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杀之谜

有人说,你不是要写“民国人物系列”吗,怎么写着写着变成了“民国女人系列”了?好吧,今天开始写写民国的大师。第一位,王国维。

大家都知道那个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治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后来有人又把这个“治学三境界”推广至爱情、人生等领域,影响深远。

王国维不仅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双丰收的文学家(著有《人间词》与《人间词话》等),而且是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的第一人,是“新史学的开山”。总之,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师级学者。他生前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可是,1927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三),他毫无征兆地在颐和园昆明湖投湖自尽,引发各方猜想,至今成谜。

归纳起来,后世推测王国维自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为“殉清”说。王国维出身低微,长期寄罗振玉篱下,养家糊口都成问题。但却以秀才身份,被逊帝溥仪破大清“南书房行走”须翰林院甲科出身的旧制,召其直入“南书房”。王对溥仪有国士知遇之感。逢“覆巢”之将再,以自杀而“完节”。梁启超、罗振玉、吴宓、曹云祥等都持此说。不过,郭沫若却不以为然:要殉清,干吗不早点殉,还要等到民国16年再殉?而且王国维只是清朝亡国后的五品官,真要殉还轮不到他。王自杀前一天晚上写好的遗书,跟死因有关的只有4句话16个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郭沫若说:“没有一字一句提到了前朝或者逊帝来。这样要说他是‘殉节’,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况且当时时局即使危迫,而逊帝溥仪还安然无恙。他假如真是一位愚忠,也应该等溥仪有了三长两短之后,再来死难不迟。”笔者认为,郭沫若分析得挺有道理。

二为“文化殉节”说。此说出自陈寅恪为清华大学所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撰写的那篇著名的碑文。其中除了“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之外,对王国维的死因还有一段猜想:“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按陈寅恪的说法是,王国维信赖的旧文化已死,他不得不随旧文化而死去。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明显牵强。首先,王国维自杀之际,正是他对其所信赖的旧文化(国学)研究日益精进之时,学术成果丰硕,而且得到举世公认。正值将国学发扬光大之际,“文化殉节”从何说起呢?据长女王东明回忆,王国维自杀前一天正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毕业日,王在家中与前来话别的学生戴家祥、谢国桢等人坐而论道,“谈笑和怡”,还就阴阳五行说之起源等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看来他挺享受这种传道授业、弘扬国学的过程,并不是像陈寅恪所说的“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再说王国维精通日、英等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兼通世界之学术”。对康德、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托尔斯泰、莎士比亚、但丁、歌德的文学他都有研究和介绍。这种具有世界眼光的大学者,怎么可能为了“一种文化”的“衰落”而自杀呢?

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杀之谜

三为“逼债”说。溥仪在其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说:“不知是由于一件什么事情引的头,罗振玉竟向他追起债来,后来不知又用了什么手段再三地去逼迫王国维,逼得这位又穷又要面子的王国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于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跳进昆明湖自尽了。”溥仪在“不知是由于一件什么事引的头”一句后面又加了一个“附注”:“我在特赦后,听到一个传说,因已无印象,故附记于此,聊备参考。据说绍英曾托王国维替我卖一点字画,罗振玉知道了,从王手里要了去,说是他可以办。罗振玉卖完字画,把所得的款项(一千多元)作为王国维归还他的债款,全部扣下。王国维向他索要,他反而算起旧帐,王国维还要补给他不足之数。王国维气愤已极,对绍英的催促无法答复,因此跳水自尽。据说王遗书上‘义无再辱’四字即指此而言。”当时的报纸也登过王国维与罗振玉合伙开书店亏本,罗向王逼还债务等等传闻。郭沫若后来在《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也支持这种“逼债”说。笔者认为,溥仪只是道听途说,不足为信。王国维的长子王潜明病逝后,罗振玉将女儿(王潜明之妻)带回自己家去养着,让王国维很没面子,王罗两人由此生隙。但是两人毕竟是多年的师友关系,绝对不会为了一千多块钱逼来逼去,再说王国维当时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当导师薪水挺高,又有不菲的稿费,一千多块钱还是拿得出来。王国维长女王东明在回忆录《王国维家事》中说,父亲“把大哥的抚恤金及其生病时大嫂变卖首饰的钱全部汇去罗家。他们寄还回来,父亲又寄去,如此往复两回。”这可以证明,两位学者对钱看得不太重,“逼债说”不成立。

