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因法師講述《金剛經》奧祕 專注當下但不能執著於當下

編者按:2020年3月23日晚,香港寶蓮禪寺方丈淨因大和尚在《金剛經》消災除疫祈福法會上,以時間和空間為座標,帶領大家探索《金剛經》的奧秘,併為大家解讀了如何看待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所導致的全球性問題。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智慧,正確思維和麵對人生中遇到的諸多“煩惱”,面對這些現象,我們應該如何運用《金剛經》中的智慧,來指導我們正確思維?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淨因大和尚是怎麼說的吧。

淨因法師講述《金剛經》奧秘 專注當下但不能執著於當下

香港寶蓮禪寺方丈淨因法師

導致這些現象,是因為“著相”。從兩個方面“著相”。一個是時間上,一個是空間上。而《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以幫助大家明白,如何正確思維,做正確的事。

空間上的“著相”

對治方法:於相離相、無相為體

就像莎士比亞說過,玫瑰,即使換個名字,也依然芬香。玫瑰花,就算換成筷子、玻璃等名字,都一樣芬香。其實無論新冠肺炎叫什麼名字,都是“空”。核心問題是專注於現在病毒發展到第幾代,怎麼找到藥物,進行有效的治療,這才是重要的。

面對空間上的“著相”,我們該怎麼做呢?看看《金剛經》是怎麼說的。多年來,佛陀的弟子們跟隨佛陀學習“十二緣起”,了知“無明”是生死的根本;學習“四聖諦”,了知“離苦”的方法;學習“五蘊皆空”,了知“無我”的道理。弟子們所學所修,重在追求自身的解脫,獲得自在快樂的人生。

在此基礎之上,佛陀進一步闡釋“空有不二”的般若法門,破除我執、法執、空執,以便引導弟子們發起救度苦難眾生之心(即發菩提心),走上成佛的大道。

弟子們初次接觸般若法門,生起無數疑惑:“若無我,到底誰在修行?誰去證聖果?若無佛,天天跟大眾講法的又是誰?拜佛何用?若無法,三藏十二部的經文又是什麼?若無福德,修善何用?發菩提心,廣度眾生,才能成佛。然而,苦難眾生太多,有的極其難度,何時才能度盡?”弟子們時刻被這些問題所困擾,無法安心修行。

佛陀在《金剛經》第2-16分中,以分析法闡明世間一切都是處於緣生緣滅的狀態,萬事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相供我們去執著。只要做到於相而離相, 我們煩躁的心就會被降伏。

所以,如何解決空間上的執著呢?於相離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固定的東西讓你來執著。因為所有相都是臨時的、暫時的、有條件的、不停變化的,你想留也留不住。你明白了,就能降伏貪嗔痴的心。你明白了,就不會停留了!

時間點上的“著相”

對治方法:活在當下

新冠肺炎命名曾有爭執。面對時間點上的“著相”,《金剛經》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在《金剛經》善現啟請分第二,針對執有迷空的眾生,須菩提的提問是“應云何住?”重點在離一切相,以降伏執相的虛妄心;在《金剛經》究竟無我分第十七中,須菩提再次向佛陀發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比對本處的“云何應住”與《金剛經·善現啟請分第二》的“應云何住”,兩處字數一樣,但詞序不同。

“應云何住”,其重點是從理論上認清世間萬物皆緣生緣滅,空無自性,無一法供人們去執著;而本處(十七分)則是“云何應住?”,重在引導已領悟“於相離相”之妙理的眾生, 如何善用其心,實踐“無所住而生其心”,普度眾生, 其要旨是:“三心不可得,活在當下,以安其心。”

所以,如何理解三心不可得,活在當下呢?我們總是把心停留在過去別人對我們多好、多不好,停留在失敗、榮耀上,這是把心放在過去上!然而這一切都已經是過去式,已經沒有了。唯一的真實,是此時此刻當下這一念。

專注當下,你有什麼條件,就去做什麼。而有些人,總喜歡不做事,想象未來能闖出一片天地,整天幻想,卻不付諸實踐。這是把心放在未來上,同樣不可取!但是,我們要注意,專注當下,但不能執著於當下,因為當下很快就變成過去了。

金剛經的啟示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道理很深刻。從空間座標講,講當下萬物的相,於相離相。你有了這個境界後,從時間座標講,該怎麼用你的心?過去、未來不要住,不要執著當下。而是專注當下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就行,既可以彌補過去的缺陷,又可以為未來奠定基礎。只要專注當下!

所以,不要說病毒是誰帶來的。而是專注,現在肺炎已經威脅到當下的健康,瞭解發生了什麼,專注化解之道。這是金剛經給我們的啟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