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民間文化——“陝北秧歌” “鬧紅火”

陝北秧歌是流傳於陝西黃土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地方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它主要分佈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清澗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米脂秧歌最具代表性。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綏德縣文化館獲得陝北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陝北秧歌舞,歷史悠久相傳北宋時已有,原為陽歌,"言時較陽,春歌以樂。"《延安府志》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 由此可知,秧歌源於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清李調元《粵東筆記》雲:"農者,每春時,婦子以數十計,往田中插秧,一老撾大鼓,鼓聲一通,群競作,彌日不絕,是日秧歌"。故又有人指出,秧歌傳自南方,是陝北的一種外來文化。作家曹谷溪在《再談陝北秧歌》中說:"陝北人鬧秧歌,就是圖個紅火。每年正月二三開始,幾乎要鬧騰一個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壓了鑼鼓五音"。形式多樣,是一種民間廣場集體歌舞藝術,表演起來,多姿多彩,紅火熱鬧。 


陝西民間文化——“陝北秧歌” “鬧紅火”


陝北地區 "鬧秧歌"習俗由來已久。如陝北的綏德、米脂、吳堡、清澗等地,每年春節各村都要組織秧歌隊,演出前先到廟裡拜神敬獻歌舞,然後開始在村內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稱"排門子",以此祝賀新春送福到家,這是古代祭社活動的延續,十五日燈節這天,秧歌隊還要"繞火塔""轉九曲"。"繞火塔"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磚壘起通風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塊煤炭搭壘成塔形,煤炭之間有空隙,填入柴禾、樹枝以便燃點。由於當地煤炭質量好,又有柴木助燃,所以在十五日的夜晚點燃後,火焰照紅夜空,秧歌隊繞塔高歌歡舞,非常好看。此習是古代"祀太乙""積薪而然"求火消災驅邪的遺風。此風俗在清代縣誌中有記載,如《綏德縣誌》"並以煤塊積壘如塔,至夜,然(燃)之,光明如晝。"《米脂縣誌》"鋪戶聚石炭壘作幢塔狀(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晝。"可見此俗由來已久。


豪邁粗獷


綏德可謂陝北秧歌的中心,那裡的農村至今仍保留傳統的秧歌表演程式、禮俗和風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鄉人驅儺的"神會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後才興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數十人,有的多達近百人,在傘頭的率領下,踏著鏗鏘的鑼鼓,和著嘹亮的嗩吶,作出扭、擺、走、跳、轉的動作盡情歡舞。沉浸在歡樂愉快的喜慶氣氛中的陝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紅火。秧歌吸收當地流傳的水船、跑驢、高蹺、獅子、踢場子等形式中的藝術元素,組成浩浩蕩蕩的秧歌隊。


陝西民間文化——“陝北秧歌” “鬧紅火”

陝北秧歌


早年多是男扮女妝。隨著時代的發展,女的也參加。男女隊身著彩服或帶雲角裝的秧歌服,男的用毛巾包頭,女的手持彩肩、漢巾。拜年有排門子秧歌,彩門秧歌;正月十五有酒麴秧歌、花燈秧歌。小場子秧又叫踢場子,分二人場、四人場,八人場。舞蹈動作豐富,豪邁粗擴,瀟灑大方,充分體現了陝北人民淳樸憨厚、開朗樂觀的性格。


陝北秧歌表演形式,主要特點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 在鑼鼓樂器伴奏下以腰部為中心點。頭和上體隨雙臂大幅度扭動, 腳下以"十字步"作前進、後退、左騰、右躍的走動。上下和諧,步調整齊,綵綢飛舞,彩扇翻騰,同時還可以伴隨著唱。


陝西民間文化——“陝北秧歌” “鬧紅火”


陝北秧歌主要有三種角色,即傘頭、文、武身子和丑角。陝北秧歌的領頭人叫傘頭,一手持傘,一手持"虎撐",兩種道具都有吉祥的含義。傘,寓義庇護眾生,風調雨順;虎撐與唐代名醫孫思邈有關。據說孫思邈曾為老虎治病,為便於觀察和治療,曾用一鐵圈撐開老虎的嘴,這鐵圈就叫"虎撐"。後來,虎撐演化為串鄉治病民間醫生手中發出聲響的"串鈴",成為民醫的標誌。它在傘頭的手中,則成為消災卻病的象徵物,又是指揮秧歌隊表演和變化隊形圖案的響器。傘頭是秧歌隊的領頭人,通曉傳統秧歌唱段,能即興編唱新詞,根據場地氣氛或各家的情況出口成章。演唱時,他領唱,眾隊員重複他最後一句,形式簡樸、熱鬧,詞句生動、易懂,唱得觀眾皆大歡喜。現在的秧歌舞,經過改革后角色有所不同,服飾可為現代裝, 腰繫紅綢帶。手中道具可以是鐮刀、錘子,可用花傘。丑角也可不要,也可和霸王鞭結合起來。


風格流派


陝西民間文化——“陝北秧歌” “鬧紅火”


陝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場子"兩大類。大秧歌,是一種在廣場上進行的集體性歌舞活動,規模宏大,氣氛熱烈,動作矯健豪邁,情緒歡快奔放,並伴有獅子、龍燈、竹馬、旱船、跑驢等社火節目,隊形變化豐富,有"龍擺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龍吐水"、"十二蓮燈"等數百種排列法。小場表演包括"水船"、"跑驢"、"高蹺"、"霸王鞭"等。也可根據動作風格和內容劃分為"文場子"、"武場子"、"踢場子"、"醜場子"等;其中"踢場子"為表現男女愛情生活的雙人舞,參加人數為偶數,成雙成隊,男待彩扇,女舞綵綢,有較高難度的舞蹈動作,需展示"軟腰"、"二起腳"、"三腳不落地"、"龍爪穿雲"、"金雞獨立"、"金鉤倒掛"等高難技巧,既剛健又柔美,既灑脫,又細膩。逢年過節,城鄉都組織秧歌隊,拜年間好。村鄰之間還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熱鬧非凡。男角叫"掛鼓子"女角叫"包頭",過去均由男子扮演,"掛鼓子"的動作樸拙,有武術的爆發力。"包頭"的動作質樸、活潑,具有農村婦女的特點。表演雖有套路,但即興創造的成分極大,充滿陝北農村生活的情趣。技藝精湛的演員深受群眾的喜愛,如李增恆扮演的"包頭"形象俊俏,表演灑脫、靈巧,有"溜溜旦"的藝名。


發展傳承


陝西民間文化——“陝北秧歌” “鬧紅火”

陝北秧歌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開展了新秧歌運動,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學習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動律特徵和典型的舞姿動態後,昇華為規範的、新農民形象的舞蹈動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領頭的傘頭改為工農形象持木製鐮刀斧頭,創造了具有新內容的秧歌劇,如《兄妹開荒》、《夫妻識字》、《十二把鐮刀》等。其中,"翻身秧歌"、"勝利腰鼓"等新秧歌在全國得到普及。新秧歌有大場秧歌《邊區好地方》、扇秧歌《南泥灣》等,深受群眾歡迎。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起著鼓舞鬥志,慶祝勝利的作用。1950年代民間舞蹈方興未艾,各地秧歌異彩紛呈,人們就在秧歌前冠以地名以示區別。


陝西民間文化——“陝北秧歌” “鬧紅火”


陝北秧歌表現了陝北群眾質樸、憨厚、樂觀的性格,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陝北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版權聲明:在推介傳播過程中難免出現部分文章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的情況。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