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特輯|勞動者如何與命運對賭?如何提升人生算力?

為什麼有的學霸活成了“人生輸家”?

你身邊有沒出現過這樣的朋友,在校園裡總是名列前茅,大小競賽獲獎無數,從小就是家長口中“隔壁家的小孩”,但步入社會之後,卻越走越平庸,慢慢埋沒在人海之中,甚至越活越潦倒,成為了世俗意義上的人生輸家。

勞動節特輯|勞動者如何與命運對賭?如何提升人生算力?

智商高,肯努力,為什麼步入社會之後,學霸不能繼續鰲頭獨佔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先看看我們面對的這個世界,我們的世界,本質上只有兩類問題:

第一類問題,是有邊界的問題,或者說是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例如考試、下象棋等。

以下象棋為例,表面上,象棋變化很多,感覺上好像很複雜,但屬於信息對稱博弈。博弈論大師Von Neumann說:“象棋不是博弈,象棋是一種定義明確的計算形式。你可能無法算出確切答案,但從理論上來說,一定會有解決的方案,也就是說,任何局勢下都存在著一套正確的下法。”

這類有邊界的人生問題,在我們讀書階段大量出現,這些問題討論的環境很簡單,類似於實驗環境,是象牙塔裡的問題。題目很難,解答過程很複雜,但總是有標準答案的。

我們傳統的應試教育,其實一直都在鍛鍊你解答這類有邊界的問題。

勞動節特輯|勞動者如何與命運對賭?如何提升人生算力?

第二類問題,是沒有邊界的問題,即沒有絕對標準答案的問題。

同樣是棋牌遊戲,德州撲克就是一個典型的沒有邊界的遊戲,屬於非對稱信息博弈。玩家只掌握不對稱的信息,我不知道對手手中拿著什麼牌,也不知道5張公共牌會組合出怎樣的結果,更不知道對手要怎麼猜測我手中的牌。

當你走出校門,踏入真實世界後,社會上幾乎都是這類問題等著你。看起來沒什麼,但情況非常複雜,需要你理清頭緒,權衡利弊,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作出抉擇。可惜,這一類問題,在我們教育體系裡嚴重缺失,沒有人教我們如何解答。

人生如牌局,每一局都是新的,每一局都面對不確定性,高手用什麼態度去面對輸贏呢?當高手贏的時候,他一般會說:“運氣真好”;而當高手輸了的時候,他會從技術的角度去覆盤,去反思,而不會怪運氣。

《對賭》這本書寫道:“頂級的撲克高手,40%的時間也在犯錯,但客觀面對錯誤比任何技巧都重要。”不要老拿運氣說事,要打“無記憶”的牌,每一手牌都重新考慮,從終局去推算贏的概率。

打牌和現實世界的人生一樣,短期靠運氣,長期靠實力。

勞動節特輯|勞動者如何與命運對賭?如何提升人生算力?

統治這個世界的都是德州撲克的高手,而非象棋高手,因為德州撲克高手面對的都是信息不完備的非對稱博弈,他們經常長期的刻意訓練,已經擁有了一套成熟的算法和決策系統。

反之,現實中的象棋高手們,就有點像活成了輸家的學霸:他們很聰明,也很努力,讀書成績特別好,道理也懂得非常多,看起來什麼都不比別人差,但就是混得不好。因為這類人很會解答“有邊界的問題”,但完全不懂怎麼處理“沒有邊界的問題”

。這就是學霸慢慢活成了人生輸家的根本原因。


怎麼才能處理好“沒有邊界的問題”,提升決策能力?

既然真實世界的問題充滿了不確定性,又沒有標準答案,那是不是隨機亂選就可以了?

很多人確實是這樣做的,他們面對決策時,看心情選擇,有時候選對了,也不知道是怎麼對的,選錯了也不知道錯在哪裡。比如某人手裡有一筆閒錢,他面臨的一個最典型決策,就是買房還是炒股?而中國過去這20年給的標準答案顯然應該買房。如果你當初的決策是炒股,現在你的朋友可能會嘲笑你“做了一生中最愚蠢的決策”。

勞動節特輯|勞動者如何與命運對賭?如何提升人生算力?

但真是如此嗎?房價比股價漲得快可不是經濟學常識,美國的歷史數據是股市的增值速度顯著高於房產。國內有個叫劉元生的股民,1988年12月投資400萬港幣,購買了萬科的原始股,然後一直拿到現在,漲到了將近30個億。算下來,30年的時間,漲幅接近1000倍。

所以面對不確定的世界,沒有人能給你提供標準答案,買房賺錢是押中了房價上漲的大趨勢,但如果買了產權不清晰的房子,還是會鉅虧。炒股賺錢可能也是押中了大盤的趨勢,但選了爛股一樣是血本無歸。能不能做出好的決策,一方面是看運氣,另一方面,是需要有一套科學的決策方法,持續押注成功幾率更大的事。

人的大腦非常不善於處理不確定的信息,要提高決策水平,就必須戰勝頭腦中各種認知偏誤。一個決策高手必須能夠區分以下兩樣東西:

1. “運氣”和“能力”的區別;

2. “決策水平“和“決策帶來的結果”之間的區別;


遠離“確定性幻想”,區分“可計算”和“不可計算”

我們都承認人生是一場沒有邊界的遊戲,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不要試圖躲在“確定性”的幻想中,也不要指望你夠聰明,夠努力,就一定有回報。

一件事搞砸了,有人會歸咎於運氣,但有的人會認真覆盤整個過程,找出事情處理中系統的漏洞,每次堵住一個漏洞,就降低下一次搞砸的風險。撲克選手能做的是選贏錢概率大的選項,即便結果沒成功,那只是運氣問題,頭腦清醒的人必須能區分“可計算”和“不可計算”兩部分。

勞動節特輯|勞動者如何與命運對賭?如何提升人生算力?

