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关键词,带你走进哲学与人生

提起哲学,你会想到什么?第一印象是什么?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康德、马克思。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意识,存在。

高深莫测、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让人头疼,不知有什么用。

相信大多数人对哲学的了解都不深,也很少会主动去认识哲学,总觉得哲学难以靠近,不是一般人能懂的。

哲学有爱智慧的意思,哲学家就是探寻世界上真理的人。哲学一开始从观察世界入手,总结出世界运转的规律规律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哲学发展到现在,有了许多流派,有思维层面的,有认知论的,有逻辑思辨的,也有人生哲理的。

有的哲学的确很难懂,给人感觉就是围绕一个概念进行反复讨论,而这个概念又很虚。也有的哲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能指导我们去更好地生活,去融入社会交际。

学习哲学的好处,在于能提升我们的思考维度,让我们对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

如果你对哲学家的专著有恐惧心理,总是理解不了书中内容,那你可以选择一些入门类的讲解类哲学书,可以先培养兴趣,然后再去看相应的专著。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以小说形式来哲学史的书,跟着书中人物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你应该也能对哲学有初步的认识。

如果你更注重哲学对个人生活的帮助,那白取春彦和冀剑制合著的《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就很适合你。

12个关键词,带你走进哲学与人生

日本学者白取春彦也意识到许多人对哲学的认知是“大学里的一部分人在做的很难的事”,哲学成了象牙塔里一门学科,他认为“学者们在自己专业领域深耕的同时,也有必要把哲学广泛、通俗易懂地传播出去”。

华梵大学哲学系教授冀剑制也认同白取春彦的观点,所以两人有了这一次合作。

书名“未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是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有的翻译为“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都是强调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反省

那我们该如何对人生进行检视呢?书中给出12个关键词,分别是认识自己、理性、幸福、怀疑、自我、认知、孤独、自由、道德、语言、爱、行动。

与12个关键词相对应有12节,每三节组成一章,全书总共四章。前两章是冀剑制教授写的,后两章是白取春彦写的。每一节结束会有一个“问与答”,前两章是白取春彦问冀剑制答,后两章是冀剑制问白取春彦答。

这就是全书的内容与结构安排。在本书的出版后记中,虽然说两位学者是共同创作一本书,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各自写作,加上两人问答而已。不知有没有达到预期的世界交流效果,当然,重点还是要对读者有益,他们的目标是“创作一本对人生有用的哲学书”。

12个关键词,带你走进哲学与人生

这本书可以说就是一本哲学通俗读物。但是这本书封底的上架建议是成功励志。哲学一通俗,就会变成励志。哲学原有逻辑思辨就会被减弱,就成了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成就自己的思维模式。

我不反对励志书。当人情绪低落,内心空虚时,看一下励志书,给自己一点鼓励,还是好的。但这类书有它的局限性,说来说去,都是那些话。只适合偶尔看看,没必要花太多心思去读。

这是我看第一章的感受,就不太喜欢。书的内容就是提出一个观点,后面就是作者的自由发挥了。可以说,哲学家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第一章标题是“秘境探险寻找真理”,所选三个哲学家分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应的关键词是认识自己、理性和幸福。这三位哲学家除了有师承关系外,所对应的关键词不知有什么关联,与“秘境探险寻找真理”更谈不上联系。

这一部分对我没什么触动,就简单提一下主要内容。第一节讲认识自己,主要是讲无知之知,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从而接纳自己。

第二节讲理性,提到柏拉图“灵魂三分”学说,也就是灵魂包括理性、欲性和血性。这还不是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和超我,前者理性与欲性是对立的,而血性则是会有所倾向的站边,血性理解为愤怒的力量更合适,后者则是三位一体,相对独立的,共同构成人格。

第三节讲幸福,提到与幸福相关的讨论,也是一些老生常谈的内容,如金钱对追求幸福的价值,快乐与喜悦的对比,宽容别人等。对幸福的讨论,当然也可以是哲学的内容,只是这些内容也谈不出什么新意了。

12个关键词,带你走进哲学与人生

第一章结束后,接下来的章节内容就又让我重新有了兴趣。这三章更具有系统性,分别是“改变思维模式”“创造生存方式”“扭转看法”,每一节的内容都能紧扣主题。而且这些内容也更具备逻辑思辨,有的地方阅读起来还有点难度。

第二章的内容是改变思维模式,“怀疑”不仅是第一节的关键词,也可以是第二章的关键词。整一章都是在讲怀疑,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让我们以一种怀疑的眼光重新认识世界,经过对世界的怀疑,来改变思维模式。

