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貞觀七年,夜,太極宮內,燭燈映照下,李世民的臉慢慢浮現潮紅。

別誤會,他沒喝酒,只是在看兩首詩——《詠內人晝眠》《美人晨妝》,作者是蕭綱,隋朝的宮廷詩人。
“太豔俗了!太變態了!除了朱唇、舞腰、衣領、繡鞋、枕蓆……詩的內容就沒別的可寫了麼!”
再翻翻其他的宮廷詩集,李世民更是怒不可遏,夜召秘書監虞世南。
“虞愛卿,大唐始建,百廢待興。首先文壇就得改革,齊梁萎靡的豔詩,該整頓啦!”
“陛下所言極是,微臣也感前朝所推宮體詩,皆是浮豔倚靡之調,我們應該文藝復興!”
當晚,李世民在《帝京篇序》寫下了:“庶以堯舜之風, 蕩秦漢之弊。用鹹英之曲, 變爛漫之音”的改革方法。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李世民就這樣帶著他的一眾權臣:虞世南、魏徵、顏師古、李百藥、上官儀……高舉出“雅正詩風”的大旗。
然而,這次以帝王主導、以宰相等高級領導幹部為主力的文風改革,無論如何開大會、作講話、發文件、樹典型,還是收效甚微、偃旗息鼓。
別擔心,大人物搞不成的事,最後被幾個小人物給搞成了。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公元668年,沛王府悄悄差人給英王送了一封鬥雞戰書——《檄英王雞》。
此駢文戰書句句精妙,引得英王宮內爭相抄錄傳閱,“兩雄不堪並立,一啄何敢自妄?”“血戰功成,快睹鷹鸇之逐”“雌伏而敗類者必殺,定當割以牛刀。”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此事很快被唐高宗知道,他勃然大怒,“老子平生……不對,朕平生最恨人鬥雞,他們不知道嗎?”
宮人連忙寬慰,“陛下息怒,或許沛王只是受人蠱惑,想必就是兄弟間的玩樂。”
“哼!皇家兄弟間哪能有玩樂,皇家兄弟間哪能隨意下戰書?先帝當年在玄武門……他們都忘了嗎?”此文顯然觸碰皇家禁忌,“傳朕口諭,將此文作者驅出王府,永不再用。”
此刻,《檄英王雞》的作者王勃還在王府內優哉遊哉地喝著專供宮廷的重碧酒,那年他才18歲,時任沛王府“修撰”,實際上就是沛王李賢的伴讀書童。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王勃自幼才華過人,兩年前科試及第,官從七品。他從連接晉陝峽谷的古道渡口走出,離開慈母嚴父的教誨,步入帝國中心長安,本以為未來官運亨通,沒想到一篇鬥雞文讓他的夢全碎了。
也許,這是命運刻意安排。
騷年,宮廷筆桿子不適合你,你要離開長安,遊歷大江大河,開闢唐詩的新時代。
“入蜀”是王勃文化覺醒的開端,也是唐詩的開闢之旅。
山勢險峻的蜀州,沿途他感受到壯麗山川的感召。追隨著內心的感受,不禁嘆出“嗟乎!山川之感召多矣, 餘能無情哉?”
王勃至今現存以賦為名的大作共12篇, 其中6篇作於遊蜀過程中。他全然忘記了多年長安宮廷詩文的教條,直抒胸臆“悲涼千里道,悽斷百年身。”
在蜀地,王勃還遇到了一個人,他談吐不俗,出口成詩,他叫——盧照鄰。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王勃看到的盧照鄰可不是來旅遊的,他剛剛從益州新都縣尉職位下崗,踟躇於蜀州。
一樣的少年經歷,一樣的坎坷仕途,一樣的極致浪漫,一樣的熱愛蜀州,盧照鄰和王勃一見如故。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我要知道蜀州這麼美,我早不在長安待著了。”王勃說。
“老弟,這不是我第一次入蜀,十年前我就來過一次。”盧照鄰說。


