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这段时间,一直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并且还在不断变好,另一个是坏消息,却随着时间愈加糟糕:


好消息是,中国的疫情终于控制住了,不少省市都已经逐步归零,即便是武汉也渐渐步入正轨;坏消息是,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大面积爆发,很多国家扛着大比例的病例,却还没迎来拐点。


在这种形式下,口罩等医疗用品,几乎变成了战略物资,一罩难求。


而有这么多需要口罩的人,也就有贩卖口罩的商人,有人给他们起了个特别形象的名字——


《口罩猎人》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这是部个人拍摄的纪录片,没有大场面高空俯拍,也没有神奇的文案旁白,相比高质量精制作的纪录片,这部实在是显得非常简陋。


然而这并不妨碍这部片子引起的讨论。


因为这部纪录片的作者,就是个时常处于舆论中心的人——花总(微博ID:花总丢了金箍棒)。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花总的真名叫吴东,微博认证是旅行者,但是他几次走入公众视线,都是因为社会新闻。


早年间,他喜欢根据新闻图片来鉴定各个官员的手表,最有名的一次是2012年公布“微笑局长”杨达才的11块名表的详细信息,而这位微笑局长,后来落马了。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2018年,他又发布视频《杯子的秘密》,曝光了国内10多家五星级酒店的用擦过马桶的毛巾擦杯子的卫生乱象,一时引起公众哗然。


他因此收到过死亡威胁,还被多家酒店拉入黑名单。


由此可见,他的作品多数都是揭露乱象的,而这次的《口罩猎人》也是如此。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一个中国商人在土耳其采买口罩原料熔喷布的故事,上线就拿到了8.7的高分。


目前这部片子豆瓣评分8.4。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这部片子全程由花总拍摄,一共8集,每集10分钟,每集一个主题,里面花絮旁白之类的非常多,相对来说比较全面。除此之外,还出了一个剪辑版,时长60分钟。


而豆瓣上的这个是8集版本,信息量较大,节奏抓人。


花总给每集取了一个标题,分别是入局、困局、僵局、骗局、对局、赌局、布局和番外,对应着主人公在土耳其做“口罩猎人”的经历和对应的思考。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今年三月,花总在土耳其意外认识了一个疯狂采购口罩和熔喷布的年轻商人林栋。


林栋是广东湛江人,现在只有30岁,年轻,野心勃勃,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价值观。


在疫情初期,林栋就敏感地察觉到口罩方面的商机,而3月初与林栋相识时,花总也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件事中的拍摄价值。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于是,在征得对方同意后,花总在3月5号到18号,贴身跟林栋拍了12天,记录下了这位“口罩猎人”的是如何猎寻口罩的。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林栋之前从事医药行业,有着8年的行业经验,也非常了解海外渠道。


疫情初期,因为对医疗用品的了解和对海外渠道的熟悉,他受朋友和客户委托来,来到海外购买口罩和制作口罩的关键原材料熔喷布。


很快,他采购了1500万个口罩交付给国内。


这让他迅速获得了国内买家的信任,随着疫情加剧,他手里堆积了一大批订单,不少都是医院或基金会等机构的。


于是,他就这么开始了海外采买口罩和熔喷布的生意,而土耳其这个亚洲和欧洲的情报汇集点,就成为了他“入局”的最佳选择。


他就这么开始了在土耳其到处奔走,找工厂,找原料的生活。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截止到3月纪录片拍摄时,林栋已经成为欧洲市场上最大最有名的中国买家,整个伊斯坦布尔都知道有个中国商人叫林栋,要买口罩和熔喷布,特别有钱。


所以,除了林栋主动出击的,他每天还会接触形形色色拿着样品来推销的人。


他手中的订单涉及金额都特别大,大到拿下他,对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而也因为这样,他不得不带着保镖谈生意。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林栋甚至还与当地的一个军火商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由于疫情全球爆发,而口罩和制作口罩的熔喷布稀缺,这些东西变得奇货可居,成为相当于战略物资一样的存在。


仅从各国都是派军用飞机来上海浦东机场直接装货,而后直飞国内,拒绝任何形式的转机就可见一斑。


而对于生意场来说,口罩和熔喷布就成了最好的交易品,目前它所带来的利润,已经超过了军火和毒品,这也是为什么军火商都跑来参与口罩交易的原因。


而土耳其市场上鱼龙混杂,林栋一个外国人明显玩不转,所以和当地军火商合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林栋每天做的事,就是跟着这些他主动出击找来的,或者是对方毛遂自荐来的人,去他们的工厂,看原料,看样品,看工厂设备和产能,寻找可以合作的厂商。


而因为稀缺,这些原本没什么必要造假的东西也变得良莠不齐,有假的,不合格的,以次充好的,各种问题。


就采访这几天林栋遇到的,就有其他工厂调整而来的,制作的口罩没有欧盟认证,口罩内部也没有熔喷布,只有一层普通的无纺布的;有熔喷布质量不达标,制作的口罩会对人体产生毒害的;还有没有经过检测,却制作假的检测报告的……