在我们的一生中,为了追求真理,至少要有一次,把我们所相信的事情全部好好地怀疑一遍”这是笛卡儿的主张。

把相信的事情全部怀疑一遍,这就有点难度,而且也没必要。我们所相信的事情构成了我们的世界观,全都怀疑一遍,那就要颠覆世界观,这就会让我们对世界产生一种信任危机和信任焦虑。

笛卡儿的“怀疑论”与他的“我思故我在”的主张相关,一切都可以怀疑,而“思考主体的存在”不可以。这有点难懂,简单来说就是一切都可以怀疑,我在思考不可以怀疑

这种怀疑精神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信息出现,而这些信息有时候还会对立冲突,真真假假的事实反转,总让我们感慨“三观尽毁”。而当你有着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就不会那么容易被骗,被情绪化的文章牵着走。

如何培养怀疑精神呢?冀剑制给出了一个简单易记的口诀,可以作为我们日常讯息过滤器。

1.原因不一定是这样。

2.以前都这样,不代表现在也会这样。

3.少数这样,不代表多数这样。

4.表面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5.合理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12个关键词,带你走进哲学与人生

休谟的“怀疑论”比笛卡尔更深一步,他连“自我”也怀疑。休谟主张所有知识都源自感官经验,而“自我”是无法经由感官来认知的,它只是一个观念性的存在。

冀剑制教授结合佛法中的“我执”来谈怀疑自我,就容易理解了。“我执”就是“我”的思想、情感和认知的固化。

我们囿于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无法突破一些障碍与困难才会有许多烦恼。如将一些不好的回忆一直淤积在心里,或者一些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放在心上,不断自责。

放下自我,达到“无我”的状态,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

康德的“怀疑论”则是认识到了人的界限,他认为“我们实际上不是在认识真实世界,而是把真实世界的各种讯息,套用在我们用来认识世界的模子上,然后以此来理解世界”。

也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所以我们认识到的世界都不一样。

意识到这一点,那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去找出相对应的思维模式来,才能找出最合理、最适当的智慧。

第三章的关键词是“自由”。我们渴望自由,但我们常常不能自由。约束我们自由的因素有很多,不同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

叔本华认为是“意志”驱动世界的变化,这个意志既指存在于自然中所有的力量,也包括人的本能欲望。要想摆脱意志的掌控,我们就要正视我们的本能欲望,进而不被本能欲望所驱动。

当你能冷静地看待世界,那就从意志中解放出来。

穆勒认为我们的自由受到多数人专制的约束,特别是宗教的伦理观与人生观。“基督教道德观只强调服从的义务,结果也只是在告诉大家要服从既有的权威与权力。

基督教道德观给人太多的束缚了,个人成为宗教权威的奴隶,而不是独立个体。个人无法对自己的生活进行选择与做主,这是不对的。

穆勒主张多元化的伦理观,让每个人去发挥自己的特性。

到了尼采谈自由,他也针对基督教的伦理观来谈,写了一本《反基督》批评基督教。在《反基督》中提到“每个人需由自己去发掘善,以及属于个人的伦理道德观”,这是为了打破基督教伦理道德的束缚而提出。

当然,每个人都有个人的伦理道德观不太实际。尼采强调的与穆勒是相似的,都是要个人脱离一切束缚,然后发挥个人特性。但是,伦理道德本来就是在群体中才会存在的,就是要对群体进行约束,以达到群体和谐共处。只能说在尊重个人特性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伦理道德吧。

要不然,就向叔本华学习与孤独相处,远离世界上的喧嚣。

12个关键词,带你走进哲学与人生

第四章就没有共同的主题。其中索绪尔关于语言与世界的理论,是我们很少见过的,也是比较难懂的,值得我们去细细琢磨。

我们所理解的语言就是我们用于交流、沟通和表达的符号。之所以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和表达,因为语言与万事万物对应上。

语言有两种特性,一是所指,简单理解就是某个具体的字词或符号,一是能指,就是字词或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不同的民族所用的语言有所不同,同样的能指可能对应不同的所指。

我们认识世界,用语言表示事物,进行分类,然后用语言进行交流、表达。而我们所交流与表达的“世界”,它是对我们来说有意义的符号的集合体。

看这本书,在白取春彦和冀剑制两位学者的通俗易懂的讲述中,我们了解了12个哲学家的代表观点,也认识了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意识到了一些思维模式。如果对某个思维模式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找相关著作进行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