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一家教育機構,真不知道這行有多心酸!


不開一家教育機構,真不知道這行有多心酸!

疫情之下很多教育機構都陷入了困境,有人為教育機構發聲,卻被一些人誤以為教育機構很暴利,在評論區描述教育機構像是“拿刀搶劫”一般。


不開一家教育機構,真不知道這行有多心酸!


心酸一:等來了復工、等來開學、等來了政策、等復課的批准……只有“等”


不開一家教育機構,真不知道這行有多心酸!

近日,教育部宣佈“各地開學後,要根據當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嚴格控制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未經省級教育部門批准,校外培訓機構不得擅自開展線下培訓活動,對違規開展培訓的要會同有關部門予以嚴肅查處。”

千等萬等不僅等來開學的時間還等還等來了,整個嚴苛的政策,教培行業可以說是受疫情影響最重的。外行人以為開學了,教育機構有要門庭若市了,其實只有教培人知道就算開學了,教育機構的線下課也是一片渺茫,開學加監管政策的消息無疑是讓教培人不停的在火和冰的環境中不停轉換!


心酸二:只出不進,資金流緊張!


教培人都知道這個行業是一個高度依賴現金流的行業,可是行外人以為就是交割房租,找幾個老師就可以運營得年代。事實上,因為3個多個月了教育機構還沒有復課的機會,線下機構面臨大量的春季、寒假班學生退費、還有開學後周末暑假時間佔用,而線下的房租、場地、人力等支出還需要繼續支付。新東方和學而思這種上市公司都虧了1個億,更別提這些中小機構了。


不開一家教育機構,真不知道這行有多心酸!


有人說”你們線上課不是一樣賺翻了,還不用交房租,不要在哭窮了!”轉到線上後,並不是有網絡就可以開網課,平臺和機構的合作也需要投入很多資金,辦證也是非常難的!在線下只出不入的情況下,教育機構只能開源節流,儘可能多創造一些現金流。現在有些校長都找了兼職(有在朋友圈賣青菜和小吃),就為了增加一點資金流動!


心酸三:多家賽道,競爭壓力大!

大家看到大機構免費課、低價課滿天飛,就是為了爭取生源,把教培市場的競爭壓力變得更大。大機構可以不斷得燒錢,中小機構可玩不起,但是也被動免費中,不然生源造句被挖走了。可以見到中小機構得壓力有多大?千萬不要拿上市公司的收入和中小機構的支出混為一談!


心酸四:優秀師資本來就匱乏,在線教育的展開加劇師資市競爭加劇!

大量免費贈課和急轉線上,大的教育機構都會出現帶師資、運營、管理人員的匱乏,更別提中小機構了,在爭奪生源的同時,已經悄悄的開始了一場優質師資爭奪賽。


結語:

沒開教育機構的時候,只會“眼痠”這個行業!

開了一家教育機構,才知道這行有多“心酸”!

從“眼痠”到“心酸”中間只差開一個教育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