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您可能见过人体骨骼的标本,都只能挂着,用铁丝穿着,一拆开就散架了。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撑起的呢?

其实我们的身体是靠筋膜组织搭起一个框架,骨骼嵌在其中做主要支撑,关节囊把骨骼连在一起,韧带起到加固和限制作用,而肌肉提供稳定和动力支持。

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头颈的活动是靠颈部的肌肉提供动力,颈椎的稳定80%是由颈肌来维持。

脊柱的稳定由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共同来维持。静态结构主要为骨骼、椎间盘、关节囊和韧带,动态结构就是肌肉。

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脊柱周围的肌肉非常多而且复杂,方向各异、纵横交错,深浅不一。肌肉要发挥作用必须要与其他的组织结构共同配合,如脊椎、椎关节、韧带及神经系统,哪个有问题都会影响正常功能。比如做个简单的低头动作,颈部后侧的肌肉要有足够的长度,每个颈椎的关节要灵活,关节囊和韧带能良好地限制,神经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如果上述哪部分有问题,想低个头看看自己的肚脐眼都是件很困难的事儿。所以脊柱的稳定与灵活有赖于主动的肌肉、被动的椎骨、韧带和健全的神经系统共同来完成。

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脊柱周围的肌肉有深浅的分层。一般浅层的肌肉又厚又长,体积也大,可以产生较大的动力,收缩的速度和运动的距离相应也大。颈部浅层的大块肌肉是强大的动力来源,如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但它们都不附着在颈椎上,这样作用的力臂长,才更有效。越往深层肌肉越小越细越短,肌肉的纤维也越细腻且支配的神经也越丰富,特别是竖脊肌和多裂肌,只跨越数个或两个椎骨,它们主要参与颈椎保持姿势和对于头颈位置的微调。

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我们的骨骼肌分两种,I型由慢收缩纤维构成,耐力好,抗疲劳;II型由快收缩纤维构成,力量大,反应快,但容易疲劳。这就像长跑和短跑运动的不同,长跑要耐力,I型肌纤维多,短跑要力量和速度,II型肌纤维多。

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段采访,孙继海的父亲谈孙继海,说他的肌肉比例非常好,兼具速度和耐力,是足球运动员的最佳配置,所以他才能在英超曼城队如铁人般地踢了七个赛季。孙的父亲是运动员兼教练,有此慧眼,当然也有遗传。

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I型肌纤维在脊柱位于深层,负责维持姿势,II型肌纤维位于浅层,主要负责运动。只有在脊柱深层小肌肉精密控制的基础上,椎骨间才能保持良好而稳定的关系并产生协调有序的活动,就像自行车车链每节之间都润滑且灵活,这样大肌肉产生动力时才能有效率。一般我们在保持直立姿势时,大块的浅层肌肉基本都处于相对放松状态,只有深层的小肌肉在交替收缩维持姿势。

表层大块的肌肉做大动作,内部深层的小肌肉做微调,共同一起使动作流畅而准确,就像手指般灵活。如仰头时,颈部后侧的肌肉收缩,同时颈部前侧的肌肉也同时收缩以避免后伸的动作过猛,颈椎深层的小肌肉依次有序收缩维持好各个颈椎的良好顺序。这是一种协调运动。

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当我们头部位于颈椎正上方,这是最省力的位置,颈部周围的肌肉交替收缩但用力不大,这时主要靠颈椎周围的韧带来维持姿势。我们看过朝鲜和非洲的民族爱用头顶着包袱,这比肩扛着省力的多,但要是太沉颈椎压力也不小,此时颈肩腰背必须要挺直,一缩脖子就会拉伤。

韧带和肌肉不同,他主要由胶原蛋白和粘多糖构成,扁宽且短,耐力很强,像坚韧的绳索把骨骼一块一块捆扎在一起。韧带和关节囊为同等结构,韧带往往是关节囊最外层的加固部。韧带和肌腱一样耐劳,但损伤后恢复的也慢,损伤后常导致结构松弛和不稳定。项韧带是颈部最大的韧带,位于颈后,是颈椎后侧韧带的加固部,主要的作用是限制头部的过度屈曲。

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在我们站直或坐直时,头部的重心偏前,这使得我们颈部后侧的肌肉压力很大,所以颈后侧的肌肉比前侧要强壮的多。东汉的强项令董宣,俩人按头都能挺而不屈,可见后项劲力之强。

但每块肌肉都有它的疲劳点,超过了就会有损伤,小的损伤积累就会形成大的损伤。损伤后肌纤维之间产生粘连既影响肌肉的收缩力度又影响它的伸展长度。

肌肉的损伤往往在于被拉长超过它的限度导致肌纤维撕裂。现代人使用电脑时间过长,视力会慢慢变得模糊,不得不凑近电脑屏幕,这样头的重心不断前移。

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有专家测算,头前屈15°,颈后肌肉和关节承受27磅压力(约25斤);头前屈30°,颈后肌肉和关节承受40磅(约36斤);头前屈45°,颈后肌肉和关节承受49磅(约45斤),头前屈60°,颈后肌肉和关节承受60磅(约55斤),相当于10块红砖的重量。

身体的故事——颈椎(五)

肌肉被拉长,压力被增加,颈椎的生理弯曲也在变直,肌肉负担加重。肌肉的代偿能力不一,有的短,有的长,但终会有一天超过它的承载限度。开始是不适,慢慢出现酸胀,不耐疲劳,坐不住,最后出现疼痛。

人体很奇妙,它们会根据情况自动采取相应策略来合理分配资源。比如,你因外伤而卧床,身体认为现在需要休息,稳定第一,维持那么多肌肉供能不划算且不必要,于是肌肉开始萎缩。骨骼不起支撑作用也没必要保存那么多,于是大量钙和磷从骨骼中转走,骨质出现疏松。关节得不到充分活动,人体就会关闭关节的一些功能使它们趋于僵直,僵直就是极端的稳定。这有点像经济不景气,工厂减产,商场关门。为何现在临床特别重视早期功能康复练习,就是尽量避免上述的情况出现,尽快恢复肌肉和关节的功能。

当我们总是颈椎前屈、低头工作,人体会自主地将颈后的一部分肌肉转换成纤维组织,这种纤维化的组织就像绳索,抗疲劳,但没有弹性、没有收缩性和灵活性,神经支配少,使颈部变得僵硬,用手触摸都是条索状的组织。肌肉的减少会使颈椎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全面下降。

如有异议 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