盧照鄰沒有吹牛。
弱冠之年他進入鄧王李元裕府中擔任典籤。此後十年間,鄧王輾轉多地任職,在此期間,盧照鄰有了他的第一次入蜀經歷。
那年,23歲的盧照鄰到了司馬相如的家鄉——琴臺,寫了一首《相如琴臺》,記述所見所感,“聞有雍容地,千年無四鄰。園院風煙古,池臺松檟春。雲疑作賦客,月似聽琴人。寂寂啼鶯處,空傷遊子神。”
看!唐詩的江湖已經翻騰起來,新的創作風格悄然生長。
那年,千里迢迢來蜀州,盧照鄰還為鄧王的姐夫、駙馬都尉、益州長史喬師望的文集作序。
盧照鄰這篇《駙馬都尉喬君集序》確實好,從周文王、孔子以來的文化興衰一路講起,周室衰落,禮崩樂壞,到戰國時代,諸侯殘殺,天下變成戰場,到秦滅六國,廢先王之道,代以愚民 之政,焚書坑儒,摧殘文化……其境界格調自非宮廷詩人所能望背。
蜀地風物,自古奇絕。王勃和盧照鄰的詩文創作皆受蜀地影響,當時戎州(今宜賓)即酒鄉,時尚的重碧酒即為當今世界名酒五糧液之前身。
王勃和盧照鄰相遇的這一年,還有一件大事發生:朝廷要“選秀”,各地英才,皆聚長安。

王勃和盧照鄰相視一笑,各自驅馬趕赴長安。
此時此刻,在長安,有一個人等著與他們相會,他就是——楊炯。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寧為百夫長, 勝作一書生”,唐朝的歷史上,有一個人曾經發出過這樣一聲巨吼,他想當連長!這個人就是楊炯,此聲巨吼如此豪氣。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但楊炯終其一生,都在做文員。10歲即舉神童, 待制弘文館。27歲應制舉及第, 補校書郎。31歲充崇文館學士, 遷太子詹事司直。
可是在他內心深處, 卻似乎一直湧動著強烈的渴望, 很想像班超那樣投筆從戎, 馳騁沙場, 策勳揚名。
尚武輕文的楊炯對唐詩的貢獻完全是無心插柳。
豪氣滿天的楊炯腦子裡怎會有齊梁詩的兒女情多、彩麗競繁。他的詩文慷慨昂揚,一掃綺羅香澤之態, 擺脫南朝詩風的羈縻, 重拾漢魏風骨。
公元671年,王勃、盧照鄰、楊炯都在長安銓[quán]選。
當時的他們肯定不知道,還有一個人在來京的古道上,向他們進發。
這個人是——駱賓王。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駱賓王創造了一種專屬於中國人的、對於鵝這一生物的條件反射。
看到鵝,能不能立即吟出那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是檢驗是否為中國人的標準之一。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如此膾炙人口的詩句,是駱賓王7歲所作。
公元671年,王勃、盧照鄰、楊炯、駱賓王四大才子相聚長安,這是何等盛景!恐怕只有70年後的李白、杜甫、高適同遊梁宋的“三星相匯”才能與之媲美。


四人相聚,必定是詩酒唱和、徹夜長談,惺惺相惜的情愫皆迷醉在這重碧美酒裡。
在這四人中, 駱賓王最具有傳奇色彩, 故事也最多:他天生一副俠骨, 專喜歡管閒事, 打抱不平、殺人報仇、革命、幫痴心女子打負心漢……
駱賓王是不甘心當文學家的, 他極想轟轟烈烈地幹一番大事業。可他在現實生活中卻處處碰壁, 辭職、流放、參軍、賭博、坐牢……
為了混口飯吃, 駱賓王曾委曲求全當了個從八品的小吏—縣主管。剛要升遷侍御史, 他就被捕下獄。儘管他精力充沛才氣過人, 關在牢裡也只能發出哀吟:

《在獄鳴蟬》
西陸蟬聲唱, 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 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 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 誰為表予心。

他從來不甘寂寞, 折騰來折騰去終於鬧到造反的地步, 參加了“叛軍”, 向女皇武則天宣戰。
那篇著名的戰鬥檄文《討武曌檄》就是他寫的。
據說, 武則天讀到這篇文章時, 雖然氣憤,但是生氣的點卻不在於檄文的內容,而在於“如此英才, 竟然沒有被網羅到我的手下!”


駱賓王是個憤青、是個囚徒、是個戰士,這樣的他是沒有資格寫宮體詩的,於是更多地描繪江山風物、社會人生,詩壇從此不再千人一面。
不知道是歷史的哪一個瞬間,王勃、盧照鄰、楊炯、駱賓王組合出了道,他們的組合名就叫“初唐四傑”。
他們如此相似,又風格各異。好像剛剛商議完不按套路,就四下裡散開,從此唐詩百花齊放,進入旖旎的勝境。
唐初,大人物搞不成的事,最終被這幾個小人物無心插柳地搞成了。
當時,他們以為自己身處黑暗之中,毫無光亮。
可在詩歌的長河中,就是他們那幾點星星之火,漸漸地,使越來越多的人不自覺聚攏過來,點點星火燎成火海漫天。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將進酒Bar」唐詩的崛起:一場小人物的星火燎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