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我的母親又開始做虎頭鞋了,打算做好後送給親戚家的孩子。父親站在一邊非常生氣的說:“眼睛都花了還做那麼多幹什麼?現在誰還穿,人家買的不比你做的好看?”

母親頭也不抬,手中的針線繼續上下飛舞著說道:“那怎麼能一樣?做好了,肯定有人穿。”父親是不想讓老媽受累。

但是,我明白母親做這些只是出於喜歡,將一雙加入了自己巧思的虎頭鞋做好,那是她最開心的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具有實用價值觀賞價值的———虎頭鞋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虎頭鞋是中國傳統的手工藝品之一,虎頭鞋製作技藝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漢代就有的一種鞋式,最初是在鞋上用布做裝飾。後唐馬縞的《中華古今注》記載:“至漢有伏虎頭。始以布鞔鐿。……加以錦為飾。”明代 楊慎在《升庵叢書》中記載:“漢有伏虎頭鞋。”

在關中地區,誰家女兒的孩子滿月時,孃家人一定要準備的兩樣東西都跟“老虎”有關。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送布老虎:希望布老虎可以做孩子的“保護神”,讓一切邪惡的東西都不敢靠近孩子,起到驅邪鎮定的作用。

送虎頭鞋:期盼孩子穿了虎頭鞋後長得虎頭虎腦、眼明、耳靈,大家都認為它具有壯膽和辟邪的作用。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我勤勞的母親在我孩子滿月時,帶來了她親手製作的三十幾雙虎頭鞋、孔雀鞋、豬頭鞋和繡著花卉的布鞋。包含冬天的棉布鞋,春秋的單布鞋,還有夏天的布涼鞋。當然了,還有六七個老虎枕頭和兩個老虎帽子。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想要真正的瞭解虎頭鞋,我們要先從它的製作開始

一雙真正傳統意義上的虎頭鞋,每一步都是純手工完成的,一針一線都充滿著長輩對下一代的祝福和期盼。現在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機繡的虎頭鞋難免大同小異,做工粗糙。

下面我們簡單的講一個虎頭鞋的製作過程: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第一步:打袼褙

陽光不錯的時候,打好漿糊,找一個通風的地方,將自己準備好的布片(一般都是舊衣服)一層漿糊,一層布片的將它們平整的貼好,厚度以自己的需求為準。

乾透後揭下來就成了袼褙。有的地方會壓在炕蓆下,既可以快速烤乾,也可以壓得更加平整。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第二步:剪樣

關中地區,很多人家中都有一本書。這本書並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保存各種各樣的剪樣。將剪樣放在袼褙上,剪出自己需要的形狀和數量。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第三步:鋪底和包邊

鋪底,就是在袼褙上面鋪一些自己喜歡的花布。然後用邊緣大約兩釐米寬的布條包邊,注意,兩側布條所留寬窄一致,這樣才會美觀。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第四步:納鞋底

用粗線在鞋底納出各種形狀,有斜排列、十字花、菱形等等。摸起來疙疙瘩瘩的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

如果是小嬰兒穿的只是為了保暖的虎頭鞋,鞋底還會繡上“”,祝願孩子聰聰明明,一清二白。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第五步:做鞋幫

用剪樣將袼褙和需要的面子(為了美觀,選擇的布料顏色鮮豔。)和裡子(為了舒適,選擇柔軟的棉布)剪好,縫合好後包邊。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第六步:繡虎臉

繡虎臉是最考驗功夫和最容易出彩的地方,先用筆描出形狀,方可開始刺繡。

第七步:上鞋幫

鞋底、鞋幫和虎頭做好後將它們縫在一起,一雙活靈活現的虎頭鞋就做好了。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老虎鞋的特點:

虎頭鞋的種類繁多、花色不一,地域特色比較顯著。

顏色鮮豔:以中國傳統喜慶的紅色、高貴吉祥的黃色、活潑明豔的綠色為主。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造型簡單:虎頭鞋的虎嘴、眉毛、鼻、眼等處常採用粗線條重點勾勒,以表現虎的威猛。需要用到刺繡、撥花、打籽等多種針法,形態可掬,惹人喜愛。

配飾多樣:很多人會選擇用珠子或者釦子代替虎眼和虎鼻。選擇性的加入花邊、布料、毛線、皮毛、金屬片、珠子、釦子、綵帶等等材料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老虎鞋的民俗價值

經歷了漫長的時光,“驅邪與祈福”成為了老虎形象的民俗含蘊。

我母親的手藝是跟我姥姥學的,姥姥的手藝也是跟自己的母親學的。姥姥心靈手巧,非常喜歡做這些手工製品。做多了就拿到集市上去賣,很受歡迎。

就這樣代代相傳,一雙小小的虎頭鞋,彙集了勞動人民的聰慧與才智,蘊含了上一輩對下一代的期盼和希望。傳統的虎頭鞋發展到現在既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反映了豐富多彩而又真真切切的民俗生活。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對老虎的圖騰崇拜

圖騰崇拜是原始宗教的最初形式,在古人眼裡,老虎不僅能吞食鬼魅、威懾敵害,還能庇佑人神、賜福示瑞。滿足了人們借物祈福的美好願望,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崇尚的對象。

東漢應劭所著《風俗通義·祀典》中就有了這樣的描寫:“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

中國漢代時已有除夕畫虎於門的風俗,人們認為老虎的威猛可以趨避邪祟。所以常常將虎作為門神以看守門戶。

有些地區還喜歡在正廳懸掛《鎮宅神虎圖》:

圖上往往有詩曰:“神虎下高山,降魔到人間。善家買了去,四季保平安。

”或曰:“虎是獸中王,除邪到下方,貴府請了去,萬事大吉昌。”這些都表達了人們祈求得到虎神保佑的美好願望。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結束語: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虎頭鞋已經慢慢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覺得這些老手藝看起來有些“”和“廉價”,即使老年人做出來也不願意給孩子穿,有些人甚至認為虎頭鞋是“農村人”才穿的。

虎頭鞋,即是造型藝術又是民間文化,蘊含了上一輩的期盼和祝福。

其實,虎頭鞋不僅美觀,還更具實用性。它透氣、吸汗、環保、不臭腳既有祝福美好的精神信仰又有美觀的現實意義,虎頭鞋是我們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

很多老人一方面沒有精力做這麼細緻的手工活,另一方面年輕人的“嫌棄”讓老人也只能選擇更實惠的辦法———直接給錢,喜歡什麼就自己去買吧。省得自己辛辛苦苦的做好的虎頭鞋被放置在一邊,落滿灰塵或者被扔進垃圾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