四为“谏阻”说。认为王国维在端午节前投湖与屈原投江差不多,是以死“谏劝”溥仪不要听从罗振玉等人东渡日本避难的主意。这个嘛,溥仪自己都不信。

五为“妻妾出轨受辱”说。此说出自历史学家商承祚。他认为王国维妻妾有外遇,王氏不愿受辱而一死了之。这个说法不知道是不是“为尊者讳”的缘故,文字记载得很模糊。罗振玉之孙罗继祖主编《王国维之死》一书,所引商承祚的说法,只有“中冓不可道”一句,而且将其解释为亲戚之间的矛盾,好像不太适合商承祚的原意。常任侠1940年1月12日日记载:“晨,商锡永(即商承祚)来,留其在舍午餐,杂谈男女琐事,商云王静安(即王国维)以妇有外遇,故愤而自杀,未知信否也。”笔者认为,这个说法仅仅是一家之言的猜测,没有丝毫事实根据或旁证,比“逼债说”更不可信。

六为“惊惧”说。王国维投湖之时,北伐军正进逼北方,而冯玉祥、阎锡山两军已易帜,北京震动。王国维自杀是怕自己这个“南书房行走”落入北伐军手中,蒙受耻辱。也有人说王国维留着辫子,而当时传言北伐军入城后将尽诛留有发辫者。王国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行了断。这种说法当时就有很多人不赞同,认为不符合他的立身处世方式。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确实显得王国维胆小如鼠,太过脆弱。因为当时王已是清华教授,他那个“南书房行走”只是挂个名而已的荣誉称号,北伐军自然不会拿他怎么样。而留辫子,当时北京大有人在,以王国维的智商,对这种传言,自是不会相信。但是,笔者认为,“惊惧”说虽然不是王国维自杀的主要原因,但有可能是直接导火索。

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杀之谜

王国维书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从王国维的学生和家人的记述中找些线索。

王国维自杀头一天晚上,即将毕业的学生戴家祥(历史学家、古文学家、经学家)、谢国桢(明清史学家,版本、目录学家)等前来拜访。戴家祥后来写文章回忆当晚的情形:“是晚,某与同学谢国桢,谒先生于西院十八号私第,问阴阳五行说之起源,并论日人某研究干支得失。言下涉及时局,先生神色黯然,似有避乱移居之思焉!”王国维当时告诉他们说:“闻冯玉祥将入京,张作霖欲率兵总退却,保山海关以东地,北京日内有大变。”

谢国桢是这样记述这次会面情况的:“先生未逝之前一夕,祯尝侍侧,谈笑和怡,诲以读书当求专精。既而曰:‘时事如斯,余全无可惜。惟余除治学外,却无从过活耳。’盖先生之死志,着之久矣。”

从两位学生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知道,王国维对当时北伐军进逼北京这一事件,内心还是十分震动和纠结的:既想逃避战乱,又担心自己无法谋生。

王国维与罗振玉是儿女亲家,关系不同寻常。1926年9月,王国维长子王潜明在上海突染伤寒病逝,年仅27岁。王国维赴上海为长子主持丧事。罗振玉也到上海慰问,并安慰自己的女儿罗曼华。王国维长女王东明回忆说:“丧事办完,罗振玉就带着女儿回到天津罗家去了,当时称之为‘大归’。父亲个性刚直。他最爱大哥,大哥病逝,给父亲很深的打击,已是郁郁寡欢,而罗振玉又不声不响地偷偷把大嫂带回娘家,父亲怒道:‘难道我连媳妇都养不起? ’”“父亲气得不言语,只见他从书房抱出了一迭信件,撕了再点火焚烧。我走近去看,见信纸上款写着:观堂亲家有道。此事后,不再见父亲的欢颜,不及一年他就投湖自尽了。”

王国维长女的这段回忆表明,王国维最爱的长子早逝以及与相伴大半辈子、关系最为亲密、亦师亦友亦亲家的罗振玉的关系破裂(这符合罗振玉之孙罗继祖对“中冓不可道”的解释),对他的打击非常之大,一直郁郁寡欢。笔者认为,这是他自杀的内在原因和根本原因。

恰逢一年后,北伐军进逼北方,“北京日内有大变”(此“大变”与王国维遗言中的“世变”相契合)。北伐军是激进的、革命的,作为“前清遗老”的王国维内心还是多少有些“惊惧”,尤其是对时局的绝望、对前途的担忧、对谋生的不易,再加之爱子去世、挚友反目带给他的对人生的厌倦感和无助感总是挥之不去。深谙叔本华悲观主义和尼采悲剧人生观的王国维,于是终于有了昆明湖的那么纵身一跳。

王国维生前有言:“往往以沉重之心情,不得已之笔墨,透露宇宙悠悠、人生飘忽、悲欢无据之意境,亦即无可免之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