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張妼晗為何陷害徽柔?

《清平樂》第24集,張妼晗手裡拿著一個扎針娃娃,這扎針的娃娃是侍女在池畔一塊大石頭邊撿來的,上面寫著詛咒之人的名字——玥兒。張妼晗暴怒地抓著娃娃,並堅信了確實有人在詛咒她的女兒玥兒,於是命令婆婆賈玉蘭把這件事查出個水落石出。

當晚,賈婆子就喊來了所有經過池畔的侍女,一一詢問,眾人都說並未在池畔駐足,只是路過。正當賈婆子說要讓她們都趕出宮後,蘭苕突然站出來,唯唯諾諾地說,昨天晚上見福康公主在池畔邊跪拜。

張妼晗聽到福康公主這個稱號後,立馬咬定說:

最忌恨玥兒的可不就是她?最怕玥兒分走官家寵愛的,除了她,還有誰呢?

《清平樂》中,張妼晗為何陷害徽柔?

《清平樂》中,張妼晗為何陷害徽柔?

張妼晗在懷孕之時便整日神經兮兮說有人害她,但並未找到證據,而今抓住這巫蠱的玩偶,更是不會善罷甘休。但是,她把事情栽贓給徽柔,原因有二:

愛女心切,恃寵而驕

張妼晗與賈婆子曾經談論過,為什麼自己的女兒從生下了就一直有病,天天看病都沒見好?是不是有人做了什麼手腳?賈教婆子勸她不要想太多,小孩子生病是難免的。卻沒想到張妼晗說:

那徽柔怎麼沒見得過病?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能看出張妼晗善妒的心思。其實很多人都能體諒到張妼晗初為人母,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的心思,但是如此狠毒地說出這樣的話,可見她恃寵而驕的心。

《清平樂》中,張妼晗為何陷害徽柔?

爭寵過度,不惜挑撥離間

張妼晗因為聽信蘭苕的謊言,便堅信行巫蠱之術的人是徽柔,徽柔不足四歲,便被栽贓陷害,張妼晗竟然用“徽柔怕分了官家對她的愛”為緣由,信誓旦旦找官家講理,看似是在找到陷害自己的人,實際上是在挑撥官家與女兒徽柔的父女關係。

徽柔作為宋仁宗與苗娘子生的孩子,他一直很喜歡這個如親人般的苗心禾,更喜歡兩個所生的孩子徽柔。反觀張妼晗,她雖與官家真心相愛,可他們的女兒從一生下來就百病交加,久病不愈,官家即使想給玥兒寵愛,也無法盡心盡力,畢竟官家不是醫生,該如何給玥兒疼愛,才能盡到自己做父親的責任?

所以,張妼晗如此陷害徽柔,必然是想讓官家對徽柔所做之事離心,離間父女之間的感情,才能讓自己和女兒穩坐後宮寵愛之位。

《清平樂》小說原著《孤城閉》中,黨徽柔陷入栽贓時,是懷吉為她作證,稱徽柔那天晚上在池畔是為了給官家祈福,希望官家的身體趕緊好起來。

不知道張妼晗在聽見這話之後,會不會覺得羞恥,畢竟他非但沒有為官家祈福,還把後宮鬧得烏煙瘴氣。

《清平樂》中,張妼晗為何陷害徽柔?

但是,張妼晗陷害徽柔,也暴露出了她的缺點:

入宮數年,心眼狠毒,但不會謀事

張妼晗當年因為一隻死去的兔子遇見官家,隔了幾年又因為宮中舉辦私宴,二次遇見官家,並大膽告白,被官家收入宮中做清河郡君。

入宮之前,她性格大膽潑辣,聽不得半點議論,在做舞女時,因為蘭苕議論她說謊話,就用滾燙的菜湯潑向蘭苕。官家卻獨愛她自由任性的脾氣,對她萬般寵愛,捨不得任何懲罰。以至於她入宮之後,總覺得有人害她,整日神經兮兮,不做實事,還愛惹是生非,胡攪蠻纏。

在這一點上,可以看出,張妼晗雖得到官家“單純”的評價,但她在入宮後,雖然心眼狠毒,但遇到事情之後只會找官家告狀,對官家撒嬌,讓官家替她做維護,可以見得,張妼晗不但沒有在這宮中學會長大,反而更加驕縱放肆。

《清平樂》中,張妼晗為何陷害徽柔?


神經兮兮,不會拉攏與人為友

官家後宮的妃嬪本就沒有幾個,而苗娘子為人和善,所以大多妃嬪與苗娘子交好,但苗娘子在官家納了張妼晗之後,也漸漸與官家心遠了,所以,後宮之人多與皇后交好。

而皇后在宮中為人處世不逾矩,做人做事留有餘地,是一個賢德的中宮之主,她在於官家結婚後,先送給各位娘子禮物,又時常教她們養蠶、釀酒,且皇后又不怎麼得到官家的寵愛,後宮之中,除了張妼晗,必然是與皇后走得近些。

反觀張妼晗,她入宮之後,便時常纏著官家,哪怕官家在朝中忙著國家大事,都不惜去朝中打擾,她覺得一週三五日見官家一次都嫌少,而其他娘娘一月還不見一次,都是正常,因為只有她張妼晗一人是官家喜歡的,其他的都是按規矩不得不納的,官家自然要三五日見自己一次。

且不管她為人霸道,處事囂張,只讓官家和賈婆子伺候,不讓他人靠近,僅靠如此言語,就會在宮中樹敵千萬。

《清平樂》中,張妼晗為何陷害徽柔?


《清平樂》中的張妼晗,她的愚蠢被官家認為是“單純”,便事事讓著她、護著他。

但也由於她的愚蠢,得到了官家的憐憫,在她的玥兒不足十歲去世時,徽柔為妹妹穿麻衣,而張妼晗還是咬定是徽柔害死了玥兒,徽柔在跟爹爹解釋的時候,官家竟然對徽柔動怒,讓徽柔出去。

不得不說,張妼晗的“單純”確實離間了徽柔與爹爹的關係,也得到了官家一生的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