口罩市场上的坑,真是应有尽有,虽然这是风口,是商机,但真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轻易入局赚到钱的。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还有一些厂商,工厂里原本生产的东西是没问题的,但是产能却有限,但卖家总是希望能够卖高价,拿到最大利润。


于是他们不顾产能拼命推销,到了交付时要么交付不了,要么以次充好,直接坑了产业链对接者。


这些林栋他们当然也会看,一个厂子能产1000万,绝对不会跟他们签一个亿的单子,但是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了厂商多处接洽。


林栋他们就遇到了这么个情况,签合同、交定金都处理好了,然而后来却发现这家厂子接了4个下家的钱,而他们的产能最多也就只能供应一家。


那怎么办?厂商想的挺好,随便供呗,谁先来谁拿。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而人家卖方市场,你说了根本不算。


即便对方因为无法交付而违约,也拒绝退还定金。


还兴致勃勃地向林栋他们推销自己脑洞出来的口罩,希望林栋他们能允许用这种口罩交货。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林栋在土耳其是有资源有人脉的,遇到上面的情况,他们认栽只想尽快拿回定金,然而即便找当地军火商来协调,退定金也用了一个月。


这其中的时间成本,无法估算。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后来,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靠谱且产能大的熔喷布生产商。


这个厂商的熔喷布质量很不错,排名在整个土耳其都数一数二的,但是也因为质量高口碑好,他家的熔喷布要价非常高,且拒绝议价。


无论是资源互换还是市场开拓,都无法打动这家老板的心。


最后林栋以保证每月150吨,合同期两年的方式,才终于以每吨20000美元的价格拿下了这家的熔喷布。


为了这个单子,他需要支付1200万美金的保证金。


疫情肯定无法持续两年,那么两年的熔喷布交易是否能保证赚钱呢?


林栋压力很大,但是他决定试一试。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花总以普通人的思维考虑,问林栋不怕崩盘吗?不怕事态失控吗?


林栋则表示,他在接受失控。


高风险却也能换来高利润,即便已经亏损了,他依旧相信自己能够赚回来。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其实口罩行业的危机是非常多的。


疫情持续的时间,各国的态度,厂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疫情导致的物流延迟等,作为一个夹在生产商和最终买家中间的人,任何一点点问题都有可能让整盘生意付之一炬。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但他依旧相信这是一次巨大的商机。


他分析道,由于全球疫情升级,口罩的需求量会增多,而无论是土耳其还是欧盟对医疗物资的出口都进行了限制,这导致很多小的中间商没办法再做生意。


但是他不一样,他的订单多数都是来自大型机构,更为合规合理,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口罩生意做大,占领市场,发展为长期的产业。


他现在不仅仅是想赚一把就走了,他已经开始投资企业,建立产业链条……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其实口罩生意,除了市场本身的危机外,还有一个舆论危机。


在疫情大爆发时,很多国家、企业和个人做的都是“捐赠”,这时候林栋这种还在想着自己赚钱的人似乎就变得格格不入,甚至被人说是发国难财。


花总在采访时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林栋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而且是以反问的方式回答的:


为什么你会觉得我没有人性?为什么赚钱就是一件可耻的事?为什么口罩就应该做捐赠?我凭什么只能做好人?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


这些口罩商人们,冒着风险远走海外,去接触各种人,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辨别口罩和原材料的好坏,用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判断对方的交付能力,用谈判能力尽可能地压价,然后冒着生命危险,扛着可能赔光身家的危险,将口罩买回,想尽办法送到买家手中,让医疗机构有口罩可用,有口罩可捐。


他们为什么不能赚钱?这里面每一分每一秒都值得开价。


他们应该赚钱,他们也需要赚钱。


用林栋的话说,他只是个生意人。


生意人赚钱,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他没有制造假货,没有以次充好,他只是用自己的能力找到合格放心的口罩,然后赚取自己应得的部分而已。


他也知道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人骂他,赚了钱的人,很多时候都需要承担骂名。


但是他也不在乎。


生意人而已,又不是慈善家?


骂就骂呗,别骚扰我家人就行了。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截止到拍摄结束,土耳其的疫情已经开始爆发了,但是他还留在那奔走和隔离。


怎么看他赚的都是要命的钱。


但是这是他的选择,就像他赔了很多钱却还是选择住豪华酒店享受一样。


他淡定地接受他的选择带来的一切。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整部片子中,林栋都是以一种复杂和多面的形象出现的,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果断和洞察力,以及冒险的气魄,又有时不太能理解他的消费观,花总尽可能全面地呈现了林栋这个人,没有美化或者丑化。


而疫情期间的千千万万的口罩猎人,多数也是这样敢想敢做却也有自己的小毛病或者小失误的普通人。


但是正是这些普通人,让口罩市场正常流通了起来。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靠口罩月赚千万,发“国难财”的他该不该骂


他们不是慈善家,却也不是恶人,他们在努力做自己的生意,却也努力让需要口罩的人能拿到口罩。


这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