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軟件的發展史及特點

財務軟件的發展史及特點

我們都知道 財務 部門是一個企業的心臟, 財務管理 的規範化, 調理化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現在的企業中大多都在使用財務軟件, 手工記賬已經跟不上中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 財務軟件的普遍化見證了中國信息化發展歷程。 每一次的軟件變革, 都促進了企業經營模式的改變。

1992 年以前,國內的財務管理還是以簡單的手工核算為主,工作繁瑣,勞動量大。自 92年以來, 財務軟件的發展可謂是蒸蒸日上, 百家爭鳴。 它從簡單的單項處理型軟件, 到現在的財務、進銷存業務一體化管理軟件,經歷了 20 年的風風雨雨。

財務軟件的發展史及特點

金太郎財務軟件-中小企業首選


國內的財務軟件大體上經歷了 5 個時代的變遷:

第一代財務軟件 : 單項處理型財務軟件

這種 財務軟件 是基本上運行在 DOS 操作平臺的單項型財務軟件主要是以簡單的核算為目的。主要解決的就是記賬和報表處理的效率。也就是說,代替手工記賬,核算,降低會計人員的勞動強度, 減輕工作量, 提供會計信息的質量, 降低出錯率。 這個時期的財務軟件也只是簡單的滿足了會計日常工作的憑證錄入,記賬,和相關的財務報表填報工作。

第二代的財務軟件 : 核算型財務軟件( 1993~1997)

到 20 世紀 90 年代推出了基於 LAN‘局域網的第二代的財務軟件:核算型財務軟件。這個時期會計電算化已經在國內普及並迅速發展。 財務軟件 從簡單的核算髮展為以管理為目的, 通過核算實現 財務管理 的財務軟件。 它是核算型軟件向管理軟件發展的過渡時期。 這個時期的財務軟件功能包括,財務處理、報表處理、工資核算、固定資產管理、材料核算、成本核算、銷售核算、存貨核算等模塊。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與經濟效益。

財務軟件的發展史及特點

金太郎財務軟件-中小企業首選


第三代財務軟件:管理型財務軟件也稱為決策型軟件( 1998~2001)

在這之後的一段時間, 國內信息化管理的快速發展,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 財務軟件在第二代軟件的基礎上增加科目、項目預算管理和財務分析模塊。這大概是在 96 年之後也就是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 隨著 Windows 操作系統的不斷成熟。 出現了基於 Windows 平臺以“財務管理”為核心,融合了財務預算,財務分析,財務決策,領導查詢等決策分析,該階段的財務軟件採用 C/S(客戶機 /服務器 )計算模式,開始涉及企業的管理內容。這個時期的 財務軟件 已基本成型,趨於成熟。財務軟件的功能模塊包括:總賬、報表、工資、固定資產、應收賬款、應付賬款、成本核算、存貨核算、現金流量表、預算控制與財務分析、資金管理、採購計劃、採購管理、庫存管理、銷售管理。財務軟件從部門級應用向企業級應用發展。由於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軟件的發展, 財務軟件在企業管理上實現了事中預警、 控制、 事前預測的作用。如:用友,金蝶, 智點財務軟件 。

第四代財務軟件 : 業務整合型財務軟件( 2002~2005)

隨著 Internet 的日益普及與電子商務的發展,企業對財務管理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第四代財務軟件是基於 Internet 的 B/S(瀏覽器 /服務器 )計算模式,採用 Web 技術、多媒體技術和 Internet 的管理軟件,符合企業經營方式向電子商務發展的戰略,是國際財務管理軟件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它實現了財務管理和業務流的整合。這個時期的財務軟件成功融入業務流, 實現業務管理、 財務管理以及涉及財務外延性的人力資源管理、 客戶關係管理、 OA 門戶等財務業務協同化管理的整合; 對管理規範的企業,第四代財務軟件擁有巨大的魅力,效果深遠

財務軟件的發展史及特點

金太郎財務軟件-中小企業首選


第五代財務軟件:稅協同型財務管理軟件

隨著前四代財務軟件的發展和普及, 為了適應信息化的管理很多軟件廠商及研發人員在第四代財務軟件的基礎上, 為財務軟件增加了稅務管理的功能模塊。 它強調企業財務、 業務、稅務三者的整合, 從而最終達到企業高效管理, 提升競爭力的效果, 由於各方面的原因, 財稅合一財務還在實行階段,不過財稅合一已成趨勢,新的時代即將到來。國內的 財務軟件 從無到有, 從小到大, 從簡單的單項處理到核型再到管理型直至今天的財務業務一體化, 在這短短的二十年間, 財務軟件迅速發展起來。 我們堅信中國的 財務 及企業管理軟件產業將會更加輝煌。

金太郎軟件是應時下當前發展趨勢要求,自主研發的一款針對財稅協同的財務軟件,是中小企業不二的選擇。

財務軟件的發展史及特點

金太郎財務軟件-中小企業首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