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不言者氣絕”原來是這意思!

農村俗語“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不言者氣絕”原來是這意思!

古人常通過一個人的“精氣神”來看出這個人的身體狀態,食、色、言則是人身體運行狀態的表象,能間接的反映出相關臟器的健康程度,例如俗語說的“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不言者氣絕”。

農村俗語“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不言者氣絕”原來是這意思!

所謂“不色者腎絕”,是說不色者或無慾者,其腎的臟器功能已經劣到極,同時也在強調不要過度縱慾,注意保存腎精。古人說“腎主藏精,精,身之本。”張景嶽的《類經》中也記載:“欲不可縱,縱則精竭;精不可竭,竭則真散。”

農村俗語“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不言者氣絕”原來是這意思!

“不食者脾絕”是說,沒有胃口的人,其脾的臟器功能已經差到了極點。古代中醫常將“脾胃”放到一起講,例如《素問》中說道“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可見脾胃對飲食的運化極為重要。當脾不健康的時候,消化運輸功能就會下降,進而出現腹脹、消瘦、沒有食慾等症狀,所以有“不食者脾絕”之說。

農村俗語“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不言者氣絕”原來是這意思!

“不言者氣絕”是說,不能說話的人“氣”將要消寂。中醫中“氣”是指充盈人體的精微物質,是生命活動的動力,“人之有生,全賴此氣”,當一個人連話都說不出來的時候,足以反應其“氣”即將耗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