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抗疫十大经方——小柴胡汤

今天中医治疗瘟疫十大名方隆重出场的是小柴胡汤。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其实就是小柴胡汤的制剂,你对它有了解吗?

出处来源

小柴胡汤为历代医家所常用的名方,甚至有“一张小柴胡汤打天下”的说法,出自中医经典医籍,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相关原文共计20多条。国家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清肺排毒汤,就是由《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多首方子加减组成的,其中就有小柴胡汤。

主治病症

小柴胡汤主治病邪传入少阳半表半里的疾病阶段与状态,以往来寒热(阵发性发热怕冷,寒热交替)、胸胁苦满(胸胁部满闷)、嘿嘿不欲饮食(精神不佳、食欲差)、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为主要表现,号称“小柴胡汤八大症”

中医抗疫十大经方——小柴胡汤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人体正气(类似于免疫力、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如瘟疫)相互斗争的结果,以古代打仗作为比喻,外来敌兵就像是致病邪气,城池中的对抗力量如同是人体正气:

在表——汗法:双方交战于城墙周围时,类似于中医说的太阳表证,这时可以用之前介绍的麻黄汤等方治疗,向外祛除病邪;

在半表半里——和法:当敌方突破城墙,交战于房屋与城墙之间时,像是病邪来到少阳半表半里的地方,这时候双方都有损伤,双方缠斗在一起,就要用本文介绍的小柴胡汤来处理,既要向外祛邪,又要安定内部;

在里——下法、清法:如果敌人打到房屋里面了,如同阳明里证,就需要用之前介绍的白虎汤(清法)、大承气汤(下法)等方药来解决问题了。

此外,本方也主治热入血室(子宫)证,黄疸,疟疾,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临床应用范畴极广,如果运用得当则疗效显著。

组成方解

小柴胡汤是中医治疗八法中“和法”的代表方,具有和解少阳,退热止呕等功用。由于该方治疗外感疾病时所针对的病位既不在表(所以无法通过发汗而解决),也不在里(所以也无法通过下法来解决),而是在半表半里病性上为正气不足与病邪侵袭同时存在,所以治疗上最适合和解、调和,既要向外祛邪,又要扶正,防止病邪传入里面,而不可用汗法、下法等针对表证和里证的治疗方法。

中医抗疫十大经方——小柴胡汤

该方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共7味中药组成,以“君臣佐使”的主次关系,相互配合而共同发挥作用,具有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协调等特点。其中:

柴胡苦平,升阳达表,透解邪热,散半表之邪,为君药(主药);

黄芩苦寒,降泄退热,清半里之邪,为臣药(辅药);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既扶正以祛邪,又御邪内传,共为佐药(佐助之药);

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调和药性之药)。

去滓再煎

原文记载该方需要“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这种去掉药渣再次煎煮浓缩的特殊煎药方法,被称为

“去滓再煎”。去滓再煎的使用原因被认为与方中柴胡使用量大有关,并且可使药的性味匀和,缓而持久(也是“和法”的具体应用),还可减少药量,减轻药液对胃的刺激,尤其适合呕吐病人。

疾病在临床实际中往往情况复杂而非单一,因此该方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撰稿:张帅 徐浩

美编:刘启予


本头条号已开通私信输入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欢迎在私信对话框中输入“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早搏”、“房颤”、“心梗”、“心动过缓”、“心肌炎”、“神经官能症”、“颈动脉斑块”、“动脉硬化”、“糖尿病”、“眩晕”、“心悸”、“亚健康”、“穴位”、“检查”、“用药”、“中药”、“预防”、“饮食”、“养生”、“运动”、“睡眠”、“住院”、“就诊”、“挂号”等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或相关提示信息。

注意:咨询具体病情的问题,因涉及病史、症状、检查、用药、诊疗经过等详细资料,故不能在此处回复,请在徐浩大夫网站(https://drxuhao.haodf.com)上传相关病历资料后咨询,谢谢您的理解!

关注“徐浩大夫”今日头条,了解更多健康科普!

专 家 简 介

徐浩,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联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入选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荣获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衰、早搏、心动过缓、阵发房颤、心肌炎后遗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斑块、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失眠、头痛、眩晕、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盗汗等内科杂症及亚健康状态的中药调理。

  •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周三下午 周六全天 周日全天
  •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