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涨价不用愁,我给你买猪肉找到了最好的理由

最近,我们都在“望猪兴叹”。

原本价廉物美的猪肉,最近突然身价倍涨,价格上一路飙升,不少人感叹,连猪肉都吃不起了!

猪肉涨价不用愁,我给你买猪肉找到了最好的理由

本来餐厅们还在互相鼓励,彼此承诺不涨价,一起度过这“猪肉的寒冬”,结果,昨天晚上,我去路口常去的包子店,发现门口,也悄悄贴上了一张A4纸,白纸黑字写着:小店扛不住了,一个包子涨价5角,肉价一跌马上回复原价。

你最近是不是也少吃猪肉了?有没有一点想念它呢?没关系,我帮你给吃肉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借口,那就是:

贴秋膘!

俗话说得好,春养骨头秋养膘,养秋膘,是一个传承多年的民俗。

话说回来,为啥要养膘?

在过去,民间有一个流行的行为,那就是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如果体重减轻了,就叫“苦夏”。想一想,夏天体重变轻,这很好理解,天热没食欲,饮食也清淡,自然就瘦了。

过去的人,往往以胖瘦为标准,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女性都想身材好,一味追着瘦,天天闹着要减肥,瘦了自然就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贴秋膘的首选,就是吃肉,以肉贴膘。

肉怎么吃?南北还有不同讲究。

北方通常是烤肉,汪曾祺就写过,北京人贴秋膘,就是烤肉。烤肉还分文吃和武吃,文吃是让后厨烤好后送到餐桌上,武吃是自己烤,得站着,或是一只脚踩在长凳上,因为大火烤,人热,衣服穿不住,大火烤着,大都脱得只穿一件衬衫,“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很有点剽悍豪霸之气”。

南方要精致许多,特别是江南地区,一个代表就是吃螃蟹,无论是李渔还是曹雪芹,都有描写,不过现在秋天吃蟹也成了举国流行,“河蟹至十月与稻梁俱肥”,腿粗肉满、膏满脂丰,清蒸,蘸点姜醋汁,秋天正是吃螃蟹最好的时节。

无论是北方烤肉,还是南方吃蟹,还有各种牛羊肉进补,贴秋膘,都是把动物的“膘”给贴到人身上。

和人一样,其实秋冬,也是动物养膘的时节,牛羊过冬积蓄脂肪,虾蟹准备产卵,连猪也是这时候开始慢慢变胖的,而它们的肉,就进补到了人身上。

铁秋膘的,什么肉都行,当然猪肉最多,也是因为便宜、方便的缘故,肉要怎么做?随便问个寻常人家,倒是没有讲究,各种做法都在吃,炖肉、烤肉、白切肉、红焖肉、红烧肉…… 不光是猪肉,鸡鸭鱼一样吃。

总有人能把养秋膘搞出花头来,比如李劼人。

写出《死水微澜》的他,还当过成都市副市长,据说就拿手一道烟熏兔,他的朋友回忆,留学法国时,他们想吃,李劼人说,必须要用花生壳来熏,才能吃到真正的家乡味,采买的朋友不知道花生的洋名,只好画图,跑遍了巴黎的旮旮角角,才在郊外一个了吉卜赛人手中买到两斤。

张大千的花样更多,每到秋天,他就喜欢操办一桌川菜,大宴宾客,他自己研发了不少菜式,最喜欢用的调料是四川泡菜。

招牌菜一个是“大千鸡”,据说是他的独创,还曾在日本发扬光大,由嫩鸡丁和青辣椒、红辣椒、胡椒、花椒、豆瓣辣酱等一起烹调,口感细嫩滑润,微辣不燥,与川菜中“宫爆鸡丁的荔枝味、怪味鸡的怪味、豆瓣烧鸡的豆瓣味、糊辣鸡的糊辣味”等,相似又不同,独具一格,被称为“大千风味”。

出生在四川内江的他,最爱一道小蒸笼粉蒸牛肉,经常专门跑到牛市口,买椒盐锅盔,夹着粉蒸牛肉吃。

据说,夏天一过,他餐桌上出现最多的是粉蒸牛肉,这道菜,要放大量豆瓣、花椒,有些人还要放干辣椒面,张大千对干辣椒面都很讲究,一定要自家自炕、自舂,再加上香菜,在台北吃不到粉蒸牛肉时,他干脆自己做,小蒸笼换成大蒸笼,米粉换成玉米粉,结果大受欢迎,成为又一个“大千风味”。

这倒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猪肉涨价有什么要紧?秋养膘,跟着做一个鸡肉、牛肉,就能get张大千同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