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变公园,化州因村制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休闲长廊、“小果园”、儿童乐园……最近,化州市鉴江开发区的龙坡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桃源”,而像这样的“桃源”在化州是越来越多了。近年来,化州市各镇(区、街道)结合实际,因村制宜,实行挂图作战,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建设城乡清洁工程、拆旧复垦、公共服务、乡村旅游等结合同步推进,取得了良好效果。



荒地变公园,化州因村制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据了解,近三年来龙坡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根据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建设美丽乡村,如今村容村貌大变样。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占地约7000平方米的龙坡好心公园,里面的休闲长廊利用废旧火车轨道木枕搭建,儿童乐园不时传来孩子们欢快的笑闹声。微风吹过,一大片波斯菊随风摇曳,这样的一幅美丽画卷让人难以想象,两年前这地方还只是杂草竹木丛生的荒地。



  村民庞大叔表示,这两年龙坡变得很漂亮,村里的道路宽敞整洁,荒地变好心公园,村民们都非常喜欢也很自豪。龙坡村村民小组组长也表示,干干净净的村庄环境和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记者从化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分解成具体任务,按照类别分成建成、在建、已开展前期工作、已规划暂未建四类,建立挂图作战制度,制定项目进展落实情况表,工作进度实行动态更新落实,每周统计项目进度,进度情况上墙公示,逐项销号。在此基础上,为了清拆彻底无死角,化州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建设城乡清洁工程、拆旧复垦、公共服务、乡村旅游等结合同步推进。


  自去年10月份至今,该市共清理垃圾12.7万吨,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2.7万处,拆除危房、猪舍、牛棚1.8万间,整治三线2068处。新安、中垌等镇目前拆旧复垦项目已通过省复垦指标网上交易平台以51至75万元/亩成功出售,获利近4400万元。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事业加快发展,实现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栽植绿化面积290万平方米,建设文化长廊及景观花墙2860处。
  来源:茂名晚报讯记者池榕通讯员曾国荣陈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