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记“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火热进行时

近日,由2019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人才培养项目——“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正在杭州王星记文创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全国各地30余名艺术人才齐聚王星记,接受专业性的文化与艺术主题培训,并就中华扇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研究与讨论。


王星记百年制扇技艺触发艺术灵感

百年老字号王星记被誉为“扇子王国”,在这里有着140余年的技艺传承,更有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扇艺文化。它就像一坛陈年好酒,散发着醇厚的艺术芳香。


王星记“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火热进行时

此次“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由王星记主导,中国美术学院联合承办,培训地点选在了王星记扇厂,这对于参加培训的学员而言,是一次走进百年老字号,零距离感受制扇技艺的绝佳机会。


在“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开班之前,王星记便组织了全体学员走进王星记扇厂的各个车间,参观了包括制骨、糊面、摺面、上色、砂磨、整形、画扇面、拉花、烙画等不同扇子的制作工艺流程。


“太惊艳了!”学员们不禁感叹,“没想到历经了一百多年,王星记将老祖宗的制扇技艺完美的传承了下来,而我们有幸能在这近距离地感受这些技艺。”


王星记“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火热进行时

“参加此次培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非常重要,没想到王星记早就为我们学员想到了,能够近距离感受王星记扇厂这些制扇高手的绝活,这将为我们后期在艺术创作上带来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员说。


王星记百年制扇技艺,打开了学员们在艺术创作上的“脑洞”,从根本上进入了中华扇艺文化的本源之中。正如开班仪式上,中国美院副院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杭间所说的,一百多年过去了,扇子的功能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但希望学员们能真正认识到扇子之于国人生活的意义,通过更好的设计,将扇艺文化融入并回归到生活当中去。


顶级专家学者奉献精彩课程

此次培训班的导师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包括非遗及工艺美术领域的国家级专家库专家;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东华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的教授、专家;以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市工艺美术大师、制扇专家等。


专家教授们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与工艺美术大师各具特色的经验总结与分析,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文化与知识的饕餮盛宴。


王星记“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火热进行时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郭艺作开班后的首场讲课,其课程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她的课程以传统工艺为切入点,通过保护实践案例,从生产力与技艺传承,乡村技艺与生态传承,都市生活与工艺传承三个角度,探讨了非遗合理利用的途径与社会意义。


王星记“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火热进行时

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院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中心主任郑巨欣作《文创与当代设计》主题授课,他通过文化遗产与文化保护、文化创意与文化创意产业、无形的文脉与有形的文化3大部分详细地讲述了文化遗产、文化创新及典型的当代展览展示。与学员探讨当下工艺美术创作呈现多元而芜杂的状况,以及如何面对传承与创新这一命题。


王星记“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火热进行时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专家库专家高而颐作《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及工艺美术的审美八法》主题授课。他在谢赫《古画品录》中提到的评画标准“六法”论基础上提出“工艺美术审美八法”,在审美六法的基础上新增两法,分别为天然材质之美与手工技艺之美。这一课程对工艺美术领域的创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王星记“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火热进行时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非遗保护专家委员王其全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导论》、《艺术品及衍生产品》主题授课。他全面介绍了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讲述了经典产品转换为日常产品的经典设计案例,为学员们的创作与构思打开了新思路。


在后续的课程中,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纺织学报》主编包铭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邵琦;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守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学位委员会委员王一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星记扇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孙亚青;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王星记扇业书画技师金岗等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将在培训班开课,为学员们带来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及非遗方面的精彩课程。


破冰团建激发学员学习热情

为了促成学员之间的快速融合,提升学员群体整体学习的积极性,此次培训班中还精心设置了相关团建活动。


王星记“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火热进行时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在团建活动上进行自我介绍,畅谈自己对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交流知识与观点,营造出友好、和谐、热情的氛围。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学员们进行分组完成各项指定的任务,包括设计队标,确立口号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述任务,不但加速了学员之间的熟悉,更锻炼了学员们快速反应的创意与创新能力。


王星记“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火热进行时

而各种紧张而有趣的游戏环节,更使现场的气氛达到高潮。


“学习需要开放的思维与热情的状态,团建活动拉近了大家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彼此更加了解,从而促进了后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相互探讨与合作的默契度!”一位学员表示。


王星记“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火热进行时

一方面是专家教授以及技艺传承人的倾力付出,一方面是学员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与饱满的学习状态,“中华扇艺创意创新人才培训班”正火热进行中,相信78天的培训之后,将会带来众多令人惊喜的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