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清华大学国际招生政策,谈谈教育公平

在中国,如果问到最好的学校是哪所,脱口而出的一定是清华北大。

所以,这些学校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就清华大学国际招生政策,谈谈教育公平


清华大学的国际招生政策,并不是最近才发布的。当然,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再刷了一些网上的言论,所以来谈一谈。

本来想要把标题起的再戏谑一些的,但是一想人的思维是不能被局限在几个选择之内的,所以还是用了一个极其老套的名字。

要求大概如上图所示。

我见已经有一些专家发表过相关言论,我本人对专家是保持着一种怀疑态度的,所以没有细细的去读。本文只谈论一些自己的思考。

就清华大学国际招生政策,谈谈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一直饱受诟病。

世界上各种人都有,有钱的,有权的,没钱的,没权的……

有钱和有权之后,会出现一些信心爆棚的人,便用自己的钱和权去挑战一些边界区,不公平便出现了,损害了无数人的利益。

没钱且没权的人,便会努力渴望公平,因为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对他们是有利的。

有钱有权的人只占少部分,而大多数人则没有少部分人那么富有。

大多数人的躁动是极其可怕的,为了维护大多人的利益,公平一直被提在日程上。

清华大学的国际招生政策,对外国人来说可能有些难度,可是对于移居外国的中国人来说似乎有些轻而易举。

就清华大学国际招生政策,谈谈教育公平


这是不是一个政策漏洞我不知道。

因为官方说,会对这些申请者进行面试复审。

至于结果如何。还需要等待时间来检验。

国际招生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吸纳外国更多优秀并且热爱中国的人才,而不是绕了一圈,又把自己人招了进来。

这些自己人并不是不够优秀,而是走错了舞台。

那些没有条件出国的自己人,需要经历人生中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生大考。

数以百万计的考生,最后可以进入清华北大的可能只有不到一万人。

而这些换了一纸国籍的自己人却可以躲开这些竞争,轻而易举的进入几百万人都渴望进入的名校。

就清华大学国际招生政策,谈谈教育公平


能说不公平吗?

貌似也不能,毕竟人家是外国人。

但是也绝对不能说公平!

我们不怕外国人进入这些学校,

而是怕那些披着自己人外套的外国人进入里面。

如果让自己人进入里面,

会让更多人相信一纸国籍可以改变命运,而不是努力。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着去寻找那些可以钻的漏洞。

不公平的裂缝会越来越大,

后面发生的事情可以尽情想象。

很多事情是不能彻底杜绝的,

不期望一个自己人都不放进来,

只期望这个度是可以把握的。

好刀要用在刀刃上,

让政策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

让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可以认识到中国,

而不是沦为少数人偷奸耍滑的手段,

宁缺毋滥还是很有必要的。

清华已然如此,

别的大学也差不多,

这究竟是让更多外国人可以走进中国,

还是让政策沦为少数人的游戏,

让我们拭目以待。

喜欢不妨点个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