,隐约可见。我们从老寨沿酉水河漂流到长潭,在这叫河湾的地方,看见水岸上有几只废弃的旧船,也有正在做新船的人们。背景是河湾山寨,中间有几抹桐籽花正开着,隔远了,只看见白色的花。右边的半岛有一小山似的竹林,转过小岛,就进了长潭。

长潭水面成湖,一岸成山,一岸则是许多古树和长卷的竹林,临水一侧,船只星星点点,铺满了半个河面,更多的船靠近古树底下的码头上,一地橫七竖八,很有精神。竹林的另一边,村落就沿着竹林向下游延伸。不听话的炊烟离开屋顶,穿过密集的竹林,去水面上偷情似地看人家打鱼,听船人吆喝。

当年的摆手堂就在寨子中间,左右紧紧临了人家。摆手堂坝子边的石柱上,屋角的飞檐上,门洞的石楞上,处处有精美的雕刻,主题都与鱼有关,与水有关,当然,更与村庄宏大的祭祀,与族人悠扬的摆手有关。村庄的人家,板壁上到处挂着鱼网,白色的,下面是绿线系满了灰色的铁锥儿。板壁当然是久经烟火或者久经风雨的黑色。一寨过去,才知道他们隔水是这样的近,几十户人家,十来处码头,从灶屋门口,透过几根亮脚的竹林,就能看见光波摇摇的水面。从坝子下自家的码头,不过十来步铺满竹叶的光滑石梯。虽说满河是船,但自家那只就在脚边靠着,解开拴船的索子,转身一撑篙,混在炊烟里,水雾下面,穿行在水面百船中间,就搞不清谁是谁家的主人,要等河岸上女主人简单的呼喊,烟雾里一声应答。这时,网已收完,饭已熟了。

现在这栋复制的摆手堂,里面已经成了土家民俗文化的展览馆,除了神龛,部分窗雕和残断的石碑是旧物。很多东西是添加的与土家文化有关的物件。白孝长是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一边给我介绍祠堂,一边给我讲故事。

摆手堂本是彭氏宗祠,白家的祠堂在恐虎溪那边的山上,这河湾两岸,不,应该是这酉水河两岸,主要居住着彭、田、白三姓,他们千年前从遥远的东方迁移到这美丽的酉水河两岸,世代更迭,以打鱼和耕作为计,繁衍到今天,有了他们自己的歌谣和舞蹈,有了他们自己的织锦和雕刻,有了他们自己的民风和规矩,这酉水河沿岸就成了土家文化的摇篮,土家摆手舞的发祥地。今天,依然化石般闪烁着土家文化的光辉。河湾当是土家族居住的典型村落。

白孝长的第一条船,是他自己十几岁时用一根硕大的茨木挖制的一条独木船。这支木船陪他往返长潭到后溪读完了初中和高中。一心玩水的他,读书不用心,注定他离不开山寨,只能与水、与鱼、与酉水河打一辈子交道。说起这些,白孝长一改先前沉默不语的样子,变得快乐起来,天真得像回到了童年。

河湾有百多户人家,600多人口,基本上在酉水河上往来,上到老寨,下到常德,都有河湾人的身影。

白孝长在酉水河打过最大的鱼是五十三斤,在蓬船上住得最长的一次是往返保靖的半个月,边打鱼边上河岸的集镇卖鱼。他一生帮村庄的人们共做过十三条新船,他当过最大的"官"是长潭村计生专干。他告诉我,长潭当年有两个很大的碾房,桐籽树没有毁的时候,就是这四月,酉水河两岸漫山遍野开满了桐花。秋天,各家的屋角堆积成山的桐籽,村民围着要剥十多天。碾桐籽米的大碾槽和大石圆碾现在因修电站已沉入江底,一套榨木已被村民劈做柴块烧掉了。

当年河湾人在酉水河上东奔西走就两件事,要么往下游常德贩卖山货,主要是桐油,要么沿途打鱼卖鱼。张万新的小说《马口鱼》写得虽然有点夸张,但在酉水河上,类似的故事不止他这一件。白孝长是捕鱼的高手,各种捞法他说起来如数家珍。他更是吃鱼的行家,在他眼里,酉水河豆腐鱼,只有他做得地道,豆子泡到什么时候,一瓢往磨眼中添多少,豆腐做多嫩,什么鱼配搭…全套理论在肚子里,像抽丝一样从嘴巴里吐出来,弄得我口水直流,差点忘了照相这本职把戏,我甚至怀疑自己每次到白小双家吃的是不是做得最好的酉水河豆腐鱼。

酉酬电站和石堤电站的修建,两头两尾切断了河湾人水上活动的范围,而且高峡平湖之后,改变了长潭村落和河湾山寨相对的命运。昔日遥远的山寨成了自然临水最近的人家,而长潭一寨就被迫退岸上移,房子是移了,包括摆手堂,但远古的竹林呢,那炊烟笼罩的古树呢,全沉入了江底,还有那石级古道和那圆圆的大石碾子,而且好像长潭这个名称都搞丢了一般,现在统一叫河湾山寨。我站在摆手堂前的坝子上,茫然地望着新的水面,怀想着旧时的长潭……

【荐读】河湾人家

阳光一逗留,就把诗句刻在了河湾的臂膀上,让人阅读这如水的年华

【荐读】河湾人家

曾经捕鱼的笼子,而今装满了传说

【荐读】河湾人家

一个民族的过往,被蓝天白云一包裹,就成了一部史诗

【荐读】河湾人家

酉水河的渔家,风里来,雨里去,吃住在船上,河谷里总是有许多美好的和不熄灭的光斑

【荐读】河湾人家

这些村庄,虽然经历了一千年的浸泡,白云也含情地往返,就是改变不了黑瓦的颜色和蓝天的倒影

【荐读】河湾人家

这断裂的残碑,却有不散的灵魂

【荐读】河湾人家

每年的端午,他们会用米粒追忆先贤

【荐读】河湾人家

这虾网装着河湾悠长的岁月,一头在岸上,一头在水中

【荐读】河湾人家

村庄的眼神,水乡的记忆

【荐读】河湾人家

村庄在绿水浸泡中沉沉睡去,又在薄雾的抚摸中兴奋地醒来

【荐读】河湾人家

母亲和孩子,是每个村庄最精美的主题

【荐读】河湾人家

村庄抱着渔船做梦,渔船在微笑,黑瓦在呼噜

【荐读】河湾人家

在记忆的远景里,在暖春的故事中,木梯不能是这样的姿势

【荐读】河湾人家【荐读】河湾人家

摆手舞凝固成历史,时间就开始燃烧

【荐读】河湾人家

记忆的酉水河

酉阳“战疫英雄”冉俊怀平安归来啦!(附独家专访视频)

91天,优良率100%!为酉阳自豪!

【关注】疫情形势好转,酉阳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荐读】河湾人家
【荐读】河湾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