可計算的部分,就是能力的部分,依靠能力和技巧,是可以找出最小化風險、最大化收益的下注方式。對於不可計算的部分,無論你再厲害,計算再精確都無法消除不確定性,這部分就只能歸為藝術,或者運氣了。

人們總是事後諸葛亮,認為如果結果不好,當初肯定可以有更好的決策,但實際上並不存在更好的決策,這種想法很容易讓你陷入Over Thinking的狀態。不要老想著憋大招,自古長考出臭棋,有些人假裝很勤奮,假裝在拼命計算,其實是用“假裝思考”去逃避“真正的思考”。

所以這個時候,有自己的信念非常重要,Believe to see, rather than see to believe, 對於不可計算的部分,要通過大量的實踐,訓練自己的直覺,篤定自己的信念。對於可計算的部分,要多做刻意練習,成為計算的高手。


區分“決策水平”和“決策帶來的結果”

其次,普通人關注事情結果,高手關注決策系統

,即所謂的“菩薩畏因,凡人畏果”,德州撲克世界冠軍Annie Duke曾經擔任過業餘選手比賽的評論員。有一次她告訴現場觀眾,說當前這個局面,A選手贏的概率是76%,B選手贏的概率是24%。結果,最後B選手贏了。

當時就有個觀眾說Duke預測錯了。Duke回答說這不是預測錯了 —— 她已經說了B選手有24%的可能性會贏。現在B選手贏了,也不過就是概率為24%的事件發生了而已。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頭腦清醒,能區分什麼叫運氣不好,什麼叫決策錯誤。

勞動節特輯|勞動者如何與命運對賭?如何提升人生算力?

很多人愛說自己“不在乎輸贏”,其實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在說謊,他們根本不知道“不在乎輸贏”是什麼意思,他們可能只是想說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強。只有當你學會了審視自己的信念,不會聽風就是雨;學會不以成敗論英雄,注重的是決策水平的高低、決策過程的合理性,而不是最後的結果,這才配得上說“不在乎輸贏”。


搭建人生的中臺,收穫每一份努力

“中臺”是這兩年非常熱的概念,很多大企業都在建設中臺。企業中臺是把一些驅動業務的中長期模塊,在全公司範圍內給做業務突擊的部門。不僅能更好地支持創新,又避免了資源重複建設。更多企業願意花大精力去做中臺,說明中國創業者的戰略眼光更長遠了,不只掙扎於眼下的生死,開始做更長遠的規劃和建設。

人生實際上也是有後臺、中臺和前臺的。

  • 所謂人生後臺,就是你的整個構架,你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以及你的人格,做人的整體的態度和方法。
  • 所謂人生中臺,就是你積累的各種各樣的資源和能力,或許這些資源還沒有變現,甚至對如何變現還沒有明確的指向。
  • 所謂人生前臺,就是你每天出門,遇到的一個個機會,見到的一個個人,或者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那些“無利不起早”的行為方式,其實就是“人生中臺缺失”的問題。什麼叫中臺缺失?就如有些人每天都匆匆忙忙地、不遺餘力地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見人就要求掃微信,動不動就跟人說微信通訊錄有幾千人,但同時又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沒有遇見貴人賞識,其實這都是他們的幻覺,沒有強大的中臺能力,拿什麼去跟別人交換?

勞動節特輯|勞動者如何與命運對賭?如何提升人生算力?

人脈,不在於你認識多少人,而在於有多少人認識你;不在於多少人認識你,而在於有多少人認可你;不在於多少人認可你,而是在於有多少人時不時想得起你。

為什麼別人會認可你?時不時會想得起你?一定是你身上存在著某種特質或潛質,在別人看來你是一個能成事的人。如果有很多人從不同角度都發現你是這樣的人,證明你的中臺很強大,在江湖上,你已經具備了至少一項獨步天下的能力。

如果發現自己的前臺還沒有很好的機會,最應該做的是沉下心來修煉自己的中臺,沉澱自己的後臺,就如武林高手,沒有內功,招式再炫也是花拳繡腿,成不了大師。我們必須清楚,很多的能力和資源,是在後來的某種機會當中才顯現出來,如果不見兔子不撒鷹,你的未變現能力和資源就會很少,因為中颱缺失或者中臺不夠大而喪失的機會,可能比你意識、想象到的要多得多。


總 結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也是所有通過自己辛勤勞動,努力過上更好生活的人們的節日。

我們從校園走出來,我們接受了十多年的應試教育,我們擅長解決有邊界的問題,但當我們從校園步入社會,面對的不再是實驗環境下的象牙塔問題,而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

這個世界每天都變幻莫測,它的未知與不確定性,從來不以某人的意志為轉移,但這個世界的未知和不確定性,也是對人類自由意志的讚美,因為每一刻,你都有出手押注的權力,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斷,決定自己的人生。

但願在你人生的賭局中,你能贏得先手,並一直幸運下去。



勞動節特輯|勞動者如何與命運對賭?如何提升人生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