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空軍幕後英雄!雖沒有開戰機戰鬥,但打掉美機也有一份功勞

作者:志願軍空軍第四師十團氣象臺譯電員 徐林侯

1951年3月,我和成千上萬名學生一道,響應祖國的召喚,投筆從戎。更使我難以忘懷的是,入伍後在志願軍空軍第四師十團時,和戰友們一道生活、戰鬥的日日夜夜。我榮幸地被派到這支由米格-15型殲擊機裝備起來的能打硬仗的部隊。

我擔任團氣象臺的一名譯電員。

當時我師的兩個團,即第十團和第十一團的雄鷹經常並肩參加空戰,並取得了首次擊落美機的勝利。我到部隊後,在團氣象臺譯電組組長傅玉魁的帶領下,同戰友呂英昭、寇振興(全組4人)一道,投入了緊張的戰鬥值班,出色地完成了譯電工作,確保了氣象臺每日發出準確的氣象情報。

當時整個部隊的飛行員正日以繼夜地進行著戰鬥值班和飛行訓練,我親眼目睹了他們駕駛雄鷹從跑道上起飛,編隊飛行,霎時升入高空,瞬間又急轉直下,俯衝開炮,命中目標,令人驚歎。

我非常羨慕和欽佩他們,能駕機升空親自擊落美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同時我也認識到,氣象譯電員工作的重要性,它是氣象情報的重要環節。正像團首長指出的"氣象情報的迅速準確程度,與每次空戰的勝利緊密相連"。

志願軍空軍幕後英雄!雖沒有開戰機戰鬥,但打掉美機也有一份功勞

那時正值春去夏來的季節,天氣變化無常。尤其雨季的到來,天空忽而烏雲密佈、雷電交加;忽而雨過天晴,碧空如鏡。

這種氣象變化萬千的狀況,對於戰機作戰飛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為了迷惑敵機對我方的侵擾,從抗美援朝戰爭開始,我國全境的氣象電報全部加密,使敵方無法知道我國地區的氣象情況;而我方將加密的電報譯成明碼,便可及時填到天氣圖上,再經過繪製、分析做出準確無誤的氣象預報,使師團首長機動靈活地運用天氣變化情報,為我所用,確定戰機升空時機,下達命令打擊來犯的敵機,奪取空戰的勝利。

這個全過程,就要求一名氣象譯電員,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頑強的戰鬥精神和嫻熟的譯電技術,去完成24小時不間斷的、成百上千次的氣象電文翻譯任務。為此,我決心拿筆當火炮,要用飛行員打敵機的戰鬥精神,完成譯電工作,為他們的空戰勝利,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從此我更加發奮工作,想盡辦法來加快筆譯速度,努力完成每天的任務。

當時,我們譯電組4人,分兩班倒晝夜值班工作。每當值完一個班下來,常常累得頭昏目眩,筋疲力盡,而又常常因為速度上不去,影響天氣圖出圖時間而著急。我當時就想,能不能想一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

志願軍空軍幕後英雄!雖沒有開戰機戰鬥,但打掉美機也有一份功勞

我注意到天氣圖分為國外和國內兩個部分。國外部分是蘇聯各氣象臺的明碼電報,可不可以由報務員直接用倒填圖的方法,填到圖上呢?此建議一經提出,就得到老報務員餘凱的支持,並由他實踐,在短短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就練成功了,並在臺首長的支持下,用到實踐工作中。

在這個基礎上,國內部分,即加密電報,經譯電員譯成明碼電報後,交由填圖員可同時工作,與國外部分同步完成填圖任務,從而大大縮短了時間,使每日的氣象預報工作效率明顯提高。1952年6月我和餘凱二人同時榮立三等功一次,受到了團首長的表揚。

隨後,我又大膽提出,我們譯電員可否直接口譯電文用送話器傳給填圖員直接填到天氣圖上?這一建議一提出,就受到臺首長和師團首長的高度重視,立即上報中央軍委空軍司令部和志願軍總部。不久,經軍委和志願軍總部批准,把我提出的新工作法定名為"口傳填圖工作法",在全軍各氣象臺推廣。

志願軍空軍幕後英雄!雖沒有開戰機戰鬥,但打掉美機也有一份功勞

1953年8月16日經志願軍空司批准,師黨委給我記二等功一次。在慶功會上,當我接到立功證明書時,內心無比激動,我為自己能在戰鬥中貢獻一份力量而自豪。我創造的新工作法在全軍推廣後,氣象情報更加迅速準確,保證了志願軍空軍各部隊的作戰飛行和空戰勝利。

據統計,志願軍空軍在近三年的空戰中,共擊落美機330架,擊傷95架,有力地支援了地面部隊戰鬥的勝利。在戰鬥中湧現出戰鬥英雄18人,一、二等功臣84人,為奪取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我還清楚地記得,1952年6月在全師慶功會上,我和報務員餘凱同當時在我師十一團三大隊任飛行大隊長的張積慧見面併合影留念的情景。那天當他知道我二人是氣象臺的報務員和譯電員時,緊握我們的手高興地說:"氣象臺的工作太重要了,你們的出色工作,保證了我們的作戰飛行,打掉美機也有你們的一份功勞。"我二人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慶功會後為確保戰機的戰鬥飛行,我更加努力地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