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河朔图书馆旧址大门右侧的墙壁有“河朔图书馆”“大厦连云 秘籍累箧”碑刻,为时任县长唐肯所书。

说一个新乡市图书馆发生的一件吊诡的事。

记不太清是1984还是1985年夏天,我有一个同学在新乡市图书馆上班,就是现在卫河公园里边的那个河朔图书馆旧址。一个下午,他给我打电话,让我下班以后去图书馆找他,陪他值夜班。我说你值个班还用陪?他神神秘秘地说:别说了,等你来了我告诉你。

下班以后我去找他,他说:我们去买点吃的,等一会儿还有同学要来。我们两个就骑自行车去文化宫那块儿酒厂门市部买了一瓶白酒,提了一塑料壶散啤酒,还买了牛肉、鸡爪、花生米和一个凉菜,又拐姜庄街买了四个烧饼。回来的时候天已经蒙蒙黑了,两个同学在图书馆门口等着。我说我们去哪吃啊?他说哪也不去,就在馆前的这个汉白玉云台上吃。我觉得这货今天有点反常,就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说别急,我们先慢慢吃,等一会儿我再告诉你。你们先喝点酒,壮壮胆。

那时候的图书馆这一片儿还有点儿荒凉破败,正南面的图书馆混凝土桥看上去黑黢黢的、毫无生气,左边顺着月牙河一条路像是一条乡间小道,右边西南方向是一片图书馆的家属区,顺着月牙河往北有一座破木桥,上面的木板七零八落,晚上根本不敢过,搞不好掉河里。我们四个人就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一直到了晚上将近十点钟,酒也喝完了,菜也吃完了,图书馆前面纳凉的人也走的差不多了。

这时候四处寂静,月光如洗。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四处寂静,月光如洗。

他开讲了,说我为什么让你们来陪我呢?因为我害怕呀,为什么害怕呢?因为这个图书馆的三楼出了怪事。你们别笑,我说的是真事,上月我们馆里有一个值班的老头就是被吓死的。

有一天他也是在我们现在这个位置铺着凉席乘凉。忽然觉得三楼有动静,然后他就走到桥上冲这边楼上一看,唉呀妈呀,三楼的窗户上显出来有女人婆娑的舞姿,还有噔噔哒哒咿咿呀呀的鼓声歌声。他就拿了手电,上三楼探个究竟,推门一看什么也没有,黑乎乎的,只有些怪异的声音。登时就滚下了楼梯,连呼带叫跑了出去,再也没有来上班。

我们不由得往图书馆的楼上望去,曾经听人说过,河朔图书馆用的木料都是冯玉祥从北京十三陵的一个公主坟里边捣腾出来的,阴气很重。而且,图书馆的地下室曾做过国民党的监狱,里面死过人。这一联想就觉得非常诡异,不由心里发毛,脊背发凉。

突然他大喊一声妈呀,快看又出来了。我当时吓得头皮发麻、手脚发软,连话都说不利落了。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图书馆入门处正对地下室借书处

我向来不相信这世界上有什么鬼神,但是不相信不代表不害怕。那时新乡市区主干道上路灯昏暗,小街小巷里基本就没有路灯,因此一入夜,到处是黑乎乎的。

我母亲就很相信怪力乱神这些玩意儿,常常要求我出去玩儿夜里回来太晚的时候一定要叼上一支烟,说有火可以避邪。

姑妄听之,多少年了,我也就一直这么做。

说到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新乡这座国保级的文物建筑“河朔图书馆”,到文章的最后我们再解开疑惑。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河朔图书馆”名字的含义。

“河朔”可以狭义的理解为卫河之北,因为月牙河才是卫河的老河道。月牙河在图书馆前有两个急转弯,百吨货船经此处时必须要把货船解体才能通过,建图书馆时在北面把河道取直,现卫河公园内的卫河边上的假山土丘就是用 1934 年挖河道的河土堆积而成的。

也可以广义的指黄河以北,“河”指黄河,“朔”是北方,焦作、新乡、鹤壁、濮阳、安阳、邯郸等地,都是“河朔”的泛指地带。

新乡的第一座图书馆是1928年冯玉祥主政河南时建于县城内的“中山图书馆”,规模不大,只有二十几间房子,时任新乡县长唐肯提议修建一个大的,于是由新乡士绅暨省内党政军各界要人郭仲隗、杨一峰、张天放、王宴卿等成立筹备委员会,馆址选在县城西北卫河湾处。1935年8月,建筑面积达1740平方米的河朔图书馆竣工,唐肯为董事长,馆长为县教育长杨耀武。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河朔图书馆老照片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图书馆瓦当,“圕”字代替笔画繁多书写不便之“图书馆”三字

“河朔图书馆”是明清式建筑,由三层四角攒尖顶式的主楼和左右两层单檐歇山顶式的配楼组成,主楼主厅三层,次厅二层,错落有致;配楼两侧墙外各有一个宽敞的阳台,由汉白玉栏杆环绕,颇具中国古典建筑的中庸、对称之美。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中庸、对称之美。

据《河南政治》载: “新建总馆地址在车站与城内中间卫河边上,该地四面环河,呈洲形,有地50余亩,颇擅风景之胜,交通之便。馆舍为宫殿式楼房,系由天津基泰工程公司设计,内有大阅览室、新闻杂志社、文物陈列室、演讲室及其他办公室,同时可容纳300余人阅览……”

其实,这个

图书馆是个烂尾工程,最初河朔图书馆原设计为工字大楼,分两期施工,因战乱、资金等问题,未能按原设计完工,我们引以为傲的这个馆址为第一期。

河朔图书馆为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设计,建筑界当时有“南杨北梁”之说,“梁”是梁思成,“杨”就是杨廷宝。杨廷宝祖籍南阳,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回国后就职于中国近代成立较早的中资建筑公司——天津基泰工程公司工作。新乡河朔图书馆就是天津基泰工程公司承建的。

新中国成立后,杨廷宝还参与设计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等重要建筑。

85年来,河朔图书馆虽历经风雨、你来我往,其建筑质量至今还是刚刚的,并未经过大修。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先生

河朔图书馆的首批图书,是唐肯向各地文化界的朋友募集来的,装了几十个柳条箱。

1938年2月,新乡沦陷前夕,河朔图书馆馆长杨耀武将珍贵图书3万余册,分装70箱,运往信阳师范学校,后又随信阳师范学校转运潢川。可惜的是,途中书籍全部散失。日军侵占新乡后,将河朔图书馆占为兵营,残存图书损毁殆尽。

据《新华区志》记载,1946年3月3日,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三人小组来新视察,在河朔图书馆听取新乡军调处执行小组汇报。5月,蒋介曾在河朔图书馆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内战。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河朔图书馆旧址门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三人的雕像,因粗制滥造现已拆除

1949年10月,河朔图书馆更名为“平原省图书馆”,这是解放后新乡市唯一的图书馆,集中了原太行行署和冀鲁豫行署的藏书以及河朔图书馆的藏书。当时的平原省图书馆收藏有一批珍贵书籍,其中不乏稀世孤本。1973年改名为“新乡市图书馆”。2001年6月,迁至现在平原路牧野公园对面的新馆。现有各类藏书80多万册(件),其中古籍藏书20万册,列入善本的就有1000余种,117种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录。

2004年,新乡市政府对卫河公园进行整治,河朔图书馆旧址旁的150余户居民和多家单位被搬迁。2013年,河朔图书馆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由一个吊诡的故事说起,聊聊河南省新乡市河朔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上面几张图片表现该建筑不同侧面,挂一漏万。)


好了,接着最前面说。

看到我们几个都吓得半傻,甚至一个还说不在这里陪他值班了要回去。我那图书馆的哥们笑了:逗你们玩呢!我们领导可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听笑之。到了第二天晚上,果然就又听到了三楼上有动静,他就带着我们几个年轻人冲了上去。

打开了门,刚一进去,里边果然呼呼有声。打开灯放着胆子仔细一看,哎呀,原来啊是窗户没有关,进来了几只鸟在地板上叨虫子吃呢。图书馆是木质地板,时间长了有腐朽,里边生了虫子,几个鸟在这里找虫子吃,所以就当当当有声音,小鸟飞起来加上月光从窗户投进来,主要还是恐惧心理作怪,就演绎成了一出喜闹剧。

我问:后来呢?

他不理我,只自顾自地说:我觉得是